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COM跨境电商 CIFCOM跨境电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海百科 »

facebook的成功之道

腾讯做的非常漂亮,它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不请自来!

你好,我是冷哥——《华盛顿邮报》简述 [五角大楼文件] 泄密事件

观赏这出影片前建议要养足精神或预习剧情内容,因为剧中有大量的人名(甚至有两个人同名)、有角色间口若悬河的辩论,还有什少听闻的「五角大楼文件」泄密事件,只要一恍神,就会不清楚谁在做什么又为什么这么做…跟我坐同一排的观众,有的梦周公、有的不停讨论或聊天、有的则干脆走人。

开场除了美军在越南激烈对战一幕外,有二十多分钟我的头脑也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但随着揭密事件的发展越白热化,就自然而然把重要人事物给连结一起了,佩服导演史蒂芬·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 与编剧群的功力。不过,片中有一些支线和细节我还是花了许多时间查资料才理解,若对此段历史毫无概念,这会是一部不易消化但还是会有共鸣的影片。

剧情包含「捍卫新闻自由」和「女性觉醒」两大主轴,在思考报刊新闻业的社会道义之际,也同时为《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凯瑟琳·葛兰姆 Katharine Graham 的筚路蓝缕与坚定魄力而动容。

梅莉·史翠普以说话时思索良久欲言又止、眼光游移、走路时还不小心撞倒椅子等动作来塑造这个行事低调、态度拘谨没有自信的葛兰姆夫人,不但与俐落干练的外表形成反差,也为后段力排反对者异议形塑出惊人的张力,那段在公司董事前铿锵有力的媒体责任宣言十足震撼。

汤姆·汉克斯饰演一呼百诺的《华盛顿邮报》主编,举手投足尽显职场大男人姿态,整个人神采飞扬、精明又油滑,翘脚于椅子上桌上的招牌动作真传神,与梅莉·史翠普的对手戏更是精彩非凡。

剧中的幽默点竟集中于消遣尼克森总统上,如餐后时刻的笑话、窗边讲电话的黑影与在「水门综合大厦 Watergate complex 」安装窃听器的三、四个人影,都影射出尼克森总统令人非议的人格特质,可见史蒂芬·史匹柏和编剧对他很感冒啦~

E 化产品日新月异的现代,观看 1970 年代的报纸印刷过程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那奋力敲击出的一个个铅字,经过修稿润饰所成的一篇篇文章被大量印刷出来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当年报社记者的敏锐度、组织和写作能力真是让人望尘莫及啊!

像《真相急先锋Truth 》、《惊爆焦点Spotlight 》和《华盛顿邮报 The Post 》这样的电影都是在说明一件事:媒体工作者有挖掘事实与真相的义务,民众有知的权利。大法官所说的「新闻媒体要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政府」,此句话应该可以成为媒体人相互砥砺的座右铭了。唯有用心监督政府,追究其错误政策并导正,才是国家、人民的双赢。

【历史探照灯:越战与「五角大楼文件」】

美苏冷战期间(大约于 1947 年 --1991 年),两国在政治、军事、外交、太空科学…方面相互对抗与竞争,《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 》里的「太空竞赛 Space Race 」背景是其中之一,而「越南战争」( 1955 年到 1975 年)也成了双方角力的战场,美国支援南越,苏联协助北越与共产党。

1954 年,美国艾森豪总统对南越展开援助,有数百名军事顾问进驻。1961 年,约翰·甘迺迪政府派遣百名美军特种部队进入南越(训练与指挥南越军人打仗,美军尚未开打)。1963 年林登·詹森就职后将参战的层级扩大,派遣到越南的美军已增加到数万多名。在詹森政府时期美军正式介入越战,美国境内也展开了「反战运动」。

1967 年 6 月,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 Robert McNamara 启动「美国在越南的政治军事研究计划」,经过大约两年收集和整理,产出 47 卷共7000 多页的《美国-越南关系, 1945-1967 :国防部的研究》文本,简称为「五角大楼文件 The Pentagon Papers 」,内容涉及美国政府对国会和民众刻意隐瞒越战真实情况的机密。(报告有15个副本,为美国军方提供情报分析的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拥有两份)

1969 年尼克森执政,延续前朝政策让美军赴越南打仗。1971 年,此份「五角大楼文件」遭泄漏而曝光,因内容攸关越战黑幕引发举国哗然,亦掀起一波波反战浪潮,美军于 1973 年撤出越南战场。

据统计,美军参与越战期间共派遣三百万士兵,死亡人数 5.8 万名,受伤人数30 万人,战后多人有创伤症候群 PTSD ,还有因「枯叶剂」而罹癌的、自杀的、不被社会接纳的…此外,扶植南越吴廷琰、阮文绍政府与军事的开销直达2500 亿美金,付出的成本巨大,而换来的是惨烈的结果。

◎〈电影由下面这一段破题〉

「五角大楼文件」泄密者是深入越南战场做军情观察与记录的研究员丹尼尔·艾尔斯伯格 Daniel Ellsberg (「兰德公司」雇员,1965年就到越南考察,1967年成为国防部越战研究专题成员)。他在飞机上向国防部长 Robert McNamara (布鲁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 )报告美国在越南的战争陷入胶着,不似表象那般气势如虹,但同意他论点的 McNamara 转眼就在美国媒体前公然说谎,让他义愤填膺。

时至今日,美国参与越战,一成是为了南越同胞,二成是为了对抗共产主义,七成则是为了逃避战败羞耻保住美国政府颜面。官员隐蔽越战现状等同让美国青年继续上越南作战(和送命),而这样的决策也等同让全国民众一起承担政府输不起的懦弱行为。

Daniel (马修·瑞斯 Matthew Rhys )离开兰德公司前决定拿出「五角大楼文件」复印留存。他在 1971 年将此机密资料交给《纽约时报》主写越战专栏的尼尔·希汉 Neil Sheehan (贾斯汀·斯温 Justin Swain )报导。

电影在这段影印场景中让 Daniel 口述这份文件的重点,包含杜鲁门总统(1945 年 --1953 年,1945 年是「五角大楼文件」研究的起始年)、艾森豪总统( 1953 年 -- 1961 年)、甘迺迪总统( 1961 年 --1963 年)和詹森总统( 1963 年 --1969 年,研究到 1967 年)在内,四位总统在民众面前所宣扬的和平理念原来都是充满欺骗的话术,暗地里则积极推动在越南的战争,其中三位总统还违反 1954 年订定的《日内瓦协定》。

在《纽约时报》总亚伯·罗森塔尔 Abe Rosenthal (麦可·斯图巴Michael Stuhlbarg )的主导下,历经三个月的审查和整理才让此机密登上报纸头版。

【 Run it. 印刷吧!】

《纽约时报》一刊出此劲爆消息果然引来各方关注,《华盛顿邮报》班·布莱德利 Ben Bradlee (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对于《纽约时报》能抢得先机揭露此密件捶胸顿足,这一回竞争,《纽约时报》实在赢太多了。

不久,《纽约时报》被法庭下了不得再刊出「五角大楼文件」的禁制令,《华盛顿邮报》副班·巴格迪基 Ben Bagdikian (鲍勃·奥登科克 Bob Odenkirk )直觉泄漏政府机密的是兰德公司旧识 Daniel ,在他锲而不舍寻找中,终于和 Daniel 取得联系,也取得继《纽约时报》后继续发表「五角大楼文件」的主导权。

《华盛顿邮报》群磨刀霍霍赶在十个小时内要出版,但报社律师与多名公司董事提议不要刊登,免得引来公司倒闭员工失业的灾难。Ben Bradlee 义正严词「捍卫新闻出版自主权的唯一方式就是出版」,若畏惧政府就会让政府牵着走,再也别想出版任何真实新闻。

Ben 的心底一直有超越《纽约时报》的想望,但在极可能惹上官司的非常时刻挺身而出当《纽约时报》之后的烈士,此风范仍使人折服。他清楚《华盛顿邮报》噤若寒蝉虽能明哲保身,然而这样的懦弱会壮大政府的蛮横政权,终有一天会化成利刃再刺向新闻业。

这道捍卫言论自由的两难习题让主和派主战派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决定交给《华盛顿邮报》的总裁凯瑟琳·葛兰姆 Katharine Graham (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 )做裁决。

平日怯生软弱的 Katharine ,在关键时刻奋力固守了新闻业报导真相的社会责任,指示《华盛顿邮报》如期刊登。于是, Ben Bradlee 豪迈的向等候印刷的员工下了指令「 Run it. 印刷吧!」

《华盛顿邮报》报导越战机密后诚惶诚恐接下来的风暴,谁知,这份媒体人的勇气如星星之火而燎原,其他新闻业者也争相报导力挺,民众则群聚声援报社与抗议政府,最后,最高法院大法官判决《华盛顿邮报》胜诉,新闻媒体打了漂亮一仗。

有 Daniel 的道德良心和胆识,有《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媒体人正义,这份列为国家最高机密充满政府谎言的的文件才有机会摊在阳光下,而新闻媒体始能摆脱被政府钳制的恐惧和梦魇,走在新闻自由的大道。

【她才是真正的勇者】

凯瑟琳·葛兰姆 Katharine Graham 因丈夫菲尔 Phil 自杀过世,在 45 岁时临危受命《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她一直是在家中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承接这个从父亲手中兴起的家族事业心中满是惶恐。在以男人为天的新闻报业中工作,性情温和的 Kay 犹如闯入虎口的小绵羊。

虽然柔弱,但菲尔所言「新闻就像历史的初稿」不敢或忘, Kay 心中有一把维持正义的尺,当美国政府置军人于险境、前国防部长好友 Robert McNamara 明知国家在多年前已无法打赢越战还让许多美国青年赴战场,她惊恐儿子差点成为炮灰与不忍众多美国父母为越战身亡的儿子神伤, Kay 再也不能保持沉默。她授权 Ben Bradlee 接续《纽约时报》报导「五角大楼文件」。

Ben Bradlee 自认是捍卫新闻自由的先锋战士, Ben 的太太(莎拉·保罗森Sarah Paulson )语重心长回应:背负家族使命、平日被男性同事嘲弄并几乎被当成隐形人的 Kay ,能在公司命运、财产、名声等多方压力下做出报导的决定,她才是真正的勇者。

就如英国文人塞缪尔·詹森 Samuel Johnson 所言:女人传道就像狗用后腿走路,做得不够好,但会很惊讶它能做得到。

在女权被压抑的 1960-70 年代(用餐完,男人谈论政治,女人还要离席回避), Kay 既要与职场的豺狼虎豹周旋,要企划股票上市筹措公司运作基金,还要因报导机密文件面对银行或政府可能的制裁,甚至会有牢狱之灾,这般上下内外夹攻的艰难处境中,她听从内心的声音让报社揭露越战内幕,维护了报导新闻的尊严,也为女性工作者立下典范。

在 Kay 的带领下,《华盛顿邮报》之后还揭发尼克森政府的「水门事件」(片尾埋的伏笔),把原来仅是地方小报的《华盛顿邮报》推向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报业龙头地位。

怎么评价腾讯?

《华盛顿邮报》这部电影已经出了汁源,关心它的朋友肯定看过了。

里面的故事不用多说,是一个媒体监督”为主题的工整片。

感染观众的不仅是事件的影响,还有发起事件的人。

这个事件小编很早就知道,华盛顿邮报原本是一个小报纸,因为公布了这份机密,一跃成为大报,而且不可置信的是:做出这个勇敢的决定的人,是一名原本软弱甚至委曲求全的弱女子。难以想象一名弱女子坚守了新闻界的尊严。

这个片子所展现出来背后的事情,最大的问题就是战争是肯尼迪介入的,报告是约翰逊隐秘不报的。这俩都是民主党……一个给他们擦屁股的共和党被塑造成为了第一背锅侠……如果这个事把尼克松的位置换成至暗时刻的丘吉尔的位置,把艾尔斯伯格换成哈利法克斯,也是说的通的。对军事时局的决策肯定是要对大众有一定保留的,军事绝密文件被泄露出来,尤其是在战时,军方估计已经哭晕在厕所。不得不说,美国的越战失败,这些新闻媒体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五角大楼文件事件和水门事件还不同。水门事件可以说是揭露政治丑闻的新闻自由事件。但是在战争期间揭露战时绝密档案,这个事……就有一定商榷的空间了。

新闻自由是学习这个专业时老师们就播下的种子,记得有一位老师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社会监督是新闻的义务,虽然一部分人选择了妥协,但只要有人不放弃对它的追逐和向往,它就会生根发芽。

当影片结尾美国大法官判决披露报道白宫在越战中不可告人之丑闻的华盛顿邮报获胜后,通过电话通知媒体时说道:开国元勋给予媒体自由的保护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媒体在我们民主政体中的作用。新闻是服务于被统治者,而不是服务于统治者!”看到这里观众不知不觉地泪目了……

可惜这个电影因为政治原因,一个金球奖都拿不到,虽然导演和演员之前合计都拿过8个金球奖,虽然颁奖当天司仪一说出这个电影的名字就有工作人员抱出4个金球奖(只是个活跃气氛的玩笑),但是结果却是这个超越电影的电影”颗粒无收,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实在有失公允。

今天之前,会觉得这只是一部好莱坞少有的"借古讽今”政宣片,极度工整和刻意的全程用力不可谓不精明,甚至想想从艾森豪威尔开始每个总统都有过错,但最后就要把锅扣在尼克松头上这种吧,确实有些表面替民众行道,但却暗着只敢欺负早已被认定的错误”的老实人,这只政治正确的算计,挺没劲的。但今天过后,一切都不同了,因为在这里,自由就是这样死去的,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CIFCOM跨境电商 » facebook的成功之道

相关文章

CIFCOM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