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COM跨境电商 CIFCOM跨境电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海百科 »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和实质

2018年的时候,为什么美国敢于掀起和中国的贸易战?#认知

2018年的时候为什么美国敢于掀起和中国的贸易战?

2018年美国为什么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美国虽然金融化,实体行业空心化,但是在美元霸权带领下GDP一路上升到20万亿美元,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达到经济体量的国家。这时候美国的GDP我觉得是没有多少水分的,不像现在GDP都有20万亿了,里面实际的含金量我觉得肯定比2018年的时候低。

而兔子的发展遇到瓶颈,开始往高端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为了保住美国霸主地位,在经济实力有着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美国发起了对兔子的贸易制裁,20万亿对13万亿。在美国眼里这场贸易战怎么看都输不了。为了加快进程,特朗普甚至把能打的牌都打了,但是兔子挺过来了。

疫情的时候全世界只有兔子能够维持秩序,保证工业制品的输出。美国想要买东西就只能找兔子买,这一波让我们得到了几年珍贵的发展时间。同时美国开始走向通货膨胀,为了应对疫情大量的印钞让美国通货膨胀,物价飞速上涨。

2008年的时候宁愿提高房价也要控制物价,保证美国物价平稳。那时候的我们太过弱小,如果不帮美国,美国肯定会毫不犹豫发动贸易战。那时候的我们根本就扛不住这个亏,只能默默吃下。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高端制造业一路高歌猛进,在美国的制裁下兔子的经济仍旧是稳步上涨。现在美国来求我们,我们也不会再帮美国接盘。而美国该出的牌都出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等把美国熬过去,这样代价才是最小最安全的。

美国对华打两场战争:用科技战搞孤立,用贸易战影响中国衣食住行

从英国到日本再到苏联,美国次次获胜,到了中国这里,美国的策略却失灵了;特朗普通过贸易战,已经摸清中国底线,上台后,会对中国发动2场战争中国与英德日苏不同,美国出现误判

美国从偏安一隅的美洲“乡巴佬”,到一路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往往能够针对不同的对手使用不同的战略来对付,并最终笑到了最后。面对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美国务实的采取了“孤立主义”政策,看着英国与欧洲大陆内耗,从当初英国的小弟慢慢壮大成英国抱大腿的对象。面对一心想要与英国争霸的德国,美国选择坐山观虎斗,并在一、二战期间适时选择亲自下场收割胜利果实。

而对于日本这个一心想要跟自己在太平洋争霸的国家,美国政府玩起了养寇自重,一方面利用日本发展海军带来的威胁,说服了国会支持美国的造舰竞赛,另一方面又向日本出口大量战略物资,助长了日本侵华的野心。等到日本在军国主义道路上无法回头的时候,美国就凭借国力优势彻底打垮日本,将其变成了自己在印太地区的一个军事据点。

至于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美国则将其拖入了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让苏联在经济远不如美国的情况下,常年维持比美国还高的军费投入。工业与经济模式畸形的苏联,又丢失了舆论高地,最终被美国不废一枪一弹就解决了。

而在面对中国的时候,美国却一度陷入了战略混乱。虽然美国很早之前就将中国视为了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对手,但那时候美国的头号对手是苏联,因此在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后,美国选择了“联华抗苏”。为了拉拢中国,西方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对中国的技术转让与投资,的的确确让中国获得了不少实惠。

等到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当时唯一的超级大国,整个国家都处于自信心最高涨的状态,再加之那时候中美国力差距的确非常大,美国只需要往台海派出2艘航母,就能够带来巨大威慑力了。因此冷战结束后的美国虽然对中国有防范,但是却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塑造或者改变中国”,将中国变成一个对西方无害、向西方提供廉价生活商品的下游制造基地。

而9·11事件的爆发,更是让美国卷入了一场长达20年的反恐战争,让美国没有在中美国力差距最悬殊的时期对中国出手。而美国低估了中国的发展速度,更忽略了美国在战略方面“船大难掉头”的弊端,等到美国想要从伊拉克、阿富汗抽身,到完成抽身这段时间,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

在经贸方面,中国商品几乎深入到美国的方方面面,美国对中国的依赖达到历史最高。

在军事方面,上世纪90年代先进战机需要进口、造驱逐舰需要引进西方设备的中国,到了特朗普上台的时候,已经能够研发隐身战斗机、万吨级驱逐舰以及航空母舰了。

科技方面,中国虽然在许多领域都需要补课,但是在新兴技术领域却表现出丝毫不逊色于西方的技术实力,健全产业链带来的成本,又让西方在绿色能源、5G等方面见识到了中国技术的威力,以至于标榜自由贸易的西方,开始针对中国的光伏产品、5G、电动汽车制造贸易壁垒了。

2016年可以算是一个分水岭,菲律宾挑起的所谓“南海仲裁”,让美国突然发现,自己无往不利的航母舰队,已经对中国失去了威慑力,中国已经开始构建反航母作战体系了。所以特朗普上台后,针对中国的战略布局就开始了,美国认为“塑造或者改变中国”的努力已经失败了,中国不受西方的任何威逼利诱,中国虽然无意争霸,但也不会在关乎国家利益的方面让步,中国要崛起、要发展高端产业、要为14亿国民谋福,中国不会当美国的附庸,更不会接受美国的剥削。

为遏制中国,特朗普发动两场战争

于是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发动了对中国的贸易战以及科技战,特朗普对中国价值3000多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并下令对华为、tikotiko实施制裁。拜登虽然是特朗普的政治对手,但是在他上任后,也延续了特朗普的贸易战以及科技战,甚至还进一步发扬光大了,继续在半导体、电动汽车领域对中国出重拳。

在科技战领域,美国已经丝毫不加以掩饰孤立中国的想法,拉拢日韩荷组建所谓的“芯片联盟”,一边切断对中国的高性能芯片供应,一边向中国倾销阉割版的低性能芯片。为了限制中国半导体的发展,美国又向荷兰施压,逼迫荷兰放弃向中国出口部分型号的光刻机。最近美国又拉着一些发达国家,就6G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发展达成共同原则,将中国直接排除在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过去西方对中国保持领先,归根结底是科技领先,而现在中国在科技方面赶了上来,又拥有西方所不具备的人力资源、产业链优势以及社会动员能力。如果要比产业链优势、社会动员能力以及人力资源,那西方肯定比不了中国,既然这样就只能在自己的传统领域发挥优势了,人为设置科技壁垒,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交流切断,重新建立起西方的科技优势。

只要重新掌握了科技优势,美国就有了更先进的武器,就会重新掌握对中国的战略优势了。现在美国政府喊着“无意与中国爆发冲突”,无非就是自己现在的科技不占优势,美国没有打赢的信心,就只能先用缓兵之计了,1996年台海危机的时候,美国可从未说什么“无意与中国爆发冲突”。

至于中美贸易战,大部分人都以为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是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为中美脱钩奠定基础。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特朗普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最近,据福布斯报道,2023年,美国对华进口总额达到2012年以来最低,只有4272.4亿美元,而美国对中国出口额则达到了1478亿美元,是有史以来的第三高纪录。

也就是说,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有效降低了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额,但是并未显著影响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额。而美国贸易战的目标,并不是完全中断对中国商品的进口,这是不切实际也没必要的做法,美国想要的是摆脱对中国的依赖,防止将来跟中国关系恶化的时候,不会被中国卡脖子,导致美国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

根据美国官方的统计,美国社会对中国需求量最大的商品,是手机、电脑以及相关配件,2023年从中国的进口额为937.6亿美元。中国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大量熟练工人以及完整的产业链,能够在保证制造成本的基础上,达到很高的良品率。生产手机与电脑,对那些拥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国家来说,并不存在多大的技术难度,难的是像中国那样保证稳定且充足的产量、物美价廉的同时质量达标。

这几年美国加大了在越南、印度的投资,为的就是让这两个国家能够代替中国的产能,逐步取代中国的电子产品。比如去年苹果15手机在印度工厂的产量占整个苹果公司的8%左右,虽然仍远不及中国,但印度工厂的产量与产品良品率逐年提高是不正当事实,未来可能将负责生产35%左右的苹果手机,中国的产能被大大分摊。

相比起2018年,美国在2023年对中国手机、电脑产品的进口金额已经缩水了23%,未来还会进一步缩水。

中国依赖美国五大商品,影响衣食住行

而美国贸易战的另一个隐藏目的,那就是影响中国的衣食住行。相比起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商品替代起来的难度则更大一些,这其实也是特朗普敢发动贸易战的原因之一。2023年,美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主要围绕五大类:石油与天然气这样的能源、粮食、民用飞机以及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疫苗血浆等医用品。

而这五大类商品,正是与人民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商品,中国作为14亿人口大国,对这些商品的需求量非常大,美国根本不需要担心这些商品卖不出去。

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例,中国虽然能够从俄罗斯、中东那里获得这些能源,但美国发达的海运业,相比起俄罗斯的管道、中东错综复杂的局势,让美国能源出口更稳定,能够源源不断到达中国沿海港口。2023年,中国成为了美国第二大石油市场,进口总额达到131.1亿美元。石油不仅是一种能源,还能够用来提炼化学纤维,纺织出各种衣物。并且石油还被用于生产沥青和聚氨酯泡沫等材料,是建筑业不可或缺的物资。

此外,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但现在国家追求的不仅是让百姓吃饱,还要吃好,因此许多副食品都需要进口,尤其是大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制品消费国,每年的大豆产量为2000多万吨,每年仍需进口9000多万吨大豆填补缺口,而美国恰好是大豆出口国,美国的大豆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出油率高,连俄罗斯这样的产粮大国都比不了。因此自2018年以来,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上升了386%。

至于民用飞机、汽车以及零部件,那也是美国的传统强项。虽然中国的C919客机已经投入商业运营,但是其产量短时间内无法满足中国航空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中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还需要购买波音客机。

特朗普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在降低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同时,也试探出了中国对美国商品的依赖程度,中国对美国依赖最大的并不是半导体等高科技产物,而是与中国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商品,在半导体领域中国不怕美国搞封锁,这样反而能激发中国科研人员的攻关动力。但是大豆、能源这些需求量极大的商品,中国必须跟美国做生意,这也让特朗普看到贸易战的胜算。

所以特朗普现在忙着竞选的时候,就敢于放出要对中国全部商品加征60%关税的消息,因为他认为自己摸清了中国在贸易战的底线,中国不怕科技封锁,但是14亿人民生活相关的商品,中国却不能少买,当特朗普发现可以用贸易战影响中国衣食住行的时候,就坚定了他继续跟中国打贸易战的决心。

2001年中国加入WTO,美国国会犹豫不决,为何克林顿却力挺中国?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01年,中国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这条走了十五年的入世之路,中国经历的艰辛可想而知,中方在自身努力下得到圆满结局。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这条路上,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支持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在美国国会内部,并非所有政客都像美国总统克林顿一样,支持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

美国总统为何与美国国会有着截然相反的选择?

身为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力挺中国,又是做了怎样的考量?

中国入世之路

1998年克林顿访华,在上海某次会议上便表示,中国要不了多久就会加入WTO,即世界贸易组织。

这无疑表明了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事上的立场,这倒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二十一世纪之前,我国人民的愿望,为此,我国更是努力十五年之久。

1986年,中国驻日内瓦大使向GATT提交申请——恢复中国缔约国地位。

GATT即世贸组织前身,由23个国家发起而成立,中国为其中之一,但后来由于些许原因中国退出,此次申请算是重新加入。

不过,重新加入并非易事,首先便需要重新审议中国加入条件是否达到要求。

1992年中国工作组完成经贸体制审议这项工作,但签署世贸协定在两年后才完成,中国入世工作组谈判,更是由于WTO替代GATT等事件一再拖延。

1995年底,中国“入世”谈判正式开始,这时距离中国提交申请书,已经过去了近十年时间,反观印度,在世界贸易组织刚成立,便被批准进入,而我国却还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外”徘徊。

且,中国“入世”最困难部分才刚开始,中国还需要同各成员国进行谈判,达成相应贸易协定、且彼此给予“最惠国待遇”。

1997年,中国经历长期谈判,终于和斯洛伐克、印度尼西亚等国,签署入世双边协议。

中国入世的进程,已经“半只脚”踏进世界贸易组织,之所以说“半只脚”,是后面还有更难谈判的经济组织和成员国——欧盟和美国。

1998年,中国为表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诚意”,主动降低中国关税,并就此提供一套方案,世贸组织成员国自然表示欢迎。

中国降低关税,意味着世贸组织成员国,可以用较低价格,将商品送进中国市场,有利于他们对中国出口商品,占领中国市场。

此时,欧盟和美国仍未同中国谈拢,中国要不要入世,答案是肯定的,那为何欧盟和美国仍未“松口”?

虽然详细原因我们无从知晓,但由另一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些许端倪。

中国与欧、美国谈判中,因各种“谈不拢”,中、欧各代表团,分别换了四个团长,美国换的最多,足有五位首席谈判官。

显然是欧盟同美国刚开始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致使双方谈不到一起,耗时当然更久。

在同所有中国谈判的国家中,又以美国的谈判最为艰难,这样讲,乍一看是自相矛盾的。

因为我们说过,美国总统克林顿是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既然美国总统都支持中国“入世”,为何还会说中国同美国的谈判最为艰难?

难道是美国总统心口不一,表面支持中国“入世”,却在暗地里“使绊子”?

克林顿支持中国入世

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历时十五载春秋,美国究竟是怎样的态度?克林顿又有怎样的打算?

克林顿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此,克林顿还让美国商务部长戴利和白宫办公厅主任成立专门团队,游说那些不同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国会议员。

担心中国主动放弃入世,克林顿甚至在1999年2月派财政部部长萨默斯率团到北京正式谈判。

1999年4月,朱镕基总理到达洛杉矶,中美成功签署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美方承诺坚持支持中国加入WTO。

当然,克林顿这样做,是希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可以借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限制中国,让中国市场更为开放。

在上海圆桌会议上,克林顿曾说过一句话——北京必须首先进一步开放市场。

开放的市场意味着外国资本更容易进入中国,好处是刺激中国经济,助力中国经济发展建设。

但弊端也明显,一旦控制不好,“市场开放尺度”,就会让外国资本占领中国市场,进而控制中国市场,这大概是克林顿想要的,一个国家的市场若被外资把持,必定会受制于人。

2000年8月,韩国三星集团对外宣布,某美国财团将注资三个现代集团旗下金融部门,且持股量超过现代集团,这意味着现代集团会受到美国人的控制。

又如韩国半导体,据传其背后大股东也是美国人,这也是韩国不得不配合美国打“芯片战”的原因。

另外,克林顿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看上了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的潜力是毋庸置疑的,哪怕当时我们处在二十世纪末,但我们有着十二亿人口,那时的美国总人口还不及中国的四分之一。

巨大的人口,让世界各国眼馋中国市场,美国当然不例外。

除此外,美国还能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将部分生产技术交给中国,借用中国低廉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美国作为当时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人民的生活自然优渥,而优渥的生活需要高价格的劳动力支撑,过高的劳动力会影响美国企业获取丰厚的利润。

这时如果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让中国成为美国“代工厂”,便可用远低于美国劳动力的价格生产,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为美国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

虽然这一过程会影响部分美国民众就业,但,克林顿支持中国加入世贸仍是明智的举动,因为克林顿在任期间的举措,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失业率更是二战后最低水平。

克林顿执政期间发展经济,且极为重视经济,他在总统大选时就表达过经济最重要的想法,更是将“中国入世”作为执政最后一年头等大事。

但或是由于2000年是克林顿任期内最后一年,声势有所下降,所以,在美国国会内部,有部分美国国会议员,反对总统克林顿的意见,他们不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重重阻碍,入世成功

中国加入WTO,为何美国总统支持,国会议员却反对?

本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克林顿若是同意,克林顿政府直接与中国达成协定即可,属于“行政协定”,无需通过美国国会投票批准,这是美国宪法赋予总统克林顿的权力,美国国会更干预不到世界贸易组织。

但是,GATT明文规定,贸易组织内各成员国,需要赋予彼此“最惠国待遇”,如若不然,这个国家将不能实行相关贸易组织内的权力和义务。

美国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将中国列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即,不赋予中国“最惠国待遇”,总统虽可以提出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但也就一年时间,来年还需再次审定,是否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

通俗来讲,国会虽然不能直接干预中国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是,美国国会可以控制是否给中国“最惠国待遇”,拿不到“最惠国待遇”,那中国就不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曾实行过计划经济,当时实行计划经济,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前,经历了长期战乱,一切百废待兴,我们本应沉下心来发展建设,但中国因周边局势动荡,又打了中印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使得本就不富裕的中国“雪上加霜”。

加上当时部分国家不承认中国共产党刚建立的政权,在国际贸易、交流上,我们也被限制,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实行计划经济,集中力量建设刚需产业,在国家计划性干涉下发展。

当然,计划经济也有弊端,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缺乏竞争,甚至形成资源浪费,所以,后来邓小平上台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发展市场经济,但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一定不同。

这就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增加了难度,部分美西方国家的政客可以借中国的经济制度,在中国“入世”一事上“卡脖子”。

中国加入世贸,看似是双赢局面,但对于美国国会来说,也有一定弊端。

美国国会议员身后站着美国各种工会,美国工会又是从工人角度出发,维护美国工人利益的,否则工人会举行罢工。

到时候就有国会议员“头疼”了,毕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美国必定有部分工厂搬去中国,如此,会有部分美国工人面临失业。

还有一部分国会议员,或是本身反对全球化,而组织同中国进行合作,亦或是出于“要挟”中国的目的,不同意永远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

因为只要国会不给予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那中国是否拥有美国“最惠国待遇”便需要美国国会年年投票,如此,趁机可“要挟中国”,在中国台湾问题上做文章,或者达成其他利美不利中的不公平协定。

最后一部分反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便比较复杂,有反华的,有反共的,还有宗教、环保等等,目的还是为难中国。

当然,有美国团体反对,便有支持,除了克林顿政府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美国企业界,多支持此事。

据说,为了永久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美国企业界还成立千万美元专项基金,游说美国国会,而后让美国专家之类的雇员,动员国会议员投赞成票。

为此,甚至有美国大企业家“威胁”国会议员,若投反对票,以后企业界将不再对其提供支持。

虽然美国企业家出于利益考量,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不得不说,这也是对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利因素。

如今,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多年,不仅中国获益良多,中国也将其自身发展的红利带给了世贸组织各成员国,期望未来中国同世界各国在世贸组织中达成更多合作,彼此互信、互进!

参考文献:

《美资控制韩国现代集团金融部门》——中国新闻网

《“入世”二十年,中国与世界是典型的双赢》——央视网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程》——《光明日报》——作者:范黎波

《美国国会,何时为中国入世“签证”》 —— 《国际展望》 2000年第8期——作者 :任维维

《克林顿重申一个中国立场并表示支持中国尽快加入世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十五年的壮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回顾》——《瞭望》——作者:车玉明

《加入世贸的决心不能动摇》——《开放潮》——作者: 思宁

《未达成协议__并非已失败——评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瞭望新闻周刊》——李长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CIFCOM跨境电商 »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和实质

相关文章

CIFCOM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