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COM跨境电商 CIFCOM跨境电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海百科 »

肿瘤pcr率

国产率低照样能成功!中国大飞机的最大瓶颈不是发动机

近日,第一款国产宽体大飞机CR929可谓是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先是在CR929选用的发动机上,由于"爆炸门"处于被动地位的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提出要和中国合资建设发动机厂,以参加CR929项目;其次,中俄商飞公司又召开了新的联合概念定义阶段启动会,开始和"潜在供应商"开展CR929项目机身及尾翼联合概念的定义工作。

图为商飞举办的机身-尾翼联合概念定义阶段启动会现场。

说得这么绕口,其实总结起来就一个字:买。有些读者看到这里可能就急了:都靠买,那还是不是"国产大飞机"了?实际上,在当前的国际分工环境里,所有航空制造商都在玩跨国供应链,所以单纯强调国产率是一件很无聊的事——空中客车公司不仅在天津成立了总装中心,还向中航各厂分包了大量部件,难道空客飞机就不是"欧产大飞机"了?同理,波音787的机身碳纤复材前总成大段在日本川崎制造,机翼分包给了日本三菱,并且中央翼盒也由富士重工和川崎联合制造,难不成波音787就得改名叫"日产大飞机"咯?

图为川崎重工厂房内的波音787碳纤一体成型机身。

民航之所以是"民"航,就在于它是一门挣钱的生意。而造民航机,也应当是一件挣钱的生意,要取得利润,要符合客观规律,因此造民航机这门活计里融合了全球供应链,就和富士康负责造苹果手机,苹果负责整合研发一样,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完全不必大惊小怪:"苹果"依旧是美国手机,用了哪里的零件,甚至于在哪里制造都不是关键所在。

图为在天津总装中心组装的空中客车A320客机。

但问题就出在整合上。把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子系统和零件"拼"在一起,这不仅是单纯的技术、设计或制造问题,更多地是在考验飞机制造公司管理和整合能力。想想吧,印度人有法国达索公司送上门的设计方案、英国人送上门的发动机、为何拼凑个LCA"光辉"都要用上三四十年?

图为日本三菱MRJ支线客机。日本人在这方面也碰到了一样的问题:经验不足。

那读者肯定要发问了:CR929宽体大飞机,现在"整合"到了哪一步呢?考虑到其"小前辈"C919研制进程的公开且可追溯的话,现在应当是CR929大飞机的"2009年"。

当然我们都知道,C919飞机原定于2014年首飞,距离2008年项目启动用了七年。而商飞在CR929的项目启动会上也宣布该机将用"七年左右"的时间首飞。但事实上,C919飞机是于2017年5月5日才完成首飞的,而在2011年才被命名的波音737MAX在11天后就向客户交付了第一架量产机型。即便C919天生神力就追上乃至赶超了737MAX的水平,那么在这2-3年的"空窗期"里,原本属于C919的用户——起码是外国用户,就会彻底倒向波音——这两三年不换机,难不成让商飞养着用户?

图为波音777X远程宽体客机。

更何况,CR929所面对的市场并不是平静且友好的:在C919复合材料使用率仅仅只有12%的情况下,CR929将复合材料使用率骤然提升至51%无疑是在冒极大的风险,但就在眼下,已经批量交付的空中客车A350XWB已经有着53%的复合材料使用率,而波音787稍逊一筹,但也有50%。而在材料应用上对标A350XWB的,一架很有可能在七年后甚至更晚才能"飞起来"的CR929,在十年后的航空市场依旧有竞争力么?

说到底,"买买买"和低国产率并不会埋没一款优秀的民航客机,但推迟首飞和交付,或者是应用指标的落后,却会对它造成致命的后果。(利刃/TO)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奥布替尼最新数据在第63届美国血液学协会(ASH)年会上公布

北京2024年12月13日 /美通社/ -- 生物医药高科技公司诺诚健华(香港联交所代码:09969)今天宣布,专家们在第63届美国血液学协会(ASH)年会上公布了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奥布替尼最新数据。

周道斌教授牵头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研究结果被选作口头报告,李建勇教授牵头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更新研究结果和侯明教授开展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结果被选为海报展示。本次ASH年会于2024年12月11-14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以线上及线下形式举办。

口头报告

奥布替尼在复发/难治性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摘要代码:46)

此项在复发/难治性华氏巨球蛋白血症(R/R WM)患者开展的研究旨在评估口服奥布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由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主要缓解率(MRR),主要次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MRR、总缓解率(ORR)、主要缓解持续时间(DOM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等。

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3.67个月,研究者评估的MRR为78.7%,ORR为87.2%。12个月DOMR率预计为91.3%,12个月PFS率和OS率预计分别为89.3%和93.6%。中位PFS和OS尚未达到。

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等。没有≥3级的心房颤动和/或心房扑动,或≥3级的腹泻。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周道斌教授说:在短期随访中,奥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WM患者展现了显著的有效性。同时,奥布替尼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奥布替尼有望成为复发/难治性WM患者一种有前景的治疗选择。”

海报展示1:

奥布替尼单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Ⅱ期研究长期随访结果更新(摘要代码:2638)

以下是奥布替尼治疗R/R CLL/SLL Ⅱ期研究长期结果更新:

本研究共入组80例R/R CLL/SLL患者。中位随访时间是33.1个月,67.5%的患者仍在接受研究治疗。

研究者评估的总缓解率(ORR)为93.8%,其中完全缓解/伴骨髓恢复不完全的完全缓解(CR/CRi)率为26.3%。奥布替尼起效迅速,首次服药后的中位起效时间为1.84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尚未达到。研究者评估的30个月DOR率和PFS率分别为67.2%和69.7%。

在相似中位随访期内,和其他BTK抑制剂相比,奥布替尼治疗R/R CLL/SLL具有更高的CR/CRi率。

延长随访事件后,没有出现新的安全问题。与之前报告的安全性结果类似,大多数不良事件(AE)为轻度至中度。

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徐卫教授说:这一更新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和其他BTK抑制剂相比,奥布替尼治疗R/R CLL 患者具有更高的CR 率、更快的反应时间和更好的安全性。奥布替尼为R/R CLL/SLL 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选择,并有潜力成为联合治疗的最佳配伍。”

海报展示2:

选择性BTK抑制剂奥布替尼用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摘要代码:3172)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特征是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出血风险增加,生活质量下降。只有约70%的患者对一线治疗有反应,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无效或复发,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治疗靶点。通过抑制BTK可抑制B 细胞活化和自身抗体产生,从而减少血小板破坏。奥布替尼是新一代BTK抑制剂,已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这是首次探索奥布替尼治疗ITP机制的研究。

奥布替尼在体外显著抑制ITP患者外周血B细胞上的BCR信号通路活化标志物CD69 和CD86的表达,也显著减少了CD138+浆细胞数量。

在活动性ITP小鼠模型中,在脾细胞输注后第14、21、28 天,奥布替尼治疗组小鼠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奥布替尼治疗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的B细胞总数、脾细胞中GL-7+生发中心B细胞和浆细胞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血液科主任侯明教授说:奥布替尼在体内外均能有效抑制B 细胞的活化和分化,从而减轻活动性ITP小鼠模型的血小板减少症。奥布替尼有望成为治疗难治/复发性ITP 患者的新的治疗选择。”

关于奥布替尼

奥布替尼是诺诚健华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是具高度选择性的新型BTK抑制剂,用于治疗淋巴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奥布替尼于2024年12月25日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以及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 两项适应症。除此之外,奥布替尼还在中国开展治疗边缘区淋巴瘤(MZL)、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NS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内的多种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

奥布替尼在美国获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R/R MCL)。

基于优异的靶点选择及临床安全性,奥布替尼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正在开展治疗多发性硬化(MS)的全球II期临床研究,以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中国临床II期试验。

关于诺诚健华

诺诚健华(香港联交所代码:09969)是一家商业化阶段的生物医药高科技公司,专注于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的一类新药研制,适用于治疗淋巴瘤、实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现有多个新药产品处于商业化、临床及临床前研发阶段。公司在北京、南京、上海、广州、香港、美国新泽西和波士顿均设有分支机构。

定向杀死癌症的溶瘤病毒疗法3期试验结果积极,提振行业信心

溶瘤病毒疗法曾被吹捧为癌症治疗的里程碑”,但不停地在临床试验中失败。近日,这种非传统癌症疗法在一项小型3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中显示出积极的疗效。

当地时间12月5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CG Oncology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授予其溶瘤病毒疗法Cretostimogene grenadenorepvec快速通道指定和突破疗法认定。支持其获得这些批准的一项3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显示,Cretostimogene grenadenorepvec使75.5%的患者在任何时候达到完全缓解。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该疗法已在国内获得临床默示许可。

在《科学》(Science)于当地时间12月5日的报道中,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医学中心外科肿瘤学家奥梅德·莫文(Omed Moaven)说,如果这些早期数据显示的结果成立,Cretostimogene grenadenorepvec可能成为美国第二个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溶瘤病毒疗法,这是一个里程碑,对现在正在进行的几十个其他试验来说是个好兆头。它的成功也将证明设计病毒来吸引对肿瘤的免疫攻击,而不仅仅是直接攻击恶性细胞的策略是正确的。”

虽然对溶瘤病毒疗法的探索屡屡折戟,但仍有许多企业正在布局中。

即使是一项积极的3期结果也足以撼动溶瘤病毒的世界”

Cretostimogene是一种研究性的、膀胱内给药的疗法,用于治疗对卡介苗无反应的高危非肌浸润性膀胱癌(NMIBC)伴或不伴Ta/T1的原位癌患者,正在一项3期临床试验BOND-003中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该试验共纳入116例患者,正在北美和亚太地区进行,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在任何时间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即患者体内检测不到肿瘤,次要终点为反应持续时间(DOR)。

当地时间11月30日,CG Oncology公布了BOND-003的中期试验结果,截至2024年10月5日,研究人员对66名患者进行了至少3个月的随访,75.5%可评估疗效的患者在任何时候都达到了完全缓解,3个月和6个月时的标志性CR率为68.2%和63.6%。

CG Oncology称,Cretostimogene grenadenorepvec作为单药治疗后观察到的不良事件与先前研究中观察到的一致,因为该治疗通常有良好的耐受性。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包括短暂的1-2级局部泌尿生殖系统症状,没有观察到与Cretostimogene grenadenorepvec相关的3级或更高级别AE,也没有患者因AE而中断治疗。

当地时间12月5日,《科学》(Science)杂志报道称,这项研究的随访期仅6个月,需要更多的研究。不过莫文表示,即使是一项积极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也足以撼动溶瘤病毒的世界”。

据悉,溶瘤病毒(OV)是一种新兴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使用天然或经过基因修饰的病毒特异性感染和裂解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除了直接溶瘤作用外,溶瘤病毒还可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促进抗肿瘤免疫等优势,而且其毒性反应很少与其他肿瘤治疗药物重叠,故而具有可耐受的安全性。

对溶瘤病毒的探索始于19世纪末,有关病毒感染的肿瘤患者病情缓解或痊愈的报道陆续出现,溶瘤病毒相关概念由此诞生。20世纪90年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重组病毒基因组改造技术逐渐成熟,使溶瘤病毒疗法取得了显著发展。

起初,科学家们认为溶瘤病毒疗法的进展会很迅速。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病毒学家格兰特·麦克法登(Grant McFadden)解释:这些病毒通常是良性的,如单纯疱疹病毒和腺病毒,它们经常被改造,因而更安全和有效,它们可以在肿瘤细胞中繁殖,但不能在健康细胞中繁殖。”

在动物实验中,大量溶瘤病毒的效果很好,有时治愈率能达到100%。但是经过70多年的临床试验,全球目前只有5款溶瘤病毒产品获批上市,唯一在世界范围获广泛认可并且通过FDA批准的溶瘤病毒是跨国药企安进(AMGN.US)的T-VEC。T-VEC(商品名:Lmlygic)是一种基因修饰的1型单纯疱疹病毒,于2015年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的晚期黑色素瘤。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病毒学家玛丽·希特(Mary Hitt)分析,起初,每个人都害怕不安全。因此,许多试验使用了弱化的病毒,但这些病毒太弱了,不能起到太大作用。另一个问题是,研究人员不了解溶瘤病毒是如何工作的。”

英国匹兹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免疫学家雷格·德尔戈夫(Greg Delgoffe)说,科学家曾经认为溶瘤病毒是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魔法子弹”。但是,通过动物研究和对临床试验患者肿瘤样本的分析,研究人员意识到,这些病毒本身只清除了相对较少的肿瘤细胞。相反,溶瘤病毒刺激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吸引像T细胞那样的抗癌战士,有助于打破保护肿瘤的防御系统。

麦克法登说,参与者通常已经经历了几轮可能抑制其免疫系统的治疗,不能产生免疫反应,试验注定要失败”。

超90项试验进行中或将开始

《科学》报道称,许多公司现在正试图应用这些经验,将溶瘤病毒转化为治疗手段,超过90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或即将开始。

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神经外科医生E. Antonio Chiocca和他的同事们正在测试一种针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工程化HSV1。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神经胶质瘤,患者通常会在不到2年内死亡。Chiocca团队使用一种恢复病毒繁殖所必需的基因的病毒,使它只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启动。对41名经手术或其他治疗后肿瘤复发的患者进行的1期临床试验验证了其安全性。这种病毒还允许T细胞侵入肿瘤,进入的T细胞越多,患者存活的时间越长。这项研究于当地时间10月1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

美国希望之城(City of Hope)的免疫学家于建华(Jianhua Yu)和他的同事创造了两种可以缩小动物肿瘤的病毒,可能很快进入1期临床试验。其中一种病毒可以释放一种分子,将免疫细胞吸引到肿瘤附近,另一种病毒提供一种抗体,附着在肿瘤细胞上,让巨噬细胞吞噬。

另一种改善溶瘤病毒的方法是其与其他免疫疗法或化疗、放疗相结合。在今年6月报道的一项1期临床试验中,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内科肿瘤学家安·西尔克(Ann Silk)和她的团队给患有黑色素瘤的患者服用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和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后者通常会在儿童中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约47%的患者肿瘤缩小,而单独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的试验中,这一比例为42%。

加拿大生物技术公司Oncolytics成功地在乳腺癌和胰腺癌患者中进行了两项呼肠孤病毒(Reovirus)试验,结合各种类型的化疗和检查点抑制剂。该公司希望最快于2024年开始针对这两种癌症类型的病毒的3期试验。

2024年的一项2期研究显示,CG Oncology的病毒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使用同样表现良好。治疗一年后,68%的膀胱癌患者肿瘤仍未复发,而单独使用帕博利珠单抗通常只能消除大约20%的患者的肿瘤。

于建华说,许多失败的临床试验使研究人员感到沮丧,但也使科学家和监管机构相信溶瘤病毒是安全的,这是值得的。现在,他和其他科学家希望展示溶瘤病毒的有效性。

参考资料:

1.

2.

3.

4.

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CIFCOM跨境电商 » 肿瘤pcr率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