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COM跨境电商 CIFCOM跨境电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海百科 »

GFC仓新界

又一老牌网红护肤品牌破产,三次易主美妆巨头也救不活它

虽然几度易手,但英国连锁护肤品牌The Body Shop(美体小铺)还是难逃破产重组的命运。

日前,The Body Shop宣布在美国及加拿大申请破产,目前该品牌已关闭在美国的50家门店,加拿大的105家门店已关闭33家。

虽然The Body Shop声称此次破产程序不会影响全球网络,但法国门店已受到波及:59个销售点和7个加盟店的供应已经暂停,网站也已进入“维护中”。

更早前的今年2月,The Body Shop则宣布其英国公司因“资金困难被迫进入破产程序”,并预计英国的200家门店和超2000名员工将受到影响。随后,德国分公司也提交了破产申请。

记者采访了解到,The Body Shop 目前在中国内地没有线下店铺,仅有在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开设了零售店。而线上目前仅设天猫海外旗舰店,客服称目前中国的销售仍然正常运营,店内销售货品直接从香港GFC仓发货。

The Body Shop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由环境和动物权利活动家Anita Roddick创立于英国布莱顿,旗下产品约有一半属于“纯素美妆”。所谓的“纯素美妆”是指在对美的追求中不伤害动物、鼓励环保与“无残忍”。1989年,The Body Shop 成为首个开展反对化妆品动物实验运动的美妆零售商。

价格平易近人,理念又足够先锋,彼时The Body Shop受到一众明星、潮人的追捧,由此也带动了大众消费,品牌曾连续数年销售增长率超过50%,从一间镇上小店铺成长为护肤产品的零售商,业务遍布89个国家,店铺超过4000间。

2006年,国际美妆巨头欧莱雅以9.4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The Body Shop,但大集团并未对这个特立独行的品牌产生背书效应,加入欧莱雅集团后的The Body Shop一直保持独立运营。时任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ean-Paul Agon就曾表示,收购后,这一品牌与集团之间并没有成功融合。

2017年,The Body Shop再次“转会”,巴西最大美妆产品生产商Natura&Co以10亿欧元从欧莱雅手中收购了它。

收购完成后,Natura&Co对The Body Shop的发展制定相关策略,重新推出化妆品系列。但巴西美妆巨头也没能扭转The Body Shop的销售颓势。去年11月, Natura&Co集团发布财报,涉及The Body Shop的数据是,2023年前9个月,该品牌净收入同比下滑14.6%,其中,第三季度的净收入同比下滑15%。

就在财报公布的一天后,The Body Shop以2.07亿英镑的价格被德国私募机构Aurelius Group收购。相比早前的购入价格,Natura&Co此次可谓是“割肉”抛售,亏得血本无归。

而最新的消息是,因为没有美妆运营的经验,收购3个月后,目前Aurelius Group正在为The Body Shop寻找新的买家。

分析人士认为,The Body Shop早期的走红是因为吃到了环保意识崛起的红利,但进入新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这一赛道,而The body shop的产品并未有更多的更新和转型,从而显得“落伍”。

在中国市场,The body shop曾经也红过,旗下的生姜洗发水、茶树油精华、英伦玫瑰沐浴露一度受到国内消费者的追捧,是代购清单上的必卖之物,可算是老一代的网红品牌。

但正规的销售渠道,The body shop却一直未进入。原因是由于坚持无动物测试,这个品牌始终无法通过国内化妆品相关法规,达到符合开店销售的标准。2014年3月,The Body Shop撤离了中国市场仅有的两个机场专柜。此后中国消费者购买The Body Shop的渠道大都是通过海外代购。这或许也是当时欧莱雅下决心将其抛售的一个原因。近十年的中国美容市场迅速崛起,而缺席这个巨大市场也让The Body Shop进一步错失了发展机会。

虽然2021年国家药监局制定发布的《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显示,从当年5月1日起,进口普通化妆品免除动物测试。这意味着纯素化妆品迎来其发展契机,但对于The body shop来说,此一时彼一时,离开了欧莱雅这样的大集团,其在中国市场的运营之路并不好走,而近两年来,这一赛道也崛起了国内外不少新兴品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更大。

菜鸟国际供应链总经理赵剑:进博会带来中国数字物流服务全球商家的新机遇

图说:物流产业核心战略布局之一就是全球化 采访对象供图

  11月7日,“消费新体验,消费好服务”为主题的菜鸟进博会媒体沟通会在上海举行。菜鸟国际供应链总经理赵剑接受媒体采访。赵剑表示,参加进博会让我们看到,随着海外商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兴趣越来越浓,他们对于长期稳定的国际供应链需求也越强烈。

  据介绍,作为一家全球化物流产业互联网公司,菜鸟的核心战略布局之一就是全球化。截至目前,菜鸟跨境包裹网络日均包裹量已接近500万个,在全世界已经建设六大核心物流枢纽,包括上百万米的保税仓和海外仓,触达全球各地的空运、陆运以及海运,每周使用包机超80架次。

  赵剑称,菜鸟国际业务的本质就是做整个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希望用数字化物流支撑和带动全球跨境电商的发展,为全球商家提供稳定、高效的物流供应链服务。

  作为中国独创的模式,跨境电商的一大创新点正是传统清关单模式的数字化。以前消费者买从海外直邮买东西可能要线下报税,一两个月收不到货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今,菜鸟的数字清关技术已经应用于国内各大口岸,一件海外直邮的商品从菜鸟GFC仓发货到国内送货上门,也就一周左右的时间。

  更值得一提的是,菜鸟数字关务技术已经成功出海。在东南亚,菜鸟为当地海关打通了数字清关通道,可以对订单、支付、物流等原始数据自动采集,形成线上化的报关数据。在商品离开中国前,Lazada商家就可以把申报资料上传系统,在商品抵达关口前可以完成大部分报关工作;在东欧,菜鸟联合匈牙利海关及合作伙伴搭建数字化通关系统,仅0.36秒就可完成一个包裹的清关。

  赵剑还认为,中国产业带的蓬勃发展是物流和跨境电商必须抓住的一大风口。中国产业带的强劲发展是出口是最大的根基之一。此外,今天的中国消费者并不仅仅是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更加年轻、追求个性化的95后、00后也快速拥抱跨境电商,对于小众、高颜值还兼顾性价比的海外好货更有所青睐。而高效的跨境物流体验是他们的共同诉求。

  对此,菜鸟已经开通保税仓智能分仓服务。比如,对于商家来说,通过海运的方式提前备货在保税仓,成本优势明显,价格远低于空运直邮。对消费者,菜鸟保税仓智能分仓系统,根据商品在不同大区的销量预测,提前对货品进行不同仓之间的调拨,大区内用户网购的商品从离其最近的仓库发货,平均节约三分之二的运距,物流时效从之前的平均3-5日到次日达甚至当日达。

  “我们参展本届进博会,是顺应中国新格局‘双循环’发展,通过展现我们的国际物流的能力来服务全球商家;同时,作为中国智慧物流企业,相信我们有能力参与到这场全球化的大趋势中,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数字化进程,让跨境商家一键发全球。”赵剑告诉记者。

  新民晚报记者 金志刚

菜鸟的全球供应链长什么样?

我第一次听张勇(阿里巴巴CEO)提到全球供应链是去年5月份在悉尼的一次面对面采访,当时阿里正努力将澳洲本土品牌引入中国,通过GFC模式(全球订单履约中心)让品牌商一点点试,发掘跨境爆款商品。

张勇当时说,阿里要参与到全球供应链网络的建设中,整合供给端,用数字化方式把全球的货带到中国。

那时候天猫已经在实施“大进口”战略,就是把物流体系搭建好,不管是以大贸(一般贸易进口)、跨境直邮,还是保税模式,先把货统统运到中国的仓,再根据品牌商的实际需求分发到不同的销售渠道。

菜鸟全球供应链就在搭建这样的物流体系。前一阵菜鸟在天津的仓实现了合单发货,跨境的货与大贸的货放进一个包裹里出库。这种做法融通多种贸易方式,实现库存合一,甚至多个销售店铺合一,节省了物流成本。

海关的配合创新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通关效率是跨境电商的咽喉。为了提升全球通关效率,菜鸟在比利时、吉隆坡、迪拜这些地方建eHub枢纽,利用数字技术更快通关。

图中矩形圈出的是比利时、荷兰这些物流最发达的欧洲国家

像比利时、荷兰这些低地国家就是欧盟物流热力图中最红的一块区域,这与它们的通关政策、干线运输能力、空港优势和地理位置有关。在比利时通关后,中国出口的货物就能在欧盟内自由流通,而欧盟出口中国的商品也能在此集结。

澳洲之行半年后,天猫就在进口博览会上宣布了未来2000亿元的进口目标,该项目的总负责人刘鹏说,这个目标在内部是经过仔细测算评估的。菜鸟当时正抓紧为这个目标铺路,为境外商家做更精细化的供应链管理。

其大体思路是更往上游介入商家供应链,以前是到港接货,入库保税仓,现在是直接去对方产地取货,便于保障干线运输链路的稳定,目的是降本提效,优化进口链路。阿里巴巴最新财报披露,截至今年3月份,这套跨境进口物流模式已经覆盖了天猫国际90%的包裹量。

今年4月,菜鸟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菜鸟全球供应链服务将直接到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134个港口提货,从原产地开始帮助海外商品直达中国。目前已经有400多个国际品牌使用了这项服务,平均成本节约了10%,平均时效提升了5-10天。

在上周的菜鸟智慧物流峰会,菜鸟网络总裁万霖重申了公司的战略方向为“一横两纵”,一横是技术投入,升级行业数字化,两纵分别是新零售供应链与全球化,可以说都涉及到了供应链的深度。万霖以前在亚马逊就是做供应链出身。

物流为什么要去掌握供应链?与传统电商一样,跨境B2C也符合规模效应。在进口B2C起步阶段,奶粉、纸尿裤一度成为跨境电商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个品类属于刚需,需求集中,网易考拉、天猫国际这些平台只要把海外货源集中在自己手上,在供给端也规模化,就能产生爆款,而且这些属于标品,SKU少,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

罗兰贝格对中国B2C进口趋势的分析

但进口的个性化趋势增加了这套模式的操作难度。罗兰贝格的研究报告分析,跨境B2C的品类结构经历了明显的变化,母婴、保健品的份额占比在下降,家居用品、美妆护理的占比明显提升,表现出用户年轻化、商品小众化特征,且美日韩这些传统货源国的占比预计将从2018年的59%降至2109年的53%,其他货源国的比例将抬升。

这意味着,需求端是松散的,供给端是分散的,商家对保税仓备货的预判难度也增加了。在需求端变化下,海外商家再像以前那样把货交给各种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空运或海运进入中国保税仓,头程+国际干线这段物流的可控性和规模效应变弱了。

菜鸟把自己介入这条链路的时间节点提前到源头采购,是对供给端的整合,发挥集约效应。不管是保税仓进口模式,还是境外GFC仓直邮模式,菜鸟希望海外商家把货入到自己的仓,这一点和亚马逊FBA物流思路类似。菜鸟不仅可以在这项服务中赚到佣金,还能整合资源,为商家提供优化路线,降低商家的物流成本。对消费者来说也意味着更稳定的物流时效和更优质的物流体验。

菜鸟背后的一个天然优势是对商品的理解,阿里布局跨境物流,是紧紧跟着商流走的,商流大数据是优化跨境物流的重要依据。东航快递总经理王云峰说,东航物流在转型,要碰货。以前运了很多货,实际上对这些货是不了解的,不知道货的背景,运输的痛点、客户的需求在哪里,做物流需要引入一定的商流。

GFC仓直邮+保税仓+一般贸易,菜鸟全球供应链可以描叙成:在战略上一盘货、在实操上给予分层服务。用户消费的是商品本身,不管它是怎么入境的,都是商家的一盘货,但不同商家、同一商家旗下不同SKU又有差异化的需求。

对于那些在欧美家喻户晓、但在国人眼里还没普及的潜在爆款及长尾商品,逆向物流(退货)需求增加,商家需要更灵活的通路。菜鸟GFC仓是与货源地物流合作方共建或租用,品牌商可以直接从工厂发货入仓,商品快进快出,卖得好的可转为保税模式,把货前置到中国口岸的保税仓储备,甚至转为一般贸易进口。卖的不好的就及时出库撤回。

菜鸟仓分拨机器人

此外,菜鸟的全球供应链在国内也和新零售产生关联。它搭建的国内物流体系除了能让商家在线上销售,借助于零售通覆盖的百万小店以及大润发等大型商超,这些货同样能进入这些线下实体店,实现一盘货。减少货的流动次数,降低物流成本。

菜鸟向上游介入,变多级分销商发货为菜鸟仓发货、线下门店发货,重构数字供应链。其实质是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的一环,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升级。

【同名公众号:一千二百字(word1200),最简洁的文字聊聊互联网逻辑与公司财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CIFCOM跨境电商 » GFC仓新界

相关文章

CIFCOM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