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帝为何对张居正的后代大肆抄家杀戮?
明穆宗病危之际,令高拱,张居正,高仪为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帝。没有过多久,张居正就联合宦官冯宝排挤掉了高拱,高仪,张居正任内阁首辅,于冯宝两人执掌朝政。
张居正对年幼的神宗要求严格,神宗对他是又怕又尊敬。加上太后和宦官的支持,几乎整个朝中大小事都由张居正做主。在这期间,张居正整顿吏治,整饬边防,整顿经济,兴修水利。
比如说,张居正下令清查土地,将以前的一些皇亲国戚,官吏士绅大地主所兼并的土地清查出来,还将名目繁多的赋税与劳役结合起来,折合成银两来征收。使得一些官吏就不能贪赃枉法了。
这样的一来,就动了别人的奶酪。让一群人都对张居正怀恨在心,但碍于神宗面子又不敢发作。
话说回来,这张居正也是没有摆清自己的位置,他居然让神宗给自己写了一个(罪己诏)皇帝自己责备自己的诏书”这样一来,要说前面神宗对张居正是惧怕,那么从现在起就是记恨了。
由于张居正的政权越来越集中,神宗年龄也越来越大。神宗想要亲政的欲望也就愈加强烈,张居正这时也感受到危机感,结果太后进行了干预。
直到1582年,张居正因病去世,神宗亲政,这时那些对张居正不满的大臣纷纷开始向神宗诉苦,说他执政期间如何嚣张跋扈等等。第二年,神宗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家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就连张居正都差点被鞭尸。
张居正才华出众,是著名的政治家,为明朝万历年间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到底最终还是因为他独断专行,冷峻严酷,威震当朝。
登龙鲛怎么养?
推行改革、变法势必会触动某些权贵的既得利益,他们必然会疯狂的反扑,历史上大凡搞改革的人都没有什么好的下场,像商鞅变法带来了一个强盛的秦国,最后被车裂,王安石变法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民生得到了改善,最后被罢相,戊戌变法损害到了以慈禧太后为主的守旧派的利益,最后康有为、梁启超两人贪生怕死,提前跑路,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
而明朝的张居正的改革使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生活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储备的粮食足够用十年,他同样也遭到了万历皇帝的清算,人虽说已死,但家还是要抄的。
张居正不仅是首辅大臣,更是万历的恩师,万历10岁登基,当时的明朝政治腐败,边防松弛,百姓穷苦,国库空虚,为此,作为首辅大臣的张居正从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推行了全面的改革,这次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得以发展,国库积银六七百万两之多,储备的粮食达1300多万石,足够支用十年。
在教育方面,张居正对万历极为严厉,万历读错字,张居正会当面指出,并大声呵斥,在饮食起居方面,张居正都劝谏万历要勤俭节约,对于老师提出的要求,万历从来都是一一照做,不敢有半点的怠慢。
公元1582年,张居正由于劳累过度病逝了,为此,万历皇帝辍朝一天,赠张居正上柱国”的荣誉称号,赐谥号文忠”,此时,万历皇帝已是近20岁的年轻小伙了,在痛哭流涕之余,他隐隐约约也感到了些许的轻松,那位令人生畏的老先生终于走了,自己可以亲政了。
张居正推行改革,触动了一大批人的利益,树敌太多,尤其是他推行考成法整顿官吏,贪官污吏闻风丧胆,怀恨在心,张居正活在的时候,他们只能隐忍,等到张居正死后,他们便纷纷的跳出来,将张居正收受贿赂、卖官鬻爵、任人唯亲、放纵奴仆欺凌缙绅的所谓种种罪行都揭露出来,以此来丑化张居正的形象。
张居正独揽大权,推行改革,对国有利,但对主不利,某种程度上触犯了皇权,小皇帝登基,想树立自己的威望,把之前掌权的人批倒搞臭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方法,他需要拿顾命大臣开刀,如果顾命大臣已经死了,那就抄家鞭尸。
万历皇帝人听到了百官的闲言,联想到张居正生前那十年对自己像老子教育儿子一样,死盯着对方,什么事情自己都做不了主,以及由此受到的委屈和羞辱,万历当时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他恨透了张居正,自己要亲政,要树威,就必须清算张居正。
万历首先剥夺了张居正生前所获的太师头衔,几个儿子的官职也被罢免,然后对张府进行抄家,没想到查抄的结果大大的出乎意料,一直严格要求他勤俭的老师自己的生活却极尽奢华,乘坐的轿子是32人抬的大轿,一餐要吃上百个菜,并且在他家里搜出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
钦差大臣想当然的认为查抄的数目远不符合实际,便对张居正的大儿子张敬修严刑逼供,张敬修最后忍不住暴力和羞辱,悬梁自尽。
既然抄了张居正的家,自然要给他定一个罪名,至于是什么罪名,似乎无关紧要,只要能证明万岁爷明察秋毫就可以了。
在张府被抄四个月后,朝廷终于总结性的公布了张居正的罪状,大意是无视皇帝权威,钳制言官,擅政乱权等等,本当要对张居正剖棺戳尸,但念其多年效劳,万历皇帝才加恩宽宥,张居正的弟弟和两个儿子被送到烟瘴之地充军,而对其老母亲则额外加恩,允许以空宅一所和田地千亩予以赡养,以体现皇恩浩荡。
张居正时代就这样凄惨的结束了,许多人在时过境迁之后,尤其是在明末时局日益恶化之时,才纷纷想起了这位权臣的种种好处,甚至盼望大明朝还能再出一位像他那样的人物来扭转乾坤,可惜的是大明朝没有也不可能再有那样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