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COM跨境电商 CIFCOM跨境电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海百科 »

宝宝独立站不稳就不会走路吗

3岁站不稳、不会走路,警惕全面发育迟缓”

小新(化名),家住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今年3岁还不能独站、不能走路,妈妈急的焦头烂额,四处挂号看诊,但是一点好转都没有。几经波折,终于来到西安中童儿童康复医院。诊室里,妈妈道出自己的疑惑:孩子最近才开始能扶着站立,之前平躺着,连脚都不能动,脑子也不笨呀,你说什么他都懂,也知道伸手要玩具,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为了弄清孩子运动能力差的原因,医生为小新做了全面详细的检查,发现小新双膝反射亢进,内收角50°、腘窝角80°、左右背屈角 95°有抵抗,双下肢肌张力高。另外,通过医学仪器检查,还发现孩子双侧侧脑室旁白质区有对称小片样异常信号,睡眠时脑部中央区可见散在尖波单个发放,双侧不同步。综合各项检查与评估,确诊小新为『全面发育迟缓』。

由于小新发育落后,除了运动方面外,语言、智力也比同龄人差很多。所以相比其他孩子,训练强度较大,康复周期也更长。小新爸爸妈妈积极配合,训练5个多月后,妈妈开心的说:孩子已经可以独立行走了。”

那么,小新是如何学会独立行走的?他进步的秘密是什么呢?

01专业训练方法

看似简单的走路,其实涉及到很多方面,如我们的大运动发育、肌肉群、肌张力、前庭觉等(大脑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同时,由于发育的关联性,还需要配合锻炼精细运动(OT)。

总的来说,小新需要做的训练主要有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移乘训练、步行训练、感统训练、OT训练,同时还有言语训练、构音训练、认知训练、正优学堂等课程。

02仪器治疗

从小新的检查报告我们也能看出,孩子的大脑是存在异常情况的。所以在治疗上,我们还运用到脑功能刺激——重复经颅磁治疗。

03家庭训练巩固

除了上课期间的专业锻炼,爸爸妈妈还依照家庭训练方法,为孩子做日常训练。训练过程中,医生也会根据孩子的进步情况,及时调整下一步训练方案,并给予家长方法上的指导。

西安中童儿童康复医院发育行为科黄大斌主任提醒:孩子发育迟缓的情况并不是单一的,全面发育迟缓很多时候还伴随有脑损伤、先天基因等问题。就像小新,他除了有大运动方面的问题外,其语言能力、智力发育、社交能力方面都是有缺陷的。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家长一定要多观察孩子的发育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科普】带你了解各年龄段儿童正常姿势及运动发育

孩子的发育

时刻牵动着家长的心

网上有关发育”的知识又杂乱琐碎

想知道孩子各阶段的姿势及运动发育

不妨认真看完这期内容

新生儿

头经常转向一侧,上、下肢呈外旋、外展的半屈曲位,四肢基本上呈对称体位。

上肢的肩、肘、腕关节,下肢的髖、膝、关节均呈屈曲位,呈现整体屈曲模式。躯干与上下肢均着床,基底支持面积最大。

2个月

头部有时可保持正中位,但只能维持10s左右。由于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的出现,使小儿呈非对称姿势,头扭转的颜面侧上肢与下肢呈整体伸展姿势,后头侧上、下肢呈整体屈曲模式。

3个月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仍存在,所以仍然呈非对称姿势。颜面可以左、右扭转,上、下肢逐渐失去整体的屈曲模式。两下肢有时可出现外旋,髋关节有时伸展。这时期小儿的下肢时而可从床面抬起,使身体的基底支持而缩小。

4个月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消失,身体呈对称姿势。两手可在正中线上合在起。当两下肢伸展时脊柱成弓状,两髖关节屈曲时两膝关节随着一起屈曲。下肢可以呈髋、膝屈曲位足底着床,可以呈现出将一只脚放在另一侧膝盖上的姿势与运动模式。

5个月

两髖关节可向躯干屈曲,膝可伸展,可抬起臀部,可进行两足底着床进行屈膝抬臀的动作,基底支持持面积进一步缩小,有时两下肢可呈现蛙状肢位。

6个月

可抬头,可从仰卧位向俯卧位翻身。髋关节屈曲角度可达90°,下肢外旋、膝屈曲,两手可抓自已的脚。

7个月

两手可抓脚并放人自己的口中,可抬起臀部与肩部,在仰卧位上的基底支持面积最小。上、下肢呈现各种多样的姿势与运动模式组合。重心抬高,成为成熟的仰卧位姿势。

8个月

小儿讨厌仰卧位,常翻身坐起或变为其他体位。

Prone Position

新生儿

四肢呈整体性屈曲模式,由于髋关节的屈曲使两大腿屈曲于腹部之下,使臀部抬高呈现头低臀高位。用胸部支持躯干而不能用两上肢支持,头部转向一侧。

2个月

可瞬间抬头,至8周时头可至中间位,并时而抬头使颜面与床面呈45°角,两下肢与新生儿期相比,为稍外展位,呈头臀同高位。

3个月

可抬头45°~90°,髖关节伸展,臀部重心降低。在髖关节伸展位上,膝关节或伸展或屈曲,逐渐失去整体的屈曲模式。可以以肘为支点支持躯干,呈头高于臀的体位。

4个月

胸部离床,抬头至90°,用前臂支持体重,髖关节进一步伸展,背部成为弓状,有时四肢完全伸展,呈现游泳样姿势。

5个月

肘关节伸展用双手支持体重,两下肢或一下肢有快速的屈伸运动可向仰卧位翻身。

6个月

可用一只手支持体重,另一只手伸向玩具。两上肢完全伸展支撑可使胸廓部位完全从床上抬起,以腹部与手为支撑点。

7个月

可两手两膝支持体重的四点支持位,开始能动地翻身,即在翻身时出现了骨盆与肩关节间的回旋运动。

8个月

可以从俯卧位转换为坐位,可以以腹部为支点进行向后的爬行样动作,或者以腹部为支点在床上旋转。

9个月

开始腹爬,有人将这样的爬行动作描述为海豹样爬行,即以腹部为支点,用用两前臂支撑(屈肘关节)将身体拉向前方。这一发育阶段持续时间很短,很快移行于四爬运动。这时期小儿可以在四点支持位上摇晃自己的身体。

10个月

开始用两手与两膝进行四爬运动,即可向前运动又可向后运动。交替的四爬运动是,如果向前伸出的上肢首先是右上肢的话,那么其次是左下肢向前迈出,然后是左上肢向前伸出,其后是右下肢向前迈出。向前迈出侧的下肢呈膝关节屈曲姿势,另一侧下肢为伸展姿势,用迈出侧的膝与足支撑于床面。

11个月

呈现大象势”。即双上、下肢伸展,用两手和两足支持体重并进行高爬移动方式,即两手掌与两足底着地,髋关节屈曲而膝关节伸展位,与熊的行姿势类似。

高爬时两下肢共同伸展,足部呈外翻姿势,髋关节屈曲90°,两手与两足支撑抬起驱干与骨盆。

俯卧位发育过程中与仰卧位发育过程相同,运动模式也是从简单至复杂,身体心逐渐指高,基底支持面积逐渐缩小,同样需要姿势调节机构的逐渐成熟。

Sitting position

新生儿

扶持新生儿呈坐位姿势时呈现脊柱完全前屈的全前倾姿势,头部与驱干向前方落下。从仰卧位向坐位拉起时,头部明显后垂。

2个月

扶持呈坐位姿势时呈现躯干前倾的半全前倾姿势,偶尔可见头的竖直,但仅可保持2s。从仰卧位向坐位拉起时,头仍后垂,也可能偶尔出现瞬间抬起。

3个月

扶持呈坐位姿势时躯F呈半前倾姿势,头竖直可保持30s,并可保持在正中位。双下肢呈屈曲位,从仰卧位向坐位拉起时躯于指起,只有头部偶尔稍稍后垂。

4个月

扶持小儿腰部时可以呈身体稍前倾的坐位,视觉性矫正反应已建立,向侧方倾斜小几身体时可矫正头部与床面保持垂直状态。

此时颈椎已伸展故头可竖直。两上肢呈屈曲状态伸向前方,看似身体向前方倾倒。从仰卧位向坐位拉起时头与躯干呈一直线。在坐位时头有时出现摇晃现象。

5个月

扶持小儿腰部可坐直,呈扶腰坐姿势。身体有些摇晃但头部已不摇晃。从仰卧位向坐位拉起时,头部呈前屈状态。

6个月

无须扶持可自取两手在前方支撑坐位,可维持脊柱伸展状态的短时间坐位。从仰卧位向坐位拉起时头仍前屈,呈拱背坐姿势,此时小儿表现十分兴奋,可以与牵拉的检查者协力主动坐起。

7个月

无须支撑可独坐1min,前方保护伸展反应出现,呈直腰坐姿势。从仰卧位向坐位拉起时,头从床上自行抬起来,两下肢呈伸展位。

8个月

可以从俯卧位自行转换为坐位,侧方保护伸展反应出现,身体倾斜向前方与侧方时可伸出上肢支撑,呈扭身坐的自由坐位。

9个月

可以在坐位上自由玩耍,头部垂直于床面,脊柱伸展至腰推下1/3部位,两下肢轻度屈曲。

10个月

稳定坐位,前长时时间独坐自由玩耍,可从俯位坐起再向俯卧位转换。脊柱完全伸,下肢呈伸展状态,两踝关节轻度背屈。后方保护伸展反应出现,至此在坐位上向各方向倾倒都可自我调整,伸出上肢支撑。

11个月

至此时期坐位发育已经完成,可在坐位上缓慢抬起两下肢。

Standing position

新生儿

扶持小儿两腋下使其呈立位,可出现新生儿阳性支持反应,向前倾其身体时可出现自动步行。此期由于阳性支持反应似小儿两下肢负荷体重,实则为反应性的支持。

2个月

新生儿阳性支持反应逐渐减弱,扶持立位时呈现两下肢稍屈曲状态。

3个月

扶持站立时两下肢仍然屈曲,开始了阴性支持阶段,时而有膝关节的伸展。

4个月

扶持站立时常见双下肢的伸展,但仍不能完全支持体重,可见有足尖站立,足趾屈曲。

5个月

用两下肢支持体重的能力增强,在两腋下稍扶持小儿即可站立。两下肢伸展如柱状,可负荷体重1~2min。髋关节轻度届曲,双足在地面上呈爪状,足趾跖屈,用足尖站立,有时也全足掌着地的站立。

6个月

双下肢负荷体重的时间延长,扶持站立时可有跳跃动作。

7个月

运动形式发生改变,当扶持小儿站立时常常进行下蹲动作,然后由于髋、膝、踝关节的伸展而站起,出现双下肢反复的伸展与屈曲现象。

8个月

立位时下肢可以完全负荷自几的体重,扶持小儿腋下使其站立时,他喜欢不断的跳跃。用全足底轻轻地着地,两髋关节呈轻度屈曲状态,这时可扶持家具站立。

9个月

可自已抓住家具等物体自己站起来扶持小儿两手也可站立,体重负荷于两足的内侧。此时尚未建立垂直位的平衡,只能短时间站立。

10个月

扶物站立时可抬起一只脚,并可以呈膝立位、单膝立位的姿势可在这种体位上向前迈出一侧下肢,足底着地,继而用两上肢将自己身体拉起成立位。

11个月

立为趋于稳定,可交替地将体重从一侧下肢移动到另一侧下肢。可能会迈出步行的最初几步,或沿着床等物体横着走即侧方步行。

12个月

牵小儿的一只手他即可行走,但步态不稳,两下肢分开基底加宽,在走的过程中平衡功能不完善,或者步行过程中会突然失去平衡,或者呈两上肢肘关节屈曲状态下上举,类似熊用后腿站立行走的姿势,又称熊步。也称为高姿卫兵(high-guanl)姿势。

进一步双上肢上举水平降低,呈挑担步行。部分小儿可以独立行走。(一般小儿开始独立行走的月龄是12-14个月)

12个月后姿势的发育基本成熟

小儿可以随意变换姿势

并采取自由的姿势

15个月

可行走数米以上,能爬上楼梯,可从站立位上自己下蹲为蹲位。

18个月

步行时仍然偶尔跌跤,牵其手可步行上楼梯。能自己爬上椅子开始笨拙地跑。

2岁

可跑步,会踢球,两下肢不灵活地跳跃。可自己扶栏杆上楼梯,但不是两脚交替地上、下,而是每上一台阶后另一脚也上同一台阶,两脚并拢后再上另台阶。

2岁半

会独自上楼,仍同2岁时一样不会两脚交替地上楼梯,仍然为两步一阶”。会滑滑梯,会故意地用足尖走路。

3岁

可以两脚交替着一步一个台阶地上楼梯,笔者称这种上楼梯的方式为一步一阶”。但下楼梯时仍然是两步一阶”。可以蹬三轮车,可单足站立,可从高处向下跳。基本形成成熟的步行模式。

4岁

会交替着一步一个台阶地上、下楼梯,可用单腿原地跳跃。

5岁

能跳着走,会翻跟斗,会站着打秋千。



从2岁不会站立到4岁学会奔跑 脑瘫男孩用3年康复创造奇迹”

脑瘫儿童的康复从来都没有突如其来的奇迹”,有的只是家人的不离不弃,日复一日地坚持康复。从2岁还不会独站到4岁学会奔跑,脑瘫男孩奇奇(化名)的每一个进步,都倾注了家人全部的心血,以及医务人员的付出与帮助。

从患有脑积水到确诊脑瘫

家人对孩子的未来担忧不已

奇奇出生在西安,刚出生不久就发现患有脑积水,虽及时接受了脑积水手术,但是疾病导致的智能与发育迟缓等问题,使得奇奇1岁时还不会爬行和说话,理解能力也明显落后于同龄孩子,就医检查,最终被确诊为重度脑瘫”。医生的诊断让一家人都对奇奇的未来担忧不已,但是妈妈王华(化名)不想放弃,坚持带着奇奇四处求医。

2024年5月,经朋友介绍,家人带着1岁1个月的奇奇来到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莲湖医疗延伸点寻求治疗。延伸点主任李建军带领医、护、康团队经过详细检查与评估后发现,奇奇可以独坐,但是不会腹爬、四点爬,也不能独站,无主动语言,呼名回应不强,目光对视短暂,主要存在四肢力量差和感觉统合失调等问题,于是为其介入了物理治疗和感统治疗。

针对奇奇的情况,物理治疗师李菁菁通过下肢肌力、肌耐力训练,核心肌群训练、悬吊负重、抗阻训练来加强孩子的下肢力量。与此同时感统治疗师张露通过大笼球、单腿支撑、竖抱桶等训练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及平衡协调能力。

3年的爱与坚持

让4岁脑瘫男孩创造奇迹”

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奇奇的进步非常明显。不仅能站稳了,还可以松开手走两步了。由于奇奇胆子比较小,走几步就站着不敢走,于是李菁菁在训练的同时,用孩子喜欢的玩具在前面引导,慢慢地,奇奇走得越来越远,而且不需要陪护。

随着治疗的进行,从可以独立行走,到可以奔跑玩耍,再到如今顺利进入幼儿园,3年间,医护人员与妈妈共同见证了奇奇的每一次进步。妈妈王华说:刚开始我想着,他只要会走就好了,等他会走了我又希望他会跑,慢慢地对他期望越来越高,直到他进入幼儿园,奇奇在康复路上一直带给我惊喜和感动,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虽然奇奇现在可以走、跑、跳了,但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因为肌肉力量弱,肌耐力不足,偶尔还会出现摔倒、磕碰、反应慢等问题。因此,在接下来的康复训练中,张露通过跳箱、跳障碍物、运物等运动体适能训练,引导奇奇主动参与活动,促进运动功能的建立,从而让他更好地融入集体。看到奇奇上学后和小朋友们玩得越来越好,妈妈王华倍感欣慰,并为医护人员送上了一面锦旗,以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李建军提醒,小儿脑瘫一旦确诊,家长应科学、理性地对待,康复治疗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家长要正确认识康复治疗的渐进性,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亲人给予的心理上的支持会让孩子更有信心和毅力坚持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善功能,提高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最终更好地融入社会。

华商全媒体记者 陈梦扬 通讯员 白甜甜 赵影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CIFCOM跨境电商 » 宝宝独立站不稳就不会走路吗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