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低迷期,你能想出哪些新的思路和玩法?
6 分钟
在刚过去的一年也是在线教育繁荣发展的一年,尤其是个性化定制学习服务激发了市场活力,并且催生了各式各样的在线教育课程,如一对一直播、一对多直播、直播录播相结合等课程。的确,在线教育相比于传统的线下教育,有着其特色优势。在线教育不受时间、地理因素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满足了客户的碎片化学习需求。这些从不断融资的教育机构就能够看得到,尚德、达内等机构已经上市,包括营收上的数字也很漂亮。但它们实际活得怎么样,估计也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比如已经登录美股的51talk无忧英语为例,两年来依然没有改善持续亏损的现状。目前非常火爆的Vipkid,虽然曾预计在2017年年收入将达到50亿元,但也在公开场合上一直避谈盈利话题。
总结来看,在线教育行业目前主要面对的是以下5个痛点:
1、用户付费比例低,流量变现困难
数据表明:50%以上的用户每月花费在100元以下,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消费金额在101-500元之间,用户能接受的每节在线教育课程的价格,近90%用户选择100元以下。
而且教育机构为了招生,大多采用低价班、免费班的形式进行招生,看似用户数量增多,实际上生活更加困难,一方面低价、免费让用户转化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降低了用户的客单价,使得用户能够接受的价格范围越来越低。后期价格一旦提高,用户数量会急剧下降。上课成本高昂,而收入低微,变现困难。
2、效果认定困难,面临家长和用户的质疑
我们都知道,教育行业有一个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效果不容易被量化。
举个例子,达内、尚德为什么能够上市?这两个机构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达内的主流产品基本是包就业和保证薪资的,用户在购买的时候就有明确的目的和预期;尚德机构主要做证书类/学历的培训,在售卖产品的时候会明确几年内可以拿到证书,拿不到证书保证退费,用户也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和结果;而其他类型的培训,如针对幼儿的创客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兴趣类的课程,如舞蹈、音乐等,这种很难直接看到明确的效果。用户主要购买的是服务和某一段时间内的体验,因此无法避免的会受到家长和用户的质疑。这类机构需要着重关注的是如何能够将学习的效果进行量化?刚刚融资的宝宝玩英语创始人李红梅在发布会上也表示宝玩现在的模式是以课程+儿歌作为切入点做效果可量化的幼儿英语启蒙服务。
3、线上推广费用高,投资回报周期长
教育产品与其说是购买产品,不如说是一种投资。用户在做购买决策的时候,其实是抱着对未来能力提升的预期去购买产品,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比较长的时间处在观望和同行比对的阶段。而目前教育行业主流的推广渠道主要分为免费渠道和付费渠道。同时才艺多也提供多种在线教育的网站建设方案等。具体也可以跟才艺多在线客服人员了解咨询。
免费渠道主要包括SEO、自媒体、公众号、社群等,这些免费渠道虽然初期不用花钱,但是可能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内容来传递到用户,包括公众号和社群,需要花精力吸引到更多的用户,让用户留下来,通过广告和内容的接触去获得转化;付费渠道主要包括SEM、信息流广告、本地推广和朋友圈推广等,在如今的现状下,单次投放成本不断在上升。
4、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资源获取面临门槛高
举个简单的例子,哪怕是考研、公务员这种目的性很强的培训,也很难说清楚最终通过的人是因为教育质量好还是学生自己的努力,很多情况下是因人而异的。因此需要通过一些外界辅助的内容去了解,如外界的口碑、第三方的评价、过往学员的案例等等。对于中小型教育机构来说,初期没有口碑,运营的成本必然是高昂的,资源获取方式也是困难重重。所以刚开始做营销的时候一定是沉淀下去做服务,做口碑;当有了口碑之后,对后期的营销也是有帮助的。
5、左右互搏,线上线下掐架”
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线上线下必然是一片红海,鉴于教育行业的重服务的特点,学校周边辐射范围内,线下机构有一定的优势,在能够接触到教师和现场讲课方式的冲击下,在线教育的挑战还很大。在线教育并不是搭建起网络架构,把内容搬到网上去即可,其中还涉及到用户服务、盈利模式、效果认定、线上线下协调等多方面因素。
对应以上情况,总结出在线教育平台的5步战略:
1、锁定目标用户,提供优质内容发展付费用户,同时依靠免费模式扩大用户规模
大学生关注托福雅思,白领关注职业技能培训,企业管理者关注EMBA培训,中小学生关注课余兴趣学习等。在线教育伴随着用户的每一个成长阶段,从幼时的早教,到学生阶段的考试以及工作之后职业技能的提升等,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培训机构要做出自己产品的用户画像,锁定目标用户,洞察用户需求、时刻想着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提供真正优质的内容。
2、找准切入点,既要切实解决用户的真实痛点,又能找到用户能够接受的并且能够看到可量化效果的。关注政策变化和用户关注点,如如今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人工智能,这些都是发展付费用户的目标市场。
3、塑造线上品牌,在线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快消品,有特定的使用目标和使用时长,提供在线教育服务需要有产品意识,打造品牌才能获得忠诚用户群,那么就要做到打造高质量的课程内容,杜绝简单的产品移植,做到线上线下区别定价,加强社会化媒体传播。
所有具有变革意义的商业实践,都是既迎合创新技术的趋势变化,又在情感体验方面触动用户的内心。同样的,对于在线教育产品而言,如果将过多精力放在新模式创新上,是很容易被竞品迅速复制的,而只有技术创新(教学内容+工具研发)和数据积累(学生学习数据)是无法被抄袭的。
4、引入更多互动,相对于面对面教学,在线教学在互动性上显得不足。同时提高技术和宽带投入,打造流畅的教学互动体验,同时推出更多互动内容,让教学矩阵化呈现,更加生动立体。
随着用户量和技术的积累,可继续沿着产品逻辑尝试变现,比如:在线答疑服务,部分学生是有主动学习的意愿,也有学生是因为不方便或不敢问老师;产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一部分的用户需求,同时也可以给教师带来额外收入。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模式的难点在于效率问题:对于教师端,由于客单价较低,需要考虑如何给予老师足够的动力,使其在平台提供服务;对于学生端,在于如何缩短其等待时间,提升体验,如果再加上附加成本,在线答疑较难实现规模化收入,因此,如何将用户流量变现仍然是行业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5、丰富产品形态,要把学习从一件枯燥的苦力活”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就必须增加产品的形态,避免单一的产品形式:
(1)、依赖于技术和用户数据的积累,提供教师讲义和用户课程规划;
(2)、为师生配备智能笔等硬件产品,使其可以实时交流;
(3)、在课后提供教学视频回放、学情分析和作业反馈报告,使家长和学生都可以了解教学效果。
现在做淘宝或天猫晚不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线投资
单纯的拿教培当做个生意做
你就天天会关注有什么新的玩法
所以疫情一来
关门的关门跑路的跑路
你说这又是什么新玩法?
这个行业显而易见会持续存在
即使有很多人离场
相对的进入这个市场的人还会越来越多
同质化成本高回报慢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如果你期待着进入教培行业
能挣大钱发横财
那就可能是找错了地方
具体到一些疫情之后的做法
也许大概可能差不多会是
招生搞搞好
服务搞搞好
营销搞搞好
教学搞搞好
环境搞搞好
招聘搞搞好
薪酬搞搞好
财务搞搞好
资质搞搞好
各种搞搞好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是废话
问题是这些老生常谈的废话
到底有没有搞搞好
这些基础工作做不好
你哪有机会谈玩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