监理实施细则(施工旁站)
xxx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施工旁站)
目 录
旁站监理范围.......................................4旁站监理程序.......................................4旁站人员职责.......................................5旁站监理内容.......................................54.1基础工程 .........................................5
4.1.1土方回填...................................... 5
4.1.2地面防水防潮施工............................... 7
4.2主体..............................................8
4.2.1砼浇筑....................................... 8
4.3屋面防水.................................... 15
4.4安全生产....................................... 22
4.4.1模板支撑体系的安装与拆除................... 23
4.4.2脚手架的安装与拆除......................... 24
4.5旁站监理的实施...................................27
4.6旁站监理记录表................................. 28
1、工程概况:
参建单位
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
XXX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xxx勘察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xxx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
xxx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
xxx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地址:
xxxx
2、旁站的依据;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2024)
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9—2010)
6、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技术说明、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变更设计等)
7、合同文件(包括业主与施工单位签定的施工合同文本、业主与监理单位签订的监理委托合同)
8、经批准的监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
9、国家、地方相关建设工程法律、法规
旁站站监理范围基础阶段:土方回填、混凝土灌注桩浇筑、防水混凝土浇筑、卷材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
主体结构阶段:梁柱节点钢筋隐蔽过程、混凝土浇筑、自拌砼的原材料计量等。
二、旁站监理程序
1、上述实施旁站监理的各分项工程,承包单位应提前24小时向项目监理部申报施工申请,总监理工程师确认准备工作就绪后签认申请表并安排好旁站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理。
2、旁站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跟班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旁站监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如实准确地做好旁站监理记录。凡旁站监理人员和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未在旁站监理记录上签字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旁站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理时,发现施工企业有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的,应责令施工企业立即整改;发现其施工活动已经或者可能危及工程质量的,应当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报告,由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局部暂停施工指令或者采取其他应急措施。
4、应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施工,凡没有实施旁站监理或者没有旁站监理记录的,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不得在相应文件上签字。
三、旁站人员职责
l、检查施工单位现场质检人员到岗、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施工机械、建筑材料准备情况;
2、在现场跟班监督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执行方案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
3、核查进场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报告等,并可在现场监督施工单位进行检验或者委托具有资格的第三方进行复验;
4、旁站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重在问题及时向专业监理工程师汇报;
5、做好旁站监埋记录,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
四、旁站监埋内容
4.1、基础工程:
4.1.1、土方回填:
4.1.1.1、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3)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夯(压)实后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s/cm3,且不应集中,环刀法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2)允许偏差项目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标高
0, -5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4.1.1.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要求干土质量密度、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2)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槽)底杂物或落土清理不干净,以及冬期作散水,施工用水渗入垫层中,受冻膨胀等造成。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规定,发现后及时纠正。
(3)管道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应按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或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
(4)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前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回填土太湿,同样夯压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挖出换土重填。
4.1.2地面防水防潮施工:
4.1.2.1、卷材地下防水层
4.1.2.2、质量标准
(1) 保证项目
1) 卷材与胶结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 卷材防水层及其变形缝、预埋管件等细部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基本项目
1) 卷材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平整、牢固、洁净,阴阳角处呈圆弧形或钝角,冷底子油应涂布均匀,无漏涂,检查隐检记录。
2) 卷材防水层铺贴方法和搭接、收头,应符合规范规定,粘结牢固、紧密、接缝封严,无损伤和空鼓等缺陷。
3) 卷材防水层与保护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4.1.2.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空鼓:卷材防水层空鼓,发生在找平层与卷材之间,且多在卷材的搭接缝外。造成的原因是卷材防水层中存有水分,找平层未干,含水量过大,有潮气;卷材铺贴沥青过薄,粘贴不密实,压得不紧,水分受热后产生气体膨胀,使卷材起泡、起鼓。
(2) 漏水:地下防水工程渗漏,主要发生在穿墙管处、螺栓处、变形缝及底板与墙接槎处等薄弱部位。其原因是:
1) 防水结构施工时,混凝土漏振,衬垫材料填塞不严。
2) 变形缝处漏水,是由于地下结构不均匀沉降而拉裂防水层或防水层施工操作马虎而产生。
3) 接槎处漏水原因是甩出的油毡未保护好造成破损,清理不净,基层油毡粘贴不严密以及搭接长度不够等造成。
4.2、主体结构工程
4.2.1、砼浇筑:
4.2.1.1、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2.1.1.1、浇筑前的质量控制要点
(1) 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审批:要根据浇筑面积、浇筑工程量,劳力组织、施工设备、泵车位置、浇筑顺序、后浇带或施工缝的位置、混凝土原材料供应、保障混浇土浇筑的连续性以及停电的应急措施等问题进行认真的综合研究并落实,确保万无一失;
(2)模板、钢筋应作好预检和隐检,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再次检查,确保模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与设计相符,且支撑牢固,拼缝严密,模板内杂物已清除干净。钢筋位置固定正确,变形的钢筋已被修好,关键部位应再次查验钢筋品种、数量、规格、插筋、锚固情况;
(3) 检查机具准备,对搅拌机、运输车、料斗、串筒、活塞泵、输送管线,振捣器等要准备充足,对可能出现的故障已有所准备,必要时应进行试运转;
(4) 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已办妥;
(5) 对天气预报已做了解和必要的冬施、雨施准备;
(6) 水、电、照明等现场条件已做好,且应有保证。
4.2.1.2、常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 对浇筑的混凝土应坚持开盘鉴定制度开盘鉴定表原则上每天都应根据料源情况进行调整。
(2) 混凝土浇筑中,要加强旁站监理,严格控制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塌落度,严禁在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注水,不合格混凝土要退回搅拌站。
(3) 检查振捣情况,不能漏振、过振,注视模板、钢筋的位置和牢固度,有跑模和钢筋位移情况时应及时处理,特别注意混凝土浇筑中施工缝、沉降缝、后浇带处混凝土的浇筑处理。
(4) 对结点部位不同等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浇筑混凝土的等级要严格检查,防止低等级混凝土注入高等级混凝土部位。
(5) 根据混凝土浇筑情况,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时间和部位,留置监理工程师亲自监制的试块,以验证承包单位的试验结果。
(6) 要检查和督促承包单位适时做好成型压光和覆盖浇水养护,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7) 承包单位拆模要事先向监理工程师提出要求经监理工程师依拆模条件判断确认后方可进行。
4.2.1.3、夏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 对高温环境下影响混凝土的因素进行预测分析,督促承包单位写好施工措施,并抓好落实。
(2) 监理工程师应从以下方面做好检查和督促:
1) 原材料中,水泥是否选用合理,骨料是否有防止升温措施,外加剂(缓凝剂)是否选用已被认证的合格产品;
2) 配合比是否考虑了夏季施工坍落度损失大的措施;
3) 浇筑方案是否合理,浇筑速度是否适当;
4) 养护条件是否有保证;
5) 温度控制是否有效等等。
4.2.2、钢筋混凝土工程
4.2.2.1、质量标准
(1) 保证项目
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3) 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的规定。
4) 设计不允许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
混凝土应振孔捣密实,不得有蜂窝、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3) 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现浇混凝土允许偏差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单层/多层
高层框架
1
轴线位移
柱、墙、梁
8
5
尺量检查
2
标 高
层 高
±10
±5
用水准仪或
尺量检查
全 高
±30
±30
3
柱、墙、梁截面尺寸
+8,-5
±5
尺量检查
4
柱、墙
垂直度
每 层
5
5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全 高
H/1000且不大于20
H/1000且不大于30
5
表面平整度
8
8
用2m靠尺和
楔型塞尺检查
6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
10
10
尺量检查
7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
位置偏移
5
5
8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
5
5
9
预留洞中心位置偏移
15
15
10
井筒长、宽对中心线
+25,0
+25,0
吊线和尺量检查
井筒全高垂直度
H/1000且不大于30
H/1000且不大于30
注:H为柱、墙全高。
4.2.2.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2) 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 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4) 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5) 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6) 梁、柱连结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7) 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冬期施工在覆盖保温层时上人过早或未垫板进行操作。
4.2.3、结构普通混凝上浇筑
4.2.3.1.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 混凝土使用的水泥、水、骨料和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2)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正规范的规定。外加剂的掺量要符合要求,施工中严禁在混凝土中二次加水。
3) 混凝土试块必须按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评定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要求。
(2) 基本项目
混凝土振捣均匀密实。墙面及接槎处应平整光滑。墙面不得出现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3) 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允许偏差
项 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单层/多层
高层框架
1
轴线位移
8
5
尺量检查
2
标 高
层 高
±10
±10
用水准仪或
尺量检查
全 高
±30
±30
3
截面尺寸
+5,-2
+5,-2
尺量检查
4
垂直度
每 层
5
5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全 高
H/1000且≦20
H/1000且≦30
5
表面平整度
4
4
尺量检查
6
预埋钢板中心线
位置偏移
10
10
7
预埋管、螺栓、预留孔
中心偏移
5
5
8
预留洞中心位置偏移
15
15
9
电
梯
井筒长、宽对中心线
+25,0
+25,0
吊线和尺量检查
井筒全高垂直
H/1000且≦30
H/1000且≦30
注:H为墙全高。
4.2.3.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墙体:支模前应在每边模板下口抹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模板不超过1cm,保证下口严密。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先均匀浇筑3—5cm水泥砂浆或减少石子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2) 洞口移位变形:模板穿墙螺栓应紧固可靠,浇筑时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坚持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的方法。
(3) 外砖墙歪闪:外砖内模墙体施工,在组合柱砖墙部分应加固,墙身预留砖墙洞,用花篮螺栓将砖墙从外面加固与大模板拉牢。振捣时振捣棒要离开砖墙10cm以上。
(4) 墙面气泡过多:采用高频振捣棒,每层混凝土均要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5) 混凝土与模板粘连:注意及时清理模板,拆模不能过早,隔离剂涂刷均匀。
4.3、屋面防水:
4.3.1、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
4.3.1.1、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 防水卷材和胶结材料的品种、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配合比和试验报告。
2) 屋面卷材防水层,严禁有渗漏现象。
(2) 基本项目
1) 卷材防水层的表面平整度应符合排水要求,无积水现象。
2) 卷材铺贴的质量:冷底子油涂刷均匀,铺贴方法、压接顺序和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规定,粘结牢固,无滑移、翘边、起泡、皱折等缺陷。
3) 泛水、檐口及变形缝的防水层应粘贴牢固、封盖严密,卷材附加层、泛水立面收头等做法应符合规范规定。
4) 卷材屋面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绿豆砂保护层:粒径符合规范的规定,筛洗干净,预热干燥撒铺均匀,粘贴牢固,表面清洁。
5) 排气屋面孔道的留设应符合以下规定:排气道纵横贯通,不得堵塞。排气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封闭严密。
6) 雨水口及变形缝、檐口等处薄钢板应安装牢固,水落口平正,变形缝、檐口等处薄钢板安装顺直,防锈漆涂刷要均匀。
(3) 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沥青防水卷材屋面防水层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卷材搭接宽度
-10mm
尺量检查
2
软化点
±5 0C
检查铺贴时测试记录
3
沥青胶结材料使用温度
-10 0C
4.3.1.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积水现象:有泛水的檐沟、屋面等处的基层应按规定做好泛水,卷材铺贴后的屋面坡度应符合要求。
(2) 渗漏水:已铺完的屋面防水层应加强保护,小形工具和手推车走动易损伤防水层,应采取防护措施。
4.3.1.3、建筑防水工程质量预控
4.3.1.4、对承包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和认定;对承包单位的管理人员及技术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对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文件进行审核,并在必要时进行样板试验引路。
4.3.1.5、对防水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要进行质量预控,要有出厂产品合格证书或质量鉴定文件。
(1)对防水材料出厂质量合格证书的验收生产厂家要提供:建筑防水材料使用认证书”的复印件,此件应盖有红色印章和标明认定有限期限;此认证数要与市建委下发文件相对应相吻合。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书应包括:品种、标号或型号及该批产品各项性能试验指标数据,合格证的编号、批号、出厂日期和生产厂检验部门的印章;卷材或产品包装的合格证上应有建筑防水材料使用认证及防伪标志。
(2)进入施工现场的防水材料要进行复试和外观检查。卷材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抽样检验,检验的内容是不透水性、拉力、柔度和耐热度,其它防水材料也应按规范要求做试件,进行耐热度、粘结力和柔韧性试验。外观检验主要是防水材料外型尺寸、厚度等问题,每批抽检一定数量(例如10卷)进行产品称重检验,不合格产品应清退出厂。
(3)防水材料批数的划分依有关规范进行。若无此资料,可参照防水卷材同期生产的每1000卷为一批,沥青类为20t为一批,不足此数者也划为一批。
(4)对防水材料的质量有异议时,监理工程师可以进行取样复验,严格把住材料使用的质量关,确保不合格材料不进场,不合格材料不用于施工工程。
(5)对进场的合格材料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保存工作。对不允许曝晒、超高堆放或堆压其它的材料,要严禁不符合存放要求的现象产生。
4.3.1.6、对要进行防水的部位基层,进行质量验收。对基层的标高、坡度、表面平整度、表面清理、清扫,均应对照图纸及已施工部位的相对关系进行校验,并通过施工单位进行做好校正处理。
4.3.1.7、建筑防水工程工质量控制要点
有关部门对防水工程出现渗漏现象分析结果,渗漏原因中由于材料不良造成的占20%—33%,由于施工粗糙造成的约占45%—48%,由于设计存在问题造成的占18%-26%,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所谓四漏”(屋面漏、厕浴间漏、外墙体渗漏和地下室漏)问题已成为常见的质量通病,应引起注意,监理工程师针对本分部的工程质量通病,监督承包单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消除质量通病。
4.3.1.8、基层控制要点
防水层是依附于主体结构基层的,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防水层的质量,主体结构和找平层的刚度、平整度、强度、表层坡度准确,表面完善无起砂、起皮、裂缝、基层的含水率等都是保证防水层施工质量的基础。
(1) 坡度控制要点建筑屋面及厕浴间必须有准确坡度,否则因排水不畅,易造成积水,浸泡防水层,加速其老化而造成渗漏。防水施工前要检查排水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还必须检查天沟、水落口、地漏、伸出屋面管道周围及自由排水的檐口等的坡度。
(2) 平整度控制要点
找平层的平整度对柔性防水层施工质量影响很大。找平层不平整,粘结剂涂不均匀就影响卷材铺贴质量,对深层涂料的施工影响更大,更易造成涂层厚薄不均,削弱防水能力。用2m靠尺检查平整度,最大孔隙不超过5mm,空隙仅允许平缓变化,且必须顺坡度变化,不能产生逆坡。
(3) 设计要求防水层(卷材、涂层)与基层全粘结,且必须粘结牢固,基层表面必须具备强度高、表面光滑、不起砂、不起皮、不开裂的条件。若设计要求空铺或采取压埋法铺设的防水层,则可以降低基层的要求,做到坡度准确,表面平整即可。
(4) 柔性防水对基层的含水率要求较高,含水率高,会引起防水层铺贴起鼓和剥离,但对于埋压干铺的防水层则可降低要求或不受含水率的限制。
(5) 细部节点施工条件的控制要点
大面积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对节点进行处理,做好密封材料填嵌、附加层的铺设。但也有些节点如:防水层收头、变形缝等要在大面积防水层做完后单独进行。
要注意将水落口杯和地漏先装好预埋混凝土中这些部位加大局部坡度(5%),保证其注意天沟、檐沟的找坡和转角的抹圆;反梁过水孔,管道穿过防水层,分格缝等细部节点的施工。
防水层在建筑的阴、阳角处基层应按设计做成圆角或倒角;并在此增铺附加防水层,其做法及宽度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层的收头、防水层及保护层的固定要按设计图纸施工或遵守施工工艺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工作。
4.3.1.9、防水层施工作业条件的控制要点
(1)气候条件
施工条件成熟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防水工程大部分露天作业影响较大。施工期内遇雨、雪、霜、雾、大风和气温低于5~C或高于35~C都会影响防水层施工质量,也妨碍施工作业人员顺利施工操作。热熔贴卷材和溶剂型涂料可在O~C以上气温条件下施工;沥青、改性沥青和高分子聚合物卷材不宜在O~C以下施工;沥青基涂料、高分子聚合物水乳型涂料及刚性防水层,不宜在5~C以下气温中施工;气温超过35~C时所有防水层均不宜施工;炎热夏季后半夜因产生露水、5级以上大风天气尘土砂粒影响与基层粘接,污染基面均不得进行防水施工作业。
(2)重视防水层与相关层次施工交叉问题
与防水层相关的层次是找平层、隔汽层、保温层、隔离层、保护层等。防水层施工往往与相关层要交叉作业,这些相关层次的施工质量对防水层的质量有很大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防水工程的成败。特别要注意监督保护层的施工,决不能碰坏、戳破防水层,特别是在多头分包施工情况下,交叉管理,更加大了质量控制的难度。因此必须引起对施工质量控制的足够重视。
(3)卷材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卷材防水胯材料种类多样,常用的施工工艺有热粘法、热熔法、自粘法、机械固定法、埋置法等等。施工中应检查承包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工艺流程进行,铺贴方向、两幅卷材和卷材层与层间,其搭接的宽度与长度要符合要求。
卷材冷粘施工时,胶接材料要依据卷材性能配套选用胶粘剂调配要专人进行,及时采样化验,不得错用、混用,在这方面要严加控制。
严格掌握基层含水率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粘贴。注意控制阴阳角、加固层等细部节点的处理。
4.3.1.10、防水层的保护层材料选用和施工
应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保护层施工时要注意防水层的保护,要在防水层上做好临时保护措施,严防戳破防水层,防水层施工完毕应及早进行下道施工工序,不宜间隔时间过长,防止防水层材质损坏。
4.3.1.11、刚性防水层施工要求
刚性防水层包括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水泥砂浆防水层、块体刚性防水层及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刚性防水层对地基沉降不均匀,温度变化、结构振动等因素非常敏感,因此对基础处理要求严格。
(1)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施工质量关键在于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要及时养护。因此在配料、浇筑、振捣、表面处理、养护要严细操作。保证混凝土的养生条件。
(2) 防水砂浆防水层施工所用水泥一般不低于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宜采用中砂或细砂。防水剂的选用要符合设计要求,进场要认真检验并经试验室进行配合比的试配,施工中严格按配合比配料。砂浆的铺抹是防水层施工又一关键,应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要求进行。要注意基面的清洗和基面缺陷的处理,并做好防水层的养护工作。
(3)防水混凝土施工防水混凝土具有承重和防水的双重作用,往往是防水的第一设防措施。防水混凝土应遵守设计要求进行外加剂的选用,按照材料配合比,经试验室试配方案和监理工程师审定后进行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浇筑要注意振捣密实和防止出现混凝土离析面影响防水混凝土质量的问题;施工缝是防水工程的薄弱环节,最好连续一次浇筑完毕,不允许留施工缝,必要时要保证底板一次浇筑完毕。更应进行严格的混凝土养生工作;防水混凝土浇筑后不得打洞凿孔,所有穿墙管、预埋件、预留洞要在浇筑前埋设完毕。
4.4、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4.4.1、大型机械设备(塔吊、施工电梯等)的安装与拆除:
为保证安装拆卸过程中的安全,监理工程师应对涉及施工安全的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与拆除实施监理,确保其符合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向承包商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落实。
1)、督促承包商制定安装拆卸方案,并对其进行审查;
2)、作业队伍应是经过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3)、按已审核的安装拆卸方案,对大型机械设备安装与拆除的具体内容要求实施监理;
4)、安装完毕后要有完整的验收资料或拆装交底,并有相关责任人的签字。
5)、验收单上应有量化验收内容。
4.4.2、模板支撑体系的安装与拆除:
针对模板支撑施工监理的主要事项,要求承包商模板支撑施工前,要进行模板支撑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并经上一级技术部门批准。设计不仅有计算书而且还要有细部构造大详,对材料规格尺寸、接头方法、间距及剪力撑设置等均应详细注明。方案应包括模板支撑体系安装及拆除等施工程序、方法及安全措施。支撑体系及该模板工程安装完毕,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照设计要求检查验收后,才能浇筑砼。模板支撑的拆除,必须确认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
模板支撑体系安装与拆除的安全监理内容
序号
监理项目
安全监理的具体实施内容
1
保
证
项
目
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中应包括支撑设计、支撑体系安装及拆除等施工程序和方法,以及根据砼输送方法制定有针对性安全措施,且经审批。
2
支撑系统
现浇砼模板支撑系统符合设计或设计计算要求。
3
立柱稳定
支撑模板的立柱材料,规格尺寸,接头方法符合设计要求;立柱底部应有垫板或用砖垫高;立柱间距应符合规定要求,并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及剪力撑。
4
施工荷载
支撑系统模板上施工荷载不应超过设计荷载且严禁堆料荷载不均匀。
5
支撑拆除
2m以上高处作业应有可靠立足点;拆除区域应设置警戒线且安排监护人警戒;禁止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严格按方案中的拆除顺序、方法进行施工。
6
一般项目
模板支撑
验 收
模板支撑在浇砼前应进行验收,验收单应有量化验收内容;支拆模板、支撑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拆除前应经拆模申请批准。
7
砼 强 度
模板支撑拆除,必须确认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
8
作业环境
作业面孔洞及临边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垂直作业上下应有隔离防护措施。
4.4.3、脚手架的安装与拆除:
4.4.3.1 脚手架是建筑施工的主要设施,由于建筑类型比较复杂,不同的施工条件及施工工艺,所采用的脚手架形式也不同,按其脚手架形式分为落地式外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门型脚手架、挂脚手架、吊篮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六种;而不同用途脚手架的荷载也不同:结构架3000N/㎡,装修架2000N/㎡,工具式脚手架1000N/㎡。斜道的坡度为1:3,每30㎝设一防滑条,临边要作防护等。
4.4.3.2、落地式外脚手架安全监理:各种高度的脚手架应该按照搭设技术规范进行检验。一般搭设高度在25m以下,应有搭设方案,绘制架体与建筑物拉结作法详图;搭设高度超过25m时,不允许使用木脚架。使用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双立杆及缩小间距等加强措施,并绘制搭设图及说明脚手架基础作法;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应有设计计算书及卸荷方法详图并说明脚手架基础施工方法。
落地式外脚手架安装与拆除的安全监理内容
序号
监理项目
安全监理的具体实施内容
1
保
证
项
目
施工方案
脚手架搭设应有经审批的施工方案,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应有设计计算书。
2
立杆基础
以每10延长米为检查单元:
立杆基础符合方案设计要求,基础平整、结实;每个立杆有底座、垫木或机砖,且有扫地杆连接;竹木脚手架立杆埋地,且用扫地杆连接;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3
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
脚手架高度在7m以上,架体与建筑物有可靠坚固的拉结,拉结点设置符合方案设计要求。
4
杆件间距与剪力撑
每10延长米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间距按规定要求设置;剪力撑按规定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角度符合要求。
5
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脚手板材质符合方案要求,采用满铺并不得有探头板;脚手架外侧应设置密目式安全网;施工层应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和挡脚板。
6
交底
与验收
脚手架搭设前有安全技术交底及交底记录;脚手架搭设完毕办理验收手续,且有量化的验收内容。
7
一
般
项
目
小横杆
设置
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小横杆两端有可靠的固定;单排架子小横杆插入墙内大于24㎝。
8
杆件搭接
木立杆、大横杆每处搭接不小于1.5m;钢立杆不能采用搭接。
9
架体内
封闭
施工层以下每隔10m用平网或其他措施封闭;施工层脚手架内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进行封闭。
10
脚手架
材质
木杆直径、材质符合要求;钢管不得弯曲、锈蚀严重。
11
通 道
架体设置上下通道且符合要求。
12
卸料平台
卸料平台应经设计计算,且搭设符合设计要求;卸料平台支撑系统不应与脚手架连结;卸料平台就有限定荷载标牌。
4.4.3.3悬挑式脚手架安全监理:外挑式脚手架应有搭设方案,标明立杆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方法,不能将外挑立杆与建筑结构以外的不稳定的物体连接。外挑立杆除必须满足间距要求外,还应按规定设置大横杆以增加立杆的刚度。高层建筑施工分段搭设的悬挑脚手架必须有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书要经上级审批。悬挑梁或悬挑架应为型刚或定型桁架,安装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脚手架必须按设计规定与建筑结构进行拉结。
4.5、旁站监理的实施
4.5.1、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对需要实施旁站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及环节,由被指派的现场监理人员按本方案负责具体实施。
4.5.2、凡旁站监理人员和施工企业现场质检人员未在旁站监理记录表(附后)上签字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5.3、对于本方案明确需要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及环节施工,凡没有实施旁站监理或者没有旁站监理记录的,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不得在相应文件上签字。
4.5.4、对不实施旁站监理或者不切实履行旁站职责或旁站不到位的有关监理人员要按相关规定和公司管理制度严肃处罚。
4.6附:
旁 站 监 理 记 录 表
工程名称: 编 号:
日期及气候:
工程地点:
旁站监理的部位或工序:
旁站监理开始时间:
旁站监理结束时间:
施工情况:
监理情况:
发现问题:
处理意见:
备注:
施工企业:
项目经理部:
质检员(签字):
年 月 日
监理企业:
项目监理机构:
旁站监理人员(签字):
年 月 日
地基处理施工管理及工艺控制要点,图文讲解,一看就懂!
地基处理就是按照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加固、改良或置换,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保证地基稳定,保证
地基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在安全范围内,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及提高抗液化能力的方法。
常见的地基形式有:天然地基、换填地基、复合地基、压实和夯实地基。
一、 地基处理工作管理流程
1、地基处理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始进行地基处理。
2、地基处理工程开工前工程部须组织基础图纸会审。
3、地基处理工程开工前,由工程部组织对基础施工监理人员进行交底,并检查施工单位技术交底, 交底应有书面资料, 并形成会
议纪要。
4、(除地基处理中的增强体单桩施工外)地基处理施工前,要组织外委设计院、工程部、工程技术部、施工单位进行地基验槽。
5、地基处理施工开始后,工程部负责人(或技术经理)须到现场检查第一个检验批施工情况,确保工程师对交底理解无误。
6、施工中,工程部应按照集团有关规定进行旁站、验收、检查,当现场施工和原设计要求有较大偏差或有其他异常情况时,应
立即暂停施工,并通知总工室、工程技术部。
7、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验收,并将检测、验收结果报备工程技术部
二、天然地基
1、定义:自然状态下即可满
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
2、天然地基施工控制要点
◆开挖标高符合设计标高要求
◆持力层符合图纸要求,严禁扰动持力层;
◆基坑平面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严禁超挖和随意回填;
◆根据勘察、设计要求,进行槽底钎探。
三、换填地基
1、定义:挖去浅层软弱或不均匀土层,回填满足设计要求的材料,并分层碾压夯实,形成满足设计要求的换填垫层地基。
2、换填地基施工控制要点
◆开挖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持力层符合图纸要求,严禁扰动持力层;
◆基坑平面尺寸(包括压力扩散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严禁超挖和随意回填;
◆根据勘察、设计要求,进行槽底钎探;
◆地基验槽;
◆按方案分层回填碾压;
◆根据换填材料,进行环刀、灌水、灌砂,等施工过程检验;
四、夯实地基(强夯法)
1、定义: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密实处理或置换形成密实墩体的地基。
2、夯实地基(强夯法)施工控制要点
◆强夯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验,试验区面积不小于20m×20m;
◆强夯夯锤质量宜为10t-60t,宜选用圆形;
五、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是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由地基土和竖向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根据增强体强度,分成散体材料复合地基、粘结强度增强体复合地基。
根据施工工艺,复合地基一般又分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我们最常用的CFG复合地基,属于有粘结强度增强体复合地基。
1、土、灰土挤密桩(DDC)、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黏性土、素填土、杂填土和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厚度宜为3m~15m;
◆常用成孔方式:冲击、静压成孔或钻孔等方法;
◆常用夯填设备:重夯(鱼雷锤)、自动化夯填机;
◆填料要求:土料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5%,且不得含有冻土和膨胀土,混合料含水量应满足最优含水率要求,允许偏差应为±2%;石灰可选用新鲜的消石灰或生石灰粉,粒径不应大于5mm。消石灰的质量应合格,有效CaO+MgO含量不得低于60%;水泥生产日期在3个月以内;土料和白灰(水泥)应拌合均匀;
具体控制要点:
▲成孔设备的配重(静压机)、动力(长螺旋钻机)需满足成孔要求,现场复核钻杆直径、长度,确保成孔直径与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现场取土样,由试验室确定土的最优含水率,现场应有相关控制措施,必要时应进行增湿或晾晒(现场判断最优含水率方法:手握成团,落地开花);
▲已拌灰土(水泥土)不得超过24小时或隔夜使用,被雨水淋湿、浸泡灰土严禁使用,按作废处理;雨期或冬期施工,应采取防雨或防冻措施,防止填料受雨水淋湿或冻结;
▲夯锤直径与设计桩径比例应控制在0.7-0.8,夯锤形状下端应为抛物线锥体,重量不应小于1.5t;夯填前必须保证空夯次数,一般不少于3击,若桩长未能有效穿透湿陷性黄土层,应不少于8击;填土机械必须设有挡土板,确保每次填料量不大于0.15m3(成孔直径400mm),夯击次数不少于8击,距孔口3m以内不少于10击。
2、CFG桩复合地基
◆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黏性土、粉土、砂土等地基;
◆常用成孔方式:冲击、振动沉管或长螺旋钻孔(分为履带式和步履式)等方法;
◆工程部工程师必须对CFG桩施工进行全程旁站,并现场做好旁站记录。重点验收内容为(1)混土标号;(2)桩机型号;(3)桩位(轴线)及标高;(4)桩径、桩长等,每根桩都必须检查到位,确保桩基施工质量。
◆施工流程及控制要点
(1)桩定位测放;
施工前工程部必须对每一栋建筑物的施工轴线控制网和外廓线的测量结果进行核验,并及时办理验收手续;
具体控制要点:
▲桩定位放线时用钢钎砸孔,用白灰灌实后插一次性筷子或焊条;
▲每栋楼须做控制桩位,以便施工过程中复核桩位;
▲施工过程中及时按照图纸检查桩位的准确性;
▲桩位偏差规范要求:满堂布桩时≤0.4D(D为桩径)。
(2)钻机就位、对中、垂直度调整;
(3)成孔;
第一根桩(试桩)终孔时工程部须提前通知设计、勘察、施工单位、总工室、工程技术部共同确认终孔标准。
具体控制要点:
▲钻机成孔前应对钻头直径进行复核(桩径允许偏差为-20mm);
▲钻机施工前应对钻杆长度复核(桩长允许偏差为500mm),根据设计孔深在钻机大臂明显位置钻进深度标识;
▲钻机就位后对中调整垂直度(垂直度允许偏差<1.5%),施工中应监测垂直度变化;
▲首次钻孔时,需要先泵压水和M10水泥砂浆,将钻杆移至不影响钻孔的位置,用高压输送泵泵送1~2m3的水和1~2m3的水泥砂浆,直到钻尖出料口处泵出砂浆;
▲钻进过程中不宜向上提升钻杆或反转;
▲钻到预定的深度后,必须在孔底处进行空转清土,然后停止转动,泵送混凝土,严禁先提钻再泵送混土。
(4)压灌混凝土;
混凝土进场后应进行坍落度检测,并按要求制作混凝土试块。
具体控制要点:
▲应在打完桩2-3小时内及时清理打桩弃土,以免打桩弃土中混凝土与桩身混凝土凝固,后期清理时造成断桩;
▲现场必须核查砼料单、配合比报告,现场进行坍落度试验,每台班检查不少于3次,并按每台班制做一组(3个)混凝土试块,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压强度检测;
▲混凝土灌注时,应严格控制泵送速度与提钻速度,黏土层控制在2~3m/min,当砂层较厚时就取小值,具体数值应根据混凝土泵输送量和桩径计算V=3.14μaD2/4
式中,V-混凝土实际输送量(m3/min);μ-钻杆提拔速度(m/min);a-桩体充盈系数;D-桩径(m)。
(5)桩间土开挖;
(6)破桩头;
(7)成桩质量检测;
具体控制要点:
▲在成桩混凝土灌注完成的7天后(冬季14d)才能开挖桩间土及破桩头;
▲开挖桩间土时应根据桩间距选择合适的机具,以免挖机斗子宽度过大造成桩身浅部断桩;
▲开挖桩间土时应严格控制标高,严禁超挖扰动基底土层;
▲破桩头若采用钢钎时必须保证两根(或三根)在对称位置平直打入,保证桩头的平整度;若采用切割法时环切深度在5cm以上;
▲承载力检验宜在施工结束28d后进行,其桩身强度应满足试验荷载条件;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菏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工程的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点(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中第7.4.4条规定);
▲采用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查数量不低于总桩数的10%或图纸要求。
(8)褥垫层铺设
※褥垫层铺设宜采用静力压实法。褥垫层夯填度不应大于0.9;
※褥垫层用料,级配砂石,碎石最大粒径<30mm,碎石内宜掺入20%-30%的中粗砂;
※褥垫层级配砂石应拌合均匀,铺设后用小型压路机(2.5t-3t)进行静力压实,并现场检测压实度,一般采用灌砂法;
※电梯井井壁桩头应截成平面,按图纸要求预留铺设褥垫层厚度距离。
◆常见施工质量问题
(1)钻进困难;
当设计桩径较小且遇到卵石粒径较大的地层时,成孔钻进困难:
※根据地勘报告地层参数设计合理的桩径,施工选用合理钻头;
※更换大功率钻机;
※更换带有变频器的钻机,遇卵石层等难钻进地层时,调为低转速,缓慢钻进;
(2)窜孔;
在饱和细砂层、粉砂层中施工时由于钻进过程叶片对土体产生剪切振动,使液化土体流动,形成窜孔:
※采取大桩距的设计方案;
※采取隔桩、隔排跳打方法;
※降低钻进与提钻速度。
(3)缩径;
提钻时候速度过快,混凝土输送速度跟不上,钻头没有被混凝土完全包裹,容易造成桩身缩径;
(4)堵管;
堵管是长螺旋钻孔CFG桩最常遇到的施工问题,它直接影响施工效率,造成材料浪费等。
堵管具体控制措施:
▲调整合理的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200±2mm;
▲管道接口处密封严实,尽量减少泵送管弯头数量,天气温度过高时用草席等覆盖泵送管,并及时洒水降温;
▲确保排气阀正常开启;
▲根据输送泵大小调整合适的泵送压力
(5)桩顶有浮浆或夹泥;
※泵送速度与提钻速度不匹配,应根据地层及计算速度严格控制;
※混凝土坍落度不满足要求,现场工人擅自加水造成桩顶浮浆;
※钻头未能有效埋入混凝土中,泥土掉入造成夹泥;
(6)断桩;
※堵管、砼坍落度不满足要求、提钻速度过快、桩间土开挖时机械挤压;
※浅部断桩,可对断桩单独进行处理,剔除上部断桩,用比桩身强度高一等级的混凝土时行补桩,补桩完成后要对桩头覆盖塑料薄膜,及时洒水养护;
V X 公众号:土木智库 大量建筑资料等着你!注意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