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Facebook广告系列优化预算来提高广告效果?
1.投放方式:一个广告系列一个广告组一条广告细分年龄、性别、兴趣词、国家等(产品图比较好),如果产品图片多,不确定选择,可以一个系列2-3个广告组下4-6条广告测产品,选择广告数据好的保留,也可以使用动态素材让FB自动优化;一个广告系列下分5个广告组,相同受众,测5款产品,让5条广告去竞争,第二天关掉数据差的,留下数据好的广告,同样,一个产品5个受众,测试留下数据好的受众的广告组.
1.投放花费5美金左右(测试核心受众100万-1000万之间用户,也可以泛投受众2000万-10000万之间):a,没有加购,点击率(CTR)<1%,单次点击费用(CPC)>1,直接关掉,b,有加购,沒有出单,点击率(CTR)>1%,单次点击费用(CPC)<1,继续观察,花费10美金单次点击(CTR)>1.5%,加购增加保留观察,反之单次点击(CTR)1.5%,加购没有增加,关停,花费16美金,单次点击(CTR)>1.5%,加购增加,不出单的关停,或者从价格,页面优化,给产品降价、优化页面、免邮、优惠券等在观察数据,花费大于20美金如果不出单,直接关掉.(备注:具体根据产品卖的价格和采购物流一起去判断多少花费时关停广告,使ROI为正向处于盈利的前提下.)
2.稳定出单扩组(ROI表现好):直接复制广告系列为一组(把扩展受众的对号选上),年龄、性别(不限性别)、新兴趣词、全球受众、单个版位(只跑INS版位)、像素类似受众(购物、加购、发起结账)等扩组开跑,可以扩7组开跑.像素如果积累的比较多,可以直接裸跑效果有时也不错.
类似受众可以在BM中选择分析版块,然后选择像素,可以选购物、发起结账、加购、浏览等数据排在前20%的客户建类似受众比较好.
3.目录广告(DPA):SHOPIFY后台安装Facebook Product Feed插件,将网站产品生成一个Product Feed链接,在BM后台的目录设置中添加,设置好后广告投放选择竞拍、目录促销,目录再营销广告受众一般设置为worldwide,年龄和性别不限制,广告文案可以将折扣、价格自动设置上;同时设置目录类似广告,两个广告可以是互相的,目录类似广告用目录广告的精准受众去匹配更多的受众,跑出产生的数据有填充到目录广告,目录受众变大,两者相互,可以越跑越大.也可以用兴趣词去直接跑目录类似广告.
4.选品:pinterest、google等以图搜图,然后根据同类网站的产品选品,可以将其网站名称在广告资料库搜索同类竞品网站,查看其投放的广告参考,找到更多类似网站选品.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感谢您点赞并关注!如有其它问题,请关注公众号scyyhd”,有专人,第一时间回答您的问题~~
从摆摊出发,聊聊广告优化怎么做
小小的摆摊后面隐藏的学问可大着呢,涉及到的经济学和市场概念应用到其他行业同样值得思考。本文作者从摆摊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出发,对广告市场展开了分析研究,总结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优化方向,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一、地摊经济的核心驱动力摆摊儿,这种朴素的经济现象,最初的形成并不是由谁组织的,而是小商贩自发、自然地扎”到一起去,形成各种早、夜市、商街等。
我提个问,你不一定能回答上来:究竟为什么要扎堆儿而不是离得远一些?
这个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现象里,隐藏着一个很重要的经济逻辑:市场均衡理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定北京南锣鼓巷两侧,平均分布着许多居民,大家都要吃一种水果——橘子。街上只有两个小贩A和B,开始时分别设在街的南、北两头。
买方:
假定橘子质量、价格相同,这时居民买橘子的决策,显然只取决于摊位的距离远近。
进一步拆分,一个消费者为了吃到橘子,成本包括:1.出价;2.鞋底钱”。如果各摊位价格、质量相同,大家就会选择路程最少的方案——即小贩A、B的市场占有率,取决于摊位离每个居民的远近。
卖方:
A、B经营的目的都是扩大市场占有率,赚取更多的收益。北口的A会如何扩大 占有率”?办法显然是有的:往南挪一点。北边的居民仍然会来购买,而在街的正中间的居民都会来北边买;他越往南挪,来买他橘子的人就会越多。
由于市场经济中,每个人的权利是平等的,且人们的决策都是理性的,所以商贩B也会采取类似的行动,你挪一尺,我挪一丈。最终,A、B都挪到了街正中央,重新平分市场。
纳什均衡的力量:
一开始在街两头的市场结构”是不均衡”的,因为那时虽然也是A、B平分市场,但双方都有改变当时处境的动机;而当挪到街中央后,就形成了市场均衡”,这时谁都不具有改变位置的动机——无论是谁,再挪动一点儿,都会失掉一些顾客。这就达到了一种纳什均衡。
市场均衡的概念,从来是一种行为的概念,而不是简单的 总供给=总需求”。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摆摊扎堆的现象——本来势不两立”的竞争者,却偏偏还要挨在一起,只要市场未达成均衡,就会通过各种竞争手段来抢占市场占有率。
二、广告市场的核心驱动力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在线广告模式。我们做竞价广告也是一样,为什么会有第二出价的策略?其核心驱动力也是为实现广告主之前的一种纳什均衡。
企业受利益驱动,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广告流量的竞争中,流量越来越昂贵、创意周期越来越短、同业的创意和落地页快速驱同,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先要将流量尽可能多的吸引过来,只要是奏效的方式,别人用逼得我也必须用、别人换我也得赶紧换。
当然,在线广告的情况要比小贩摆摊儿复杂太多,但当我们认清态势,我们就能大致判断:接下来的广告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想依靠改变摊位距离获得市场占有率的时期早已远去,流量战争是基于大家都在街道中央”摆摊这个事实上的。
也就是说,广告市场的大手正推进着营销的新一轮纳什均衡:买家、卖家信息匹配的均衡游戏。所以,卖家手里的流量不是越多越好,因为没有免费的午餐,流量意味着成本,我们越了解自己产品的买家、手里的消费者数据越多、预判机制越准确,我们的胜算就越大。
再次强调一下,流量真的不是越多越好,今天看起来各品牌在打的流量战,本质上却是信息战。如同你花了很贵的摊位费在夜市卖别墅,流量不匹配,流量越大,你赔得越多;如果你能想办法将自己的价格、质量、服务匹配到最适合的流量群体中,你就赢了。
尴尬的是,流量的初步信息在各大平台手中,品牌还有办法在广告环节去优化个性化匹配的问题吗?
三、摆摊”对广告优化”的启发答案是:有办法,发展后置营销能力。
打个比方,广告主现在比拼的是:去哪儿摆摊好?什么时候去?摆摊儿选哪个摊位?怎么吸引人流?客人来了,话要怎么说?
现实情况是:
大家摆摊儿可选的地方有限,大致客流量和人群质量心里也知道的八九不离十;摆摊儿的好时机大家心知肚明,划分个早市、夜市、周末集市,也就差不多了;选择摊位很重要,但摊位质量和成本成正比,需要考虑自己的利润率、规模、资源配置策略,不是轻易能换的,争取到一个价格合理的位置已经很不错了。我们能下功夫去搞的,就只剩下怎么吸引客流?怎么说话,客人购买率更高?这两件事情了。所以,未来想脱颖而出的企业,投放转化的重点要放在后置的这两个能力上:对创意的反馈速度、对流量的个性化应变速度。
1. 怎么吸引人流?(提升广告创意的反馈速度)客户来了,怎么抓住他们的眼球?如果通过有效的数据可以学习和预测用户的行为,我们就不必揣测或了解用户在每个细节上的心理(更何况人为很难分辨、把握各种营销场景下的不同心理状态),只要给出他们需要的答案即可。
举个简单例子,我是一个卖书的摊主,摊位两边配了2个智能设备,可以判断走过来的客人目光在关注哪些书的标题。那么,一个对盗墓小说感兴趣的用户走过来,我就把盗墓系列用灯光照亮,同时播放盗墓小说的音频宣传片,他关注我的机率肯定会倍增。
放到在线广告上,情况没这么简单,但是逻辑是一样的。作为广告主,我们很难知道某个访客的真正意图,但是访客的转化特征是可以持续学习到的——如果营销人员能通过快速调整创意,去紧跟不同账户下的客户喜好、变化,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做到以量取胜”和以快取胜”的。
创意引流的本质是: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测试工具、AI学习工具、有效阻止营销人员的意淫”,更客观地制作、筛选出好的素材,配合瞬息变化的客户喜好。
2. 客人来了,话要怎么说?(对流量的个性化应变速度)既然你在海量信息里多看了我一眼,我一定要让你知道:你有多需要我。
这几天从一篇讲《地摊经济与新媒体》的文章中,看到一个有趣的词,叫精华前置”。
摆地摊需要精华前置:把销售数据最好的商品摆在两侧,最靠左边的朝左,最靠右边的朝右,中间的朝前,人流不管是从左、右走来,第一时间就能看到最热销的爆款。
广告落地页需要精华前置:一秒钟搞定用户。客户为什么不认真读落地页?为什么一进来就走了?当抱怨落地页的停留时间过短、阅读完成率过低时,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地摊设计的逻辑。主图和大标题是不是特别清晰、表意明确?落地页的卖点和创意,有不停探索新版本吗?你有为点了广告的用户,提供个性落地页内容的能力吗?
四、防止掉进固化优化”的坑最后,不得不说说我们在给客户实践时,常出现一些优化的误区。
要知道,落地页的精华”比地摊的精华”难判断得多、也复杂得多。这就让广告主在不知不觉中、在落地页这个核心环节拉开了致命的差距。这里有2个比较新的优化建议,大家可以一起琢磨一下。
1. 营销素材的勤”能在一定程度上补流量质量的拙”如果我们能做到多换创意、保持营销新鲜度,且善追热点,懂得借力行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因流量质量不精准带来的转化损失。如给不同的人看不同的落地页标题,即使是同一广告点击进来的访客,感受也大不一样。或者,给做出了不同行为的客户弹出不同的挽留弹窗,让优惠的诱惑更有针对性。
但这里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开启了oCPC,你敢轻易换掉落地页的链接吗?不能换落地页,还追个屁热点、改个啥创意,但是,如果有了动态的内容展示能力,我们就可以设置丰富的素材和创意,给不同的用户看不同的版本,从而变相提升流量的质量”。
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们说的这些落地页优化建议,我们策划团队早就知道,能不能给些新的想法?”
之前灵蹊遇到的某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客户,对我们给出的一些落地页优化建议嗤之以鼻。倒不是说用户的这个说法一定错了,很多抽象的用户洞察和结论,咱们营销策划人员大概率都懂。但是这句话外行了,为什么?
落地页的优化一定是基于数据驱动的,上个月的表现不代表下个月的表现,人群A的表现也不能模拟人群B的。我们必须先将数据做可视化处理,让营销策划看懂用户的最新行为特点,再基于这样的洞察,做出可解释的优化方案。
此外,今天如果还只是单纯靠人为操作来优化页面,即使依靠数据分析工具,也很可能是不足的。因为人的反应、操作速度是无法和AI比拟的,你投放的平台在用程序化帮你大量找用户,可你却用不能智能学习和进步的页面接待他们,这中间是有承接断层的。
很多品牌其实已经开始做出尝试,在落地页上做智能优化的文章——通过AI工具帮助营销团队自动做动态内容的匹配,让每个点进来看到落地页的人,都获得最好的体验。
我们还有很多优化的机制在持续探索中,但武器必须持续投入和打磨,才能越用越顺手。大家一起共勉。
作者:Agnes;微信公众号:灵蹊营销笔记
本文由 @Agnes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广告优化行业如何达到顶尖水平
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广告的不断发展,广告优化师这个行业的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广告优化行业如何达到顶尖水平的思考,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今天偶然听到一个观点,一流的优化师在乙方,二流的优化师在媒体,三流的优化师在甲方。
虽然很多人表达了不认同,但客观看这观点,能被人总结出来,并进行一些小范围的传播,定是有其道理的。
它的由来,大概是源于乙方优化师操作的账户多,消耗的预算多,所以水平高也就顺理成章。
我是甲方优化师,说实话,我也认可,优化师的经验都是消耗的钱换来的,乙方优化师花的更多,差距自然是有的。
可若是按这逻辑,甲方优化师这个岗位就该被乙方优胜劣汰掉了,每个公司只要开个户,直接扔给优化公司多好,为何到现在甲方优化师还能占据一席之地呢?
01回答上面问题前,我想了另外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卓越的广告优化师,怎样努力才能达到优化师行业的大师级别?
有个10000小时定律提到过,如果要在一个领域中有所成就,那么得在这方面花上10000小时练习才行。
优化师的练习,不能用时间来衡量;优化师经验的积累,主要在于消耗量级的增加。
如果将10000小时定律,改成10000万元定律,要成为顶尖的优化师,至少得消耗掉一个亿,想必大家对这种提法也不会有太多的意见。
多投放,多烧钱,用钞票换经验;这也是在乙方公司,会相对有多一些优秀的优化师的原因。
当然这个定律肯定不是完美的,毕竟乙方优化师花了大把的钱,水平依旧一般的大有人在。
要找这个观点的漏洞,可以像《刻意练习》的作者对10000小时定律质疑一样;很多人的练习,其实是一种天真的练习;所谓天真的练习,就像很多出租车司机,一辈子开了几万小时汽车,但是他们的驾驶技术,远远没有训练一两年的赛车手水平高。
优化师的消耗也是一样,很多人在工作中,掌握了一些能将转化数据交差的方法,靠着这样的能力持续不断地烧钱,最终也很有可能在原地踏步。
要突破这样的舒适区,也有很多方法,可以进行一些刻意练习来精进自己的优化技术,从而成为一名卓越的广告优化师。
02前面提到,我现在是在甲方公司,从事广告优化工作。即便是那不完美的10000万元定律,也没机会实践。
我这样的状态,大多甲方公司的广告优化师也是这样的情况。
回到开篇的问题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甲方优化师还没有被淘汰掉,这个岗位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只有一个答案,没被淘汰掉的甲方优化师,可以跑出比乙方公司更亮眼的转化数据。
当然,账户转化比乙方的效果好,不完全代表就是水平比乙方优化师高。
就像十个人摆了10盘棋,同时对战一名象棋大师;即便赢了象棋大师,也不代表棋力比象棋大师高。
对于广告主来说,可不管谁的水平高低,他们关注的,是谁可以把账户优化的更好,这是最有实际意义的。
显然,在一个账户上,甲方优化师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能跑出不错的效果;所以目前为止,他们存在还是有价值的。
03乙方优化师,努力让自己优化技术成为行业顶尖水平;甲方优化师,努力让账户投产比成为同行业的顶尖水平。
两个角色追求不一样,目标不一样,日常练习的身份也不一样。
乙方优化师是自己,通过不同的账户,不断地消耗,不断地练习;而甲方优化师的身份,更像是刻意练习过程中的导师,进行练习的,是账户本身。
刻意练习是需要有一位好导师的,他可以设计并制定练习方案,监测和纠正练习时的表现。
我听过很多乙方优化师谈他们的迷茫,觉得自己到了一个瓶颈,没法再突破。自己的技能很快会被更年轻的同事掌握,往上提高的程度没有后来者的大。
这很大程度上,是到了这个阶段后,很难找到更优秀的导师来指导和纠正自己,容易陷入天真的练习或者进步焦虑的陷阱。
相比而言,甲方优化师这边就好的多。
练习的对象是广告账户,它是个机器,练习的过程足够专注,得到数据报告的反馈更加及时,甚至能得到成交的转化反馈;同时,它有一位广告优化师时刻地指导它他们,不断纠正反馈的问题。
从刻意练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机器成功概率会很大。
04那么,如何通过刻意练习,训练出一个优质的账户呢?或者说,这么做才能将账户调整到行业顶尖水平呢?
我依葫芦画瓢,照着刻意练习的几点原则来简单谈谈。
首先找个好导师:
导师的水平至少要比训练者强一些,新账户不必多说,如果优化师接手一个老账户,一番调整后,效果还没调之前好,那么他是没有资格做导师的。
制定明确的目标,专注地投入:
我把制定目标理解为建立各种计划,专注地投入就是让它持续地跑,别时不时地暂停掉。
创建心理表征:
对于账户来说,心理表征可以看作人群特征,准确描绘客户人群画像,会更有效率地提高转化效果;创建心理表征需要专注,反馈,纠正,多从反馈的数据报表中分析和总结,这里可以挖掘出很多信息。
跨越停滞的阶段:
到了一定的阶段,效果很难提高时,可以转换一下思维,用新的方式来提高;同时也可以找出停滞点,重点进行突破。
保持动机:
提到放弃,机器也比人类更容易放弃,只要选择对应的计划,删除即可。
如果有删除计划的念头,想想为什么要删掉这个计划,这个计划遇到的困难点在哪里,有没有办法解决掉?帮机器解决掉删计划的理由,以后计划跑起来才更畅快。
05在广告优化中,类目不同,操作上也会有很大的出入;所以我只聊了一些精进的想法和思路,没有更具体实操步骤。
任凭行业类目千差万别,也无论是要提高优化师技能水平,还是账户表现,这底层逻辑不会变的。
持续不断地进行刻意练习,不管是否能成为行业领先,至少肯定会比前一个周期,有所提高;所谓的优化,就是追求这种越来越好,不断前进的过程。
很多人把广告投放看作一种玄学,事实上,这个行业结果是可以客观衡量的,有竞争,有规模的。
对于推广账户来说,它还有优化师这个导师,对于优化师来说,找到更优秀的导师指导也不难;所以这个行业完全是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来获得成功的。
成就一流的优化师,打造一流的账户,还得靠一流的练习方法。
本文由 @徐德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