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COM跨境电商 CIFCOM跨境电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海百科 »

facebook上面有什么

扎克伯格是什么机构?

在国内用不了,大体和你说一下脸书都能干嘛,你可以参考一下微信微博综合体。

Facebook活动的功能能够让用家创立一些网上或现实的活动,Facebook把活动定义为下线後现实中进行的活动,让用户可以透过Facebook就安排好时间地点及预计好人数。

用户可以收到来自活动创办人的邀请,然後用户可回覆「参与」「可能参与」「不参与」「未知」但事实上活动功能通常更多都被用户利用为网路虚拟活动。

2、捅程序

Facebook提供一个戳一下(Poke)”功能,让用户可以丢一个戳(Poke)”给别人。实际上这个功能的目的只是让用户能引起别的用户的注意。

3、礼物功能

2007年2月,Facebook新增了功能。朋友们可以互送礼物”一些由前苹果设计师SusanKare设计的有趣的小图标。

礼物从Facebook的虚拟礼品店选择,赠送时附上一条消息。收到的礼物以及所附的消息会显示在收礼中。之后,Facebook每天推出一款新礼物,大多数都是限量版,或只是限期供应。

4、墙程序

墙就是用户档案页上的留言板,现已升级为时间轴。有权浏览某一个用户完整档案页的其他用户,都可以看到该用户的墙。用户墙上的留言还会用Feed输出。

很多用户通过他们朋友的墙,留短信儿。更私密的交流则通过消息(Messages)”进行。消息发送到用户的个人信箱,就象电子邮件,只有收信人和发信人可以看到。

Facebook最新推出的PreventiveHealth是干啥的?

战略清晰,团队靠谱,管理和分工高效协作再加上扎克伯格和桑德伯格两个默契搭档非常有商业天赋,情怀,梦想和社会责任!年轻有为,发展快速[耶]

不了解Facebook发展史,不知道创始人的狗血故事

文 | 伊甸网(edenw_com)洪荣顺

简单了解Facebook发展史以及创始人恩怨,天才扎克伯格如何掌控Facebook?他们的合伙创业我们该怎么借鉴?

大家好,我是伊甸网 CEO 洪荣顺。

这两天有几个网友加了我微信问我,为什么你的视频都是网友问你什么你就讲什么,你讲的东西没有一个系列的课程吗?

这里我要解释一下,「荣顺闲谈」的定位是创业脱口秀,虽然脱得不是那么顺口,但还是以闲谈为主。所以基本上是没有非常严谨的课程结构,毕竟我们不是一个培训机构出的培训课程。

只是我认为,我觉得应该要讲哪些东西。或者,最近有哪些热门的事件值得探讨的。再或者,网友们有什么疑问,有什么需要我讲的。

因为,大家其实是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学习的,如果大家想学习系统的知识,可以去看书。但是作为一个网络视频也好,音频也好,只是想让创业者在中午吃饭的时间,晚上睡觉前,或者在马桶上的时候,能花十几分钟的时间看看,而我也绝对不会浪费大家这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

所以,如果我的视频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大家学到东西,培养大家的创业思维,巩固创业基础,我都是非常高兴的。

所以,欢迎大家来提问题。

我平时做视频的灵感,也都来源于各个创业交流群里。不同行业的创业者,不同阶段的创业团队,甚至不同人数、不同性别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扰。

如果能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然后再把它分享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所以,刚才的这位朋友就给我提了一个问题,能不能讲讲 Facebook,特别是它的创始人的问题。

刚好我最近有在看两本书,一本是 Facebook 的中国籍员工写的《打造 Facebook》,另外一本是大卫柯克帕特里克写的《Facebook 效应》。

这两本书是比较客观、比较真实的记录 Facebook 的发展史,以及能比较客观的表达扎克伯格这个人的性格之类的。

当然,还有一部电影叫做《社交网络》,但是由于这是一部电影,和真实的有很大的出入。

今天我会大概说一下 Facebook 的发展史,然后简单讲一下 Facebook 创始人之间的那点恩怨,再来简单总结一下,合伙创业,哪些事情不能干。

现在公认的 Facebook 创始人有两个,都是犹太人。一个是大家熟知的扎克伯格,另外一个是爱德华多萨维林,这里我简称小扎和小萨。

在 2003 年的时候,小扎在哈佛的宿舍里搞了一个叫 Facemash 的网站,这个网站就运行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上。

这个网站是干嘛的?就是把两张女同学的照片放在一起,让其他学生去比较、去评价,选出人气高的那一个。然后把这些人气高的又放在一起做比较、做评价。

有点像现在朋友圈里给自己小孩点赞的那一种。

这些照片是从哪里来的?是小扎黑进哈佛的系统里获取的。而这种照片通常都是比较不好看的,比较木讷的。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证件照,这种照片一般女生是不会外传的。

然后这个网站就在学生之间火起来了,然后小扎的笔记本电脑就死机了。

当然,这一次小扎是被学校给惩罚了,然后向妇女团体道歉什么的,这风波就算过去了。

后来小扎又和三个大四的学生,联合建立一个哈佛联谊会的网站,就是给哈佛学生约会用的这么一个网站。

这三个大四的学生,其中有一对是双胞胎兄弟,也就是文克莱沃斯兄弟,搞赛艇的,我就称为小文兄弟吧。

理论上来讲,这个联谊会也算是社交网站,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小文兄弟要起诉小扎。

2004 年,小扎注册了 thefacebook.com 这个域名,然后 Facebook 早期的版本就出现了。

这次小扎就没把网站放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了,而是租了一台服务器,租服务器的钱正是小萨投资的,小扎以 Facebook 三分之一的股权换取小萨一万五美金的投资。

然后 Facebook 发展就很迅猛了,然后小扎就忙不过来了。就雇了自己的舍友,莫斯科维茨,小莫,给了他 5% 的股权。

这样,小扎 65%,小萨 30%,小莫 5%。

后来 Facebook 就走出哈佛了,再后来就走向世界了,再后来在中国就变成了无法访问,整个过程就不细说了。

在起步的这阶段,小扎主要搞技术 小萨主要是搞资金,小莫主要做校园推广,当然也是参与了代码的编写。

大家要知道,他们那时候都还没从哈佛毕业,都还是在校学生,早期的核心团队就是小扎小萨和小莫了。

咱们接下来讲讲合伙人之间的裂缝。

2004 年 4 月,小萨在佛罗里达注册了一家有限公司,我们称为 F1 吧。公司的股东是小扎、小萨和小莫三个人。

这时候的 Facebook其实只运行两个多月,还只是面向学校学生。

2004 年 6 月,萨维林开立了一个银行账户,自己掏腰包存入一万多美金作为公司的运营资金。

大家注意了,小萨是管钱的,因为他家里有钱,自己也有经商头脑。

虽然 Facebook 发展很迅猛,但是这个时候小扎并不是那么有信心。于是呢,他除了做 Facebook,还和另外一个同学搞了一个音乐互换软件 Wirehog。

然后在加州租了一个四房一厅的房子,打算暑假过去那边干活。这时候就遇到了另外一个关键人物,肖恩帕克,小肖。

其实小扎和小萨早就见过小肖了,这个大家可以看一下电影《社交网络》。反正,小扎就邀请小肖加入自己的团队,到 9 月的时候小肖就成为公司总裁了。

这时候有一个关键点,小萨去纽约的雷曼兄弟实习了。走之间小扎交代了小萨要办三件事情:筹建公司、获得融资和创立一个商业模式。

也就是说,整个暑假,小萨是没有和小扎他们在一起的。

总之,小肖进来了,任总裁,以他的经验把公司正规化。公司是要不断花钱的,花的大部分是小萨的钱。

这时候小萨和小肖的矛盾就日益明显了,而小扎则是在小肖这边的。小萨也曾经说过,Facebook 只是他的一项商业活动,他打算毕业后上商学院,不管公司多么需要他,他都会优先考虑学业。

小萨感觉自己被边缘化了,感觉自己不受重视了,被排挤。于是 Facebook 在进行对外融资中,小萨不签字,这更激起了矛盾。

后来,小肖在特拉华州筹建一个全新的公司,这个公司更合法、更正规。我们称这个新公司为 F2 吧,然后 F2 收购 F1。小扎和小莫把 Facebook 网站的知识产权转让给 F2 公司,表明 Facebook 归公司所有。

小萨仍然持有新公司的股份,但不再是新公司的成员。

这样,新公司 F2 的的章程规定,小扎持股 51%,小萨 34.4%,小莫 6.81%,小肖 6.47%。

关键是这一个举动,小萨并不知道,他就更火了,然后小萨就冻结了 F1 公司的银行账户。后来小萨的股份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稀释到 10%。

现在小萨的股份大概是 5%,Facebook 还保留他的创始人身份。

再来看一下小肖,小肖其实是一个生活不怎么规矩的人,泡妞、毒品,什么都沾。

2005 年,Facebook 的域名换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而小肖也因为毒品的问题被逮捕了,但随后也释放了。

于是 Facebook 的董事会就要求把小肖踢出去,后来小肖也退出了董事会,保留一部分股权。

现在的 Facebook 可以说是小扎一个人的了,当然,我说的不是股份,是控制权。

这就是 Facebook 的一个大概,其实合伙人之间的这些事情很狗血。在我们今天看来,其实完全可以避免,也显得很幼稚。

第一,不要兼职创业。

小萨其实就是抱着兼职创业的态度来着,捞一笔就算了。而小扎和小莫其实是很有决心的,暑假后就不再回哈佛了。

第二,核心团队要在一起。

核心团队要是没在一起,很多事情往往就会出现裂缝。

小萨说小扎他们在加州太惬意了,小扎说小萨在纽约过得很舒服。小萨说小扎有什么决定不和他商量,小扎说小萨不关心公司的事情。

第三,核心团队不要有二心。

据说,小萨曾经在 Facebook 的网站上挂广告,是自己的另外一个求职网站。而这个网站和 Facebook 可能会有竞争,而且和团队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四,合伙人不要做有损公司名誉、影响公司发展的事情。

作为公司总裁,小肖确实不该去惹那些东西。一旦有事情,关系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公司。

第五,一定要正规化运作,没开始之前先设定好游戏规则。

世界创新创业的超极楷模——facebook

?7月24号,美国贸易委员会给facebook开出一张巨额罚单:50亿美金!为什么?facebook侵犯了网站上22亿用户的隐私权,22亿什么概念,是全球总人口的31%。这一事件指出了两个问题:一是facebook在运营过程中确实违规了,美国是一个法治社会,违规就要受到 处罚。二就是facebook今天的影响力,已经大到必须政府加以控制的局面。都知道facebook在过去,只是一个名不经传,小小的社交网站。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今天facebook的影响力已经大到如此程度,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深入探究这个公司的原因。

01.facebook成长史

2004年的9月 facebook办公室来了两个人 一个叫彼得·蒂尔 一个叫霍得·霍夫曼,他们来干什么?他们要给facebook投资。简单介绍下facebook这家公司,原来是个校园公司,在哈佛大学成立,后来从东部搬到西部硅谷,2004年的2月4号这一天刚刚上线,创始人叫马克扎克伯格,哈佛大学大三的学生,犹太人,青少年时期表现出编程的天赋。这两位要投资的这个时候,公司网站上的活跃用户加起来总数还不到三万人。那为什么这两个人还要给他投资呢?他们主要看好以下3点: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一、马克的经营理念和战略高度与众不同

当时,美国全国社交网站非常多,可以说多如牛毛。但是相比之下他们认为马克在经营理念和战略定位高度方面鹤立鸡群。马克告诉这两个人,他发现人类喜欢社交的三大秘密:

①人人有一种归属感的渴望;

②人人都有被赞美的追求;

③人人或明或暗地有一种偷窥欲。也就是秘密了解对方的情况。

这是人类喜欢社交的最本质最本源的东西。

二、马克及其团队,雄心大、野心大、 目标明确、组织能力强

他们在哈佛大学产品测试成功以后,马不停蹄从东部搬到西部旧金山硅谷地区。为什么要搬到这里来?因为这个地方有三大优势。

①人才的优势;

②投资机构的优势;

③创业文化的优势。

这里宽容失败,接纳创业。

他们来到这里以后,做了一个重大的战略性的市场安排:从众多的常春藤大学当中选了三所大学,第一所哥伦比亚,第二所耶鲁大学,第三所斯坦福大学。想在这三个大学先做一个实验,如果成功,再向其他大学推进。当facebook的网站在这三所大学落地了之后,一夜之间这个网站的趣味性、娱乐性、针对性就征服了这三个大学的几乎大部分大学生。原来的社交网站几乎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了。这一战役胜利了以后,马克他们的信心更足了。马上做出了更大的战略安排:向全美70所大学展开进发。这个时候facebook的事业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就在这个档口,一个严肃的不得不不提的问题摆到马克和他的同学面前:是继续到大学读书?还是留下来开创自己伟大的事业?为了这个问题他们严肃地、认真地”足足考虑了5分钟,最后毅然做出决定:放弃大学的学业,留下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自己想做的有巨大前景的事业当中。这个决策可以说是facebook发展里程当中重大的历史转折点。

三、产品开发的天才

马克带领团队开发facebook的过程中,开发了很多非常好的功能,其中三个功能非常有代表性。

第一个功能叫图片比较功能(facemash)

在哈佛大学的时候,facebook上线的一个功能叫图片比较功能,也叫图片选秀功能。通过这个功能让大学生在在众多的图片当中选择你喜欢的人,最后选出全校的俊男美女来。这个非常有趣味性的功能,很快就让哈佛大学学生着迷了,不到一个礼拜。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成为注册会员就达到一半人。

第二个功能是实名注册制

在马克和facebook之前,社交网站几乎不是实名注册。没有实名注册必然会出现乱糟糟的场面,想上传任何信息都可以,结果导致网站不良信息泛滥。有一个网站叫myspace,拿出三分之一的人来,专门处理这些网上的纠纷和删除冗杂的信息。造成很大的人力浪费,同时也造成很大的社会污染。实名制以后就好多了。为什么?因为实名,上传你的身份证信息,要求发布者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一旦上传不良信息马上就可以追根溯源,上传者就会受到应有的处罚或制裁,严重要付法律责任。这个功能出现以后净化了整个社交网站。

第三个功能是图文自愿上传

每个用户都有生成照片、文字、视频上传与否的自由,这样一来极大丰富了网站的资讯,使网站更有趣味性,更有可读性,吸引客户的能力更强了。

这三个功能的开发,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扎克伯格确实在创新创意方面的天赋,在产品开发方面也是一个天才。

facebook通过正确的经营理念,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天才的产品开发,可以说一路狂奔。

从2004年9月到2011年1月 6年时间里,上市前共融进来23.857亿美金,从2004年2月4日产品上线到2010年10月成为美国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到2012年5月18日在纳斯达克上市,一举融进来187亿美金。再到今天facebook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和社交帝国,它的市值达到5500亿美金,在线人数达到27亿人,日活跃用户达高到13亿人。

02.马克的三大考验

老祖宗孟子说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就是老天爷要安排某个人做一件大事之前,必先折腾他考验他,经受住折腾,经受住考验,再委以重任。如果接受不了,对不起,该干嘛干嘛。

今天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马克·扎克伯格也不例外,在创业的初期老天爷一点都不眷顾这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在他小小的年龄(20岁)就让它遇到三次重大的考验。

1、遭遇合伙人放鸽子,被疑盗用创意吃官司

facebook创业初期有个创始合伙人,他叫萨维林,他既掏了钱,又成了股东。当时扎克伯格和他商量:兄弟啊这三个事你来干比较好,我干不了”。①、公司运营;②、商业模式再造;③、再融资。萨维林答应得好好的,但背地里却偷偷跑到纽约成立了一个人力资源互联网公司在那个地方玩起这个项目来了。这个时候扎克伯格已经从哈佛大学搬到了旧金山的硅谷,工作繁忙,有很多事情需要和萨维林商量,有很多文件需要萨维林来签署,扎克伯格多次联系萨维林,可他对此不理不睬,拖拖拉拉。马克对此很是生气,但是他把怒火压在心里。他觉得这不是我真正的合作伙伴,我必须采取措施”。于是,马克·扎克伯格冷静思考,慎重的处理了此事,既把萨维林的股份稀释了,又让其离开了公司,同时公司还没有受大的损失,整个处理过程非常聪明理性。

真是房漏偏欲连阴天,摁下葫芦起来瓢,这里刚刚处理完萨维林的事,接着卡梅隆双胞胎兄弟和迪夫亚的起诉案又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在哈佛大学的时候这三兄弟想成立一个哈佛大学联谊会,在联谊会上主要是发布聚会信息和出售咖啡店的优惠券。他们三个不会编程,于是打听谁会编程,最后打听到马克编程编得特别好,于是就委托马克帮他们编程。马克和他们聊了几次以后,发现这三个人不是自己的真正好的合作伙伴,所以这个事就拖下来了,一拖再拖,拖到最后忘了。2004年底三兄弟突然出现在马克的面前,他们说:马克你的facebook盗用了我们的创意!今天你要给我们补偿!马克说:这是哪和哪?我怎么给你们补偿呢?这里扯得上吗?

当时马克委托律师帮他打官司。这官司一打就是三年半。到了2008年的时候,地方联邦法院判下来了:马克要赔偿这三兄弟6500万美金,其中2000万现金,4500万折成facebook的股票。马克心里非常生气,他认为盗用创意简直是无稽之谈,但一想再打官司需要时间,机会成本太大。于是他理性地压住自己的怒气,采取一种策略:认栽,息事宁人。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对马克的刺激非常大,也让他深刻理解这个世界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悟到了:处理复杂问题的技巧,也领会了一些真谛。

2、马克力排众议避免公司被并购

facebook发展到2006年,发展速度非常快,芝麻开花节节高,它的用户已经从大学生扩大到中学生乃至所有的人群。随着高知名度、营收、用户的不断增长,也备受全国的媒体青睐。就在此时,突然的某一天雅虎高管来了,他们说 :我们计划出十亿美金到十二亿美金愿意收购facebook”。可当时facebook的估值仅仅是一个亿,中间的差价是9-11个亿美金。面对巨大的利益差距,当时facebook的股东90%甚至是95%都动摇了,他们希望马克赶紧把公司卖掉,我们分钱吧!在这一大是大非面前,马克思想非常清晰,他和他的铁哥们铁杆支持者莫斯科维茨,经过认真的磋商后,他们开了个股东会,在这次股东会上,马克舌战群儒力排众议,最后否决了并购案,他说 今天如果我们把facebook交给雅虎,最后的结局就是消亡,今天社交网站前景广阔,只有我们自己干才能真正实现我们设定的宏大的战略目标。”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一决定是非常英明的。

3.危机公关

2006年的时候facebook开发了一个功能,叫信息流(也叫动态新闻),也就是线上的所有的用户可以把自己的信息向其他人全部公开。这个信息流功能估计上线以后会非常受欢迎。结果真的上线后让人大跌眼镜,只有1%的人支持, 有99%的人都坚决反对。有的人甚至采取了极端行为,组织一帮人到facebook办公大楼表示抗议。他们高喊:你们这样做侵犯了我的人权,我要抗议。马克一看问题不对,连夜组织一帮程序员,用了足足48小时开发了一个功能,叫隐私设置功能。这个功能出现以后,这个事件就平息了。为什么平息了?这个功能做到:你愿意把你的信息全部公开,你就按全部公开的按钮;你不愿意把你的信息公开,你就可以按不公开的按钮;你愿意把你的信息部分公开,你就可以点击部分公开的按钮。这样一来大家各取所需,相安无事。最后这个功能在facebook的发展史上成为最受欢迎的功能之一。为什么?他是信息流和动态新闻,总之你想想现场有多少人,27亿人,这个信息滚动起来有多大的量呀!因此它成为在线上能够拉住客户占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功能,也是最受企业欢迎和最受广告商欢迎的一个功能。

通过前面的3大考验,马克·扎克伯格学到不少东西,第一学到了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第二,在重大的利益和事业选择面前,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三,面对客户的利益,我们应该怎样设置功能。在这个设置功能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客户就是上帝”,客户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03.facebook的道”法”术”

facebook这些年发展非常好,可以说用精彩两个字来形容。因为facebook在发展过程中严格遵循自己的道法术”。

1.道”——坚守定位:做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连接

所谓道”就是使命和战略定位 ,facebook定位非常清晰:就是让世界更开放,让人与人之间更紧密连接,这就是他们永恒不变的定位。

一天,有一个员工和马克提议说:嗨!我们能不能开发一些人力资源方面的业务?我们网站有这么多客户,他们的资料这么齐全,如果人力资源想选人的话,到我们这里选人,多好的一个生意啊,我们还可以挣更多的钱。”马克对他说:兄弟啊你的提议非常好,但是有一个问题你考虑没有?

如果我们让人力资源的业务在我们网站上开展,我们网站性质就变了,就变成严肃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的网站,而我们是一个愉快的有趣的网站,这和我们定位大相径庭。我们的目标客服群一旦发现公司定位出现了偏差或者不纯粹时他们立刻就会感觉到并离我们而去,

这样我们就会因小失大。因此我们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有什么样的利益诱惑,定位永远不能变,就是做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2.法”——核心文化:黑客精神

所谓法”就是遵循核心文化原则和策略,facebook核心文化是黑客精神,一提黑客大家有一种偏见说黑客就是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专门用计算机技术攻击别人电脑破坏别人电脑程序的那帮家伙。黑客也可以用另一种名字来表述,他们是计算机技术达人,这帮人90%甚至99%的人都是正派的、阳光的、讲原则的。在他们做事风格当中形成了3个明显的特征:

①永远挑战能力的极限

②快速开发和迭代

③创新永无止境

facebook把这种精神作为公司的文化和精神传承。在facebook黑客精神主要体现在产品开发上:他们一天之内可以开发几十个上百个facebook的界面放在网站上进行测试;他们开发一个功能可以24h、48h甚至72h不睡觉;在公司工作紧张的时候,需要阶段性的完成一个具体的目标的时候,就集体住办公室,连夜奋战像中国的华为一样,有一种狼性文化狼性奋战精神。

3.术”——微观操作层面方法论:在产品开产方面的五大法宝

法宝一: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为什么这句话这么重要呢?因为这句话是马克·扎克伯格践行结果。马克在初期开发产品过程中就是先征求哈佛大学学生意见,然后回来到宿舍里开发产品,开发完了产品以后,连夜把产品发送到他的左邻右舍让他们提反馈意见,反馈意见出来以后他再修改,修改完了以后再发给他们,他们再提反馈意见。这样反复循环,最后做出相对完美的产品。这个过程是马克·扎克伯格亲自践行的,因此马克认为只有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才能正真掌握客户的真实需求.

法宝二:在开发产品之前先开发一个最小原型产品,把核心功能放进去,而不是把想到的全部功能都放进去,这样可以带来四大好处。

①成本低

②速度快

③针对性强

④快速获得反馈

法宝三:产品开发出来以后,立即投放到目标客户群中。而不是在公司内部让技术人员进行测试和验证,这样是没用的。听客户的意见,让客户去反馈,然后统计数据和意见,不断拿回来进行研究、迭代,调整更新,使产品不断地升级。

法宝四:不追求完美。他有个理论叫完美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完美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facebook要求一定要做到基本质量保证,然后这个基本质量有一个数据,这个数据就是在98%的场景下,产品都是畅通无阻的。

法宝五:自己开发产品自己要试用。只有自己在用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产品的优劣等问题,然后才能和我们的客户有共同语言,才能共同研究产品下一步的深度开发的方向。

04.facebook的三大启示

1.没有新技术就没有新产业

我们在研究案列过程中发现为什么马克·扎克伯格笃定要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社交平台、社交革命上呢?主要是他自身的实践让他获得一个重大的体会:就是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具有重大革命和颠覆的意义。。大家都知道,过去传统的社交方式,大不了就是搞个商会或者协会,最多几百人几千人了不得了。现在在一个通过计算机、移动互联网 、APP软件,设计了这么一个网站就可以聚集全球27亿人,活跃用户日达到13亿人,市值达到5500亿,年销售收入可以达到700亿左右,净利润可以实现30%-40%这个水平。你可以想象一个社交平台能有这么大的一个规模,而且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第五大公司,核心的核心主要是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的一次革命。所以马克·扎克伯格看好了新技术,他现在正在布局未来的新技术。比如说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AI增强现实技术 、VR虚拟现实技术、AR人工智能技术 ,这些技术如果在社交平台上加以应用的话,整个社交产业又会发生一次大的颠覆性的革命。这是马克所看到的,所以说马克现在叫干劲冲天,底气十足,布局巨大,战略安排清晰 。针对他对新技术的认识,我们再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亚马逊掌门人叫贝索斯,1994年他看了一则消息 ,媒体公布1993年-1994年两年间网络的传输速度提高了2057个单位。就这么一个很简单的消息,他看了以后马上就在琢磨,他相随着这个网络速度的提高,将来什么产业能够分得一杯羹。于是他回到办公室里开始数产业了,什么电脑产业、软件产业、食品产业、医药产业、图书产业、商品产业等等,最后数了20个产业。他又在分析什么样的产业能够在这个地方分得一杯羹呢?他说这个产业一定是标准化的,最后数来数去他发现图书是一个最标准化的产品,于是他开始就做了图书。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现在不光是图书,还包括电商,包括技术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一个平台叫互联网技术平台公司。这完全是得益于对技术的认识。因此,今天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正处在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企业家创业家们,一定要注意新技术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在他们的结合当中肯定会有爆炸点爆发点,一旦你找到这样的一个点,你将一发而不可收。

2.facebook贯穿始终的行为准则—— 完成胜于完美

这句话乍听起来有点像心灵鸡汤,其实不是,它是一句实实在在的,掷地有声的指导企业实践的一句话。核心要义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个产品后快速抛向市场,倾听客户意见,然后根据客户的意见回来再进行更新调整迭代,然后再抛向市场,这样反复多次,甚至无限循环下去,这个产品是从客户中来再到客户中去这样一个逻辑,因此它能非常贴近客户的真实需求,所以说它在市场中是受欢迎的。如果你关门造車,在办公室里,在车间里造一个产品,以自己想象的完美来制造,结果第一会时间一拖再拖,第二和客户真正需求相聚甚远,当产品真的抛向市场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客户根本不想要。这个时候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所以说这句话对于现实生活中正在开发产品的创业者来说,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3.垄断是竞争的最高境界

有人说你在这里宣传垄断,错!我认为垄断有两种垄断:一种叫绝对垄断(市占率达50%以上),绝对垄断绝对是不好的,一、侵害消费者利益;二、压制创新。另一种是相对垄断,实际上是一个产业正处于群龙无首,军阀混战,战国纷争阶段,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领袖级的公司愿意站出来,对整个平台上的资源进行整合,这是求之不得的一件好事。今天facebook就是社交产业这个大的平台上的一个领导型的企业。他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具体采取了三大举措:

①在整个全球社交产业平台,这个大的体系当中进行全面的布局、全面安排与全面发展。

② 通过并购重组扩大自己的专项能力,比如,只要有好的公司符合自己产业发展方向,有独特的能力,facebook不惜重金去收购它。比如说最近收购两家公司,一家叫WhatsApp,花了190亿美金,还有一个Instagram花了10亿美金,这两个公司进来以后,facebook的网上用户人数一下子增加了10亿多人,你说这个并购值不值。

③ 打造核心竞争能力,超越所有的竞争对手。

作者:郭彧 :程姗姗

申明: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解读《浪潮之巅》8、社交网站之王——Facebook

能够聆听何需阅读

点击上方蓝色标识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本期文案6800字,音频约26分钟。

求偶”引爆社交网站



在之前的节目中,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几家IT公司,我们说了杀伐四方的罗马帝国”微软、几经沉浮的传奇苹果、互联网霸主不作恶”的Google,今天我们来聊聊社交网站之王——Facebook。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交平台,拥有26亿用户,这个数字是微信的3倍,覆盖了超过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从网站业务起家,用了6年时间就超越Google,成为访问量最大的网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尽管我们中国地区都没法使用它的服务,但依然不影响它成为当今全球用户量最大的手机应用。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也成为了新一代的青年商业偶像。在去年,扎克伯格超越股神”巴菲特,是全球第三大富豪。到了今天,富豪榜上比尔·盖茨第二;巴菲特第四;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位居第九和第十,第一则是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扎克伯格依然排在第7的位置,而且要知道他今年也才35岁。

他1984年,出生在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从小就是个电脑迷。等到他上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电脑高手,被认为是天才少年。当时美国在线和微软这两家大公司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说你高中毕业就来我们这儿上班吧”。结果人家都看不上,2002年跑去哈佛大学读计算机和心理学。

在大学里,扎克伯格做了一个叫做脸谱调情的网站,干嘛的呢?就是把学校里那些长得好看的同学照片挂到网上,让大家投票评选校花。这个网站在哈佛一下火了。但很快就因为内容过于低俗还侵犯了人家同学的肖像权被强制下线,因为这个网站扎克伯格还差点被退学了。

但是通过这件事儿,可以反映出他开发产品的能力很强,并且很善于把握年轻人对异性的渴望,这些在之后的事业中被他发挥到了极致。

读到大二的时候,扎克伯格上线了自己的社交网站——Facebook。当时只给哈佛本校的学生使用,所以必须要有学校的邮箱才能注册。这样一来每个人在Facebook上的脸谱和生活中真实的个人就对应了起来,所有网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真实,这是之前的社交网络从来没有做到这件事情,也是Facebook能够快速崛起的一个最重要基因。

紧接着,以哈佛为起点,开始辐射其它的大学校园,每到一个大学都引发了火爆的追捧。扎克伯格根据不同的大学和科系,把用户分组,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同一学校同学的姓名,年龄,电话这些真实资料。

只有大学生的邮箱域名能够注册,这就形成了一堵围墙,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而通过真实的信息开展社交,特别是寻找可靠的异性伙伴,这可是所有大学生最最实在的刚需。Facebook因为给大学生恋爱提供了巨大的方便,因此在各个校园都大获成功。

很快,扎克伯格自己就忙不过来了,于是找了几个哈佛的小伙伴帮忙,其中有一个巴西富商的儿子沙弗利,他掏了1万5千美金买了服务器,并一起注册了公司。而且当时只有这个人看起来是知道怎么做生意的,所以他负责Facebook的业务发展,拿到了30%的股权。

当时扎克伯格的想法是按照现有的模式一所大学一所大学的发展,然后沙弗利去拉广告解决收入的问题。如果当时Facebook是按照这个模式发展的话,那今天我们就不会有机会说他们的故事了。

2008年移动互联网就要兴起,他们必须在此之前蜕变成一个拥有足够体量的社交平台,才能穿越这次时代的更迭。现在只有4年的时间,一旦走错了方向,就没有纠正重来的机会了。

这时,一个重要的人出现了,他是一个硅谷创业老兵,叫做肖恩·帕克。话说他和斯坦福的一位女生发生了一夜情之后,女生起床第一件事情是上Facebook,他看了这个社交网站所提供的服务,认定它前途无量,于是立马就跑去找到了扎克伯格,替他出谋划策。

他修正了扎克伯格他们小孩子的发展思路,他说:你们必须马上占领美国和欧洲所有的大学,不要想着卖什么广告了,那点钱来的太慢了。走,跟我去硅谷,去找风险投资拿钱,你们需要把所有精力放在业务发展,而不是挣广告费这种小钱上。”

扎克伯格听从了建议,2004年暑假他们去到了硅谷,帕克成为公司的总裁。来到硅谷一个月之后,硅谷大佬,PayPal的创始人彼得·蒂尔,也是畅销书《从0到1》的作者,成为了Facebook的第一个投资人。有大佬背书于是很多厉害的年轻人也加入其中,有钱有人,公司迅速充满了活力。

Facebook的不宽容”



但是这个时候,那位合伙人沙弗利并没有来硅谷,而是在纽约拉广告。事实上这位会做生意的同学,在帕克这位真神出现之后,皇帝的新衣就被戳破了。他对商业的认知是一知半解。现在,他不仅不能给公司提供任何的帮助,甚至还在添乱,并且手握30%的股份,名义上还把持着Facebook的商业运作。这对公司极为不利,扎克伯格对自己当初没有经验而犯下的错误也是后悔不已。

于是,他决定下狠手让沙弗利出局,可办法确实有点肮脏”。

扎克伯格先用一部分的股权让沙弗利放弃了Facebook知识产权的拥有权和投票权,在沙弗利看来,这家公司本来就没啥知识产权,而对于已经作价几百万的公司来说,股份才是最重要的。但其实这是个陷阱,通过这个办法收回了沙弗利的管理权。

紧接着就是掌握投票权的扎克伯格大量增发股票,他自己和创业团队以及帕克和蒂尔都维持了原有比例,而沙弗利的股比则被快速稀释。因为他不在硅谷,等他得到消息的时候都已经过了几个月了。愤怒的沙弗利给公司发了律师函,扎克伯格立即开除掉了沙弗利。最后这场争斗以法外和解告终。

当然了,这一些列的运作是蒂尔和帕克给出的主意,但是刚刚20出头的扎克伯格能用如此铁腕手段给自己所犯的错误止损,也显示出了他非凡的魄力。事后也证明,扎克伯格不仅有超越自己年龄的成熟,更是个杀伐决断的狠人。

没有了沙弗利的掣肘,Facebook发展的非常快。当第一批用户从大学毕业之后,Facebook就从一个校园项目转型为一家面向全社会的互联网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帕克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的管理权再次出现问题。帕克的经验对于一家新公司来说非常重要,扎克伯格也把帕克当做自己的导师。而且他确实也将Facebook缔造成了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但是,有过盗版公司经历,还对毒品很有兴趣的帕克,该不该是这家公司最终的领导者?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2005年8月,在帕克的一次私人聚会上,警察冲了进来,搜到了可卡因并带走了帕克。为什么警察会去私人家里搜查?要知道在美国,不相干的人举报是不能作为上门搜查毒品的理由的,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他身边的人给警察提供了他藏毒的证据。

这件事情爆出之后,投资人公开表示要求帕克辞职,此后,扎克伯格完全掌控了公司的运营。

帕克作为硅谷老兵,能力和见识都是一流的,但是他性格过强,不肯居于人下,所以他和扎克伯格的权力之争是必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从投资人到公司上上下下都是一边倒的支持扎克伯格。也是因为有吸食大麻并且不断致力于大麻合法化的帕克,确实是一个争议过大的人。应该说,他把扎克伯格引向正轨之后,自己的使命就完成了。只是解决这件事情的手段让大家对扎克伯格有了很多负面的看法。

从这些事情来看,Facebook并非一家宽容的公司,而扎克伯格本人也是一个城府极深的少年老成之士。后来,Facebook进入中国的努力,在2018年7月25日宣告彻底失败,当天公司股价暴跌20%,创造了公司股价一天缩水最高的世界纪录。事发当天,Facebook的很多投资人就要求扎克伯格辞职。小扎自己应该不会想到,他在公司注入的不宽容的文化,最后可能会应验到自己的身上。



不仅对扎克伯格,对Facebook这家公司的争议也是持续不断,特别是它在2012年的上市行动和2018年出售个人隐私事件,人们从这些事情看到了Facebook对用户隐私的不重视,采用不光彩的竞争手段以及这家公司的贪婪。



作为一家以盈利为目的公司,追求自身利益,牺牲投资人和用户的利益似乎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一来,Facebook在业界的口碑,是永远也赶不上英特尔和Google这样的公司的。

互联网上的微软”



我们继续回到Facebook的发展历程,在2006年Facebook正式走出校园,开放了对所有互联网用户的注册。紧接着,完成了一次从单纯社交网站向互联网2.0平台的华丽转身。

什么是互联网2.0,我一会再说,我们先来说Facebook的这次战略发展。

在Facebook上有图片功能,有活动邀请功能等等的应用。而这些应用在互联网上都有单独的产品,而且做的更美观,更完善,更好。但是用户在处理图片,制作邀请函的时候还是愿意来Facebook。那为什么这些功能落后甚至有些缺陷的应用能受到用户的青睐呢?

扎克伯格想来想去,答案是社交网络的整合效应。一张图片P很漂亮,但是我最终的目的是要把它发到朋友圈里去,所以传播,分享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功能优秀与方便传播,用户用脚投票选择了后者。

那既然如此,Facebook已经是一个现成的强大的社交网络了,要怎么把这种传播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呢?扎克伯格给出的答案是,把Facebook变成一个开放的平台,成为互联网上的Windows操作系统,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开发自己的软件。

2006年的8月,Facebook迈出了向平台转型的第一步,推出了应用程序接口。开发者第三方软件在接入之后,用户可以直接用Facebook账号登录,并且获得Facebook上的部分数据,像是头像,好友列表之类的。

我们今天使用微信、微博、QQ可以直接登录很多的应用,这种思想就来源于Facebook。当年做出这个决定,很多高管都反对,因为这相当于把Facebook的用户网络和数据白白的送人。但是扎克伯格力排众议,因为Facebook必须要完成平台化转型。

自此之后,Facebook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社交网络。后来的事实证明,云计算兴起,在网上使用软件,逐渐成为了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谁拥有一个给大家发布软件的平台,谁就拥有了这个时代的主导权。

概括来说,在PC时代,Windows几乎是唯一能够发布软件的平台,所以它统治整个IT行业长达十多年。现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三个可以发布软件的平台。分别是以Google安卓和苹果IOS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以Facebook社交网络为代表的互联网2.0平台,以及以亚马逊云计算为代表的企业级平台。



而这四家公司和上一代霸主微软,构成了统治今天IT行业的5大巨头,在很长时间里,它们都将是世界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

互联网2.0

说到这里,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吴军所说的互联网2.0。在互联网1.0时代,人们想在网上拥有发言权,或者想要通过互联网给社会提供服务那唯一的途径就是建立网站。

那相比于之前,互联网2.0最大的改变就是通过新的技术给所有互联网使用者赋能,它有三大特性很突出。

首先必须要是一个平台,可以接受和管理用户提交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是服务的主体。

最好的例子就是YouTube,它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用户发布自己的视频。但他不能仅仅满足存储的需求,而是要让这些内容流动起来。所以百度网盘不是互联网2.0的平台,而抖音则是。

其次更重要的是允许用户在平台上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并提供给他人使用。

这当然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Facebook的平台特点,上面聚集了上百万的软件专业人士,基于Facebook开发了成千上万的软件。按照这个标准,微信的小程序也是类似的,同样是互联网2.0的平台。

最后是非竞争性和自足性。

什么意思呢?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网络资源,用户提供和享用各类服务与内容,平台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的生态,而同时平台自己不与用户竞争。

还是说YouTube,它不会制作自己的内容与用户竞争流量,所以他更像是一家电信公司,而不是传媒公司。同学们可能会说不就是视频网站么?我们的腾讯、优酷、爱奇艺不都是一样的么?其实不一样,所有视频内容均来自使用者而非平台本身的视频网站,就只有YouTube一家。腾讯、优酷和爱奇艺都不算是互联网2.0平台,因为他们主导的内容在与用户上传的内容竞争。

而同学们使用的提供音频服务的喜马拉雅则是互联网2.0平台,虽然他也有自制节目,但是总体来说占比较低,而且不与用户上传的内容竞争。

互联网2.0可以说是一次革命,它让更多的互联网用户从之前的看客变成了服务的提供者,这次赋能给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开启自己第二人生的机会。

国际版微信”

到了2013年,在Facebook上市之后,又遇到了一个发展瓶颈,此时移动互联网开始抢占原有互联网的市场,任何不能在移动时代有所建树的巨头,都在走下坡路,最好的例子就是雅虎和百度。Google的安卓和苹果的IOS是紧紧抓住移动时代的平台,而像是腾讯也凭借微信在这个时候完成了飞跃。

当时Facebook对已经到来的变局还没找到很好的应对策略。它曾经是社交网络中的领导者,可到了移动时代,它的产品相比于腾讯的微信却显得陈旧,对年轻人不再有之前那么大的吸引力了。

而这时,一个叫WhatsApp的产品出现在了它的视野中。Facebook迅速豪掷200亿美元,收购了这家公司。这个动作,让整个IT行业都看傻眼了,觉得扎克伯格是不是疯了。因为就在一个月之前,WhatsApp刚刚以15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一轮融资。一个月之后,收购价暴涨了十几倍。

这个WhatsApp是啥?就是国际版的微信。而且在一年之前,腾讯曾经提出过10亿美元收购它的想法,只是最后没有谈成。一年之后,Facebook开出了20倍的价格,高到完全就没给对方思考的余地,迅速就完成了收购。

如果单纯把它当做一次普通的商业并购,那这个价钱确实高得离谱,但这哪里是普通的收购,而是Facebook花了200亿为自己续命,给自己买一条活路。它的意义就相当于微信对于腾讯,今天腾讯市值将近4000亿美元,我说微信就值2000亿,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吧。

Facebook通过这次收购,完成自己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跨越,通过WhatsApp这款有新意的手机社交工具,吸引年轻用户进入到Facebook的网络中。到去年,Facebook90%的收入都来自移动设备。今天,WhatsApp有12亿活跃用户,是领先于微信的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社交应用。从这个结果来看,当年那200亿花得一点都不贵。

因为我没有使用过Facebook,所有没法拿它和腾讯的产品做比较。但是吴军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全世界功能最强的社交网络,还是微信。因为腾讯是一家中国公司,不懂得如何做国家化产品,这才给了Facebook机会。

我们经常会称赞微信的轻量化和极简主义,但那是因为我们以往的互联网产品都太重,恨不得一个产品包含所有东西。所以在我们看来已经非常精简的微信,在海外用户看来还是过重。

WhatsApp轻巧到没有商城、游戏、漂流瓶这些与社交不直接相关的东西,甚至红包、朋友圈和附近的人都没有,这种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将全世界与种族相关的因素全部都过滤掉了,只保留了人最基本的社交需求。虽然在我看来这样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微信一定非常的无聊,但它无疑已经在全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当年,扎克伯格说:他创建Facebook的初衷并非只是为了成就一家公司,而是为了实现一项社会使命,让世界更开放,人与人之间更紧密。从现在的结果来看Facebook确实成功的做到了。

浅薄



今天,手机已经成为了绝大部分人离不开的生活工具。一个201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人们平均6分钟就要低头看一下手机,我们都已经被手机绑架了。而且这还是6年前的数据了,这6年来我们对于它的依赖明显是有增无减的。

我们曾经梦想说,智能手机的出现会能让我们更好的把碎片的时间给利用起来。可结果却是我们的所有时间都被它碎片化了,过去那种完整的能够深刻思考的时间不复存在。不论是电脑上的QQ,还是手机上的微信,又或者是浏览器上弹出的某条新闻八卦,无时无刻不在抢占我们的时间,中断我们的思维。而更可怕的是当这样的习惯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的大脑也会随之改变。

前几年有本畅销书叫做《浅薄》,其中介绍了美国医学院对互联网影响人类大脑发育和结构的一些研究成果。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互联网,负责深度思考的脑沟变浅了,这意味着我们深度思考能力的丧失。

我们人类的大脑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早期口语时期,我们的记忆能力是最好的,到了书面文字的时期,进行深刻阅读的专注能力最强。而到了互联网时期,我们更擅长多任务处理,但是精力分散,无法做出深入思考,变得越来越浅薄。

而且,我们把原先都需要储存在大脑中形成长期记忆的信息,都外包给了互联网,这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都会造成影响。既然什么都可以百度到,那我为什么还要苦哈哈的学习呢?现在用手机翻译就可以和外国人交流了,我干嘛还要学英语呢?这些肤浅的问题,乍一听还蛮有道理的。

似乎没错,互联网正在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浅薄。互联网是我们所创造的,为我们服务的工具,它就和此前所有的工具一样,我们在使用它的过程中,它也在塑造着我们。

但是,对待工具的主动权,从来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上,我们当然可以选择尽情享受它带来的欢愉,让综艺、电视剧、直播和短视频杀死我们越来越支离破碎的时间。



我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一瞬间就能获得此前几代人终其生命都无法触及的海量信息,利用这样的便利性,帮助自己学习和思考,获得精进。



浅薄与深刻,这都是自己的选择,互联网只不过是一工具而已,要说浅薄,那也是我们自己选择了浅薄。



况且,此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人们就不浅薄吗?在任何时代,少数深刻的人都会利用当下一切的工具让自己更加深刻。而绝大多数人呢?无论给予他们什么,都改变不了他们浅薄的一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CIFCOM跨境电商 » facebook上面有什么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