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COM跨境电商 CIFCOM跨境电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海百科 »

lazada和shopee市场占有率

跨境电商平台Amazon和shopee对比哪个比较好做,各自的优势与劣势

目前跨境电商这个行业是非常的火热,跨境电商平台也很多比如现在市场非常活动亚马逊、虾皮(shopee)、eBay、lazada、wish等等,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今天我们就聊聊目前市场最火热的亚马逊和虾皮

首先我们先说说两个平台针对的市场:

亚马逊虽然说是全球开店,但是注意做的还是欧洲站、北美站、日本站这些站点、其他站点都是刚成立一年左右,还不是很稳定,虾皮主要针对于东南亚市场,目前有7大站点台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菲律宾,相对于来说台湾站是比较好做的,因为语言都差不多所以首站可以先开通台湾站

平台的模式

亚马逊有FBA和FBM两种模式,FBA就是精品模式首先需要大量的囤货发到亚马逊的海外仓,由亚马逊官方来配送发货,优势就是物流成本低,时效比较快,劣势是需要囤货对资金有较大的要求,其次必须保证囤的货能够卖出去,如果卖不出去就赔钱。(新手小白不建议直接做FBA)

虾皮也是有两种模式,精品和铺货,虾皮的利润没有亚马逊的高,在百分之30-50左右,亚马逊在百分之40-70左右,特殊产品在百分之100-200左右。但是虾皮走的是订单量,稳定的店铺一天出40单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亚马逊不同亚马逊走的是客单价,一天可能就出几单,但是客单价高

两个平台的店铺注册条件

亚马逊:营业执照、双币信用卡、手机号、邮箱、身份证

虾皮:营业执照、近3个月店铺的订单流水或者资金流水截图(任意一个店铺即可,如拼多多、淘宝、京东、亚马逊等)、QQ号

平台服务费

亚马逊没有保证金,但是平台每个月有店铺租金,欧洲站是25英镑,北美站39.9美元,其次店铺出单后后抽取8-15个点

虾皮没有保证金也不需要租金,前三个月虾皮对于店铺还有一定的补贴,三个月之后平台会收取5%的订单佣金,这个佣金也是成交之后从营业额里面扣除了。基本上可以说是开店零成本。

沟通方面

亚马逊没有及时聊天客服来往都是通过邮箱,卖家只需要在24小时内回复就可以

虾皮是有及时聊天客服的,首站开通台湾站点,来往都是以繁体字的形式发送,Shopee为卖家提供了关于客户服务的一些措施,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站点,shopee都有本地的客服团队,卖家可以通过这些团队进行与买家的沟通。

利润方面

亚马逊ymx8377的客单价要比虾皮的高,利润一般在40%-70%,平台抽成8-15个点,客单价高利润高但是订单量少

虾皮的利润没有亚马逊的高,一单的利润在30%-50%,但是虾皮是走量的,第一周基本都会出单,一月出个几十单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虾皮的订单和国内电商又不太一样,虾皮的订单基本上都是一个买家同时买多个商品

物流方面

亚马逊FBM模式发货流程是店铺出单后发到国际中转仓,再有中转仓的工作人员二次打包贴签发到国外

虾皮发货流程是店铺出单后发到虾皮中国的中转仓,一共有5个仓库分别在上海、广州、深圳、义乌、福建,由虾皮官方人员进行派送

店铺操作方面

所有无货源模式的操作模式都差不多,都是采集其他电商平台的商品上传到自己的店铺,亚马逊赚取跨国之间的信息差和汇率差,虾皮赚取信息差和价格差。亚马逊对上传商品的数量没有限制,但是新店第一周只有1000个量,第一周上满1000之后向平台申请扩容,差不多申请两三次就会是无限数量,虾皮对于店铺的上传数量是有限制的,第一月只能上传1000个产品,出5单之后会扩展到3000的数量,目前最高扩展到2000的数量,一般新店第一周就会出单。

时效方面

亚马逊欧洲站 北美站的物流时效一般在25天左右客户才会完全收到货,一般发航空小包

虾皮的物流时效相对于亚马逊是比较快的,因为东南亚地区距离我们也比较近,一般在5-10天。

费用结算方面

亚马逊的结算方式是亚马逊绑定自己的第三方收款账户,第三方收款账户再绑定本人的储蓄卡,会有一个汇率转换费用是0.7,亚马逊的回款周期是14天,加上客户收货10天左右,差不多是25天。虾皮支持P卡和pingpong(第三方收款平台)两种方式打款,虾皮的打款周期通常是一个月2次,分别是月初和月中,而结算币种除了新加坡站用新币,越南站用越南盾外其他站点都是通过美元进行结算。

其实这两个平台相对比都各有各的优势与劣势,亚马逊ymx8377的客单价高,利润高但是操作和物流时效没有虾皮的简单,虾皮利润低但是量大,易上手易操作,短时间内可以看到利润,物流速度比较快,所有目前这两个平台都是挺不错的选择,最后选择哪个平台决定权还是取决于你自己(来源:跨境电商大人物)

新人没经验,做shopee还是Lazada好?

东南亚人口多,消费的能力强,东南亚现在是有着7亿多的人口,30岁以下的人口在55%以上,再加上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大家对于网购的需求和理解也在不断的加深,最重要的是东南亚的电商销售额只是社会销售额的1%-2%,我们中国的已经达到的15%,由此可见东南亚地区电商市场的发展空间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到了其中,不少小伙伴,除了满心的热血之外,还有少许的担忧,东南亚毕竟是国外,在很多方面跟国内不一样。比如饮食文化,宗教信仰,消费习惯等,所以也有一些迷茫,不知道在哪个平台做,以及怎么做才能快速在东南亚市场扎下根。

东南亚有两大电商平台,分别是shopee和Lazada,今天阿飞来介绍一下两个平台的市场,消费人群和入驻门槛。

1.消费群体:

Lazada是阿里控股投资的,自建立起学习的是亚马逊的体系,主要针对的是东南亚高端消费者。Shopee是腾讯投资的,社交性偏强一点,运营路线和国内淘宝走的一样,面对消费者群体比较广泛。

2. 市场不同:

虽然两个都是东南亚的电商平台,Lazada有六大站点,分别是越南,新加坡,马来,泰国,菲律宾和印尼。而shopee有八大站点,比Lazada多了巴西和台湾。shopee的台湾站点是shopee在东南亚zui大的站点之一,市场发展方面Lazada和shopee有着一定的差距。

3. 入驻的门槛:shopee没有店铺的租金和押金,前三个月交易免佣金,后期只收取5%—6%的交易佣金和2%的交易手续费,加起来zui高8%的费用。lazada收取销售佣金4%,交易手续费也是2%。但是Lazada收取增值税,根据国家的不同为6%-12%,这样算下来低都是12%,zui高就到了20%,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

现在我们应该对这两个平台有着了解了,也知道哪个平台相对更适合我们进行操作运营,那么选好平台后怎样寻找货源和运营呢?

货源选品

不了解跨境电商,或者说不了解东南亚市场的朋友一般都会认为国外的饮食文化,宗教信仰,消费习惯等与中国不同,选品时一定要选择十分具有特色的产品,其实不然,对于东南亚市场来说,因为本身东南亚的发展就属于比较慢的了,产品种类不太丰富,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中国卖家入驻的话产品肯定是一大堆了。

新手刚做,可以走无货源模式,可以在1688,拼夕夕等平台上找货源,找货也是一个技术活,因为要在不同的平台找同一款产品,再去比较他们的款式,价格有什么不同,争取把最物美价廉的那款找出来,放到自己的店铺上。

如何快速出单

1.每天都能坚持上新

最近也有很多朋友们反馈说希望能早点出单,为什么我的店铺不出单,然后希望去给诊断一下店铺,事实是店铺的基本设置你都没有坚持做下去,这要如何出单呢?没有保持稳定的上新,产品获得的曝光量就少,客户都看不到你的产品,怎么能买你的产品呢?

2. 分时段小批上新.

运营shopee店铺前期每天就是.上新产品,想挣钱就别怕麻烦,因为每次上新平台都会分配流量,如果我们一股脑的一次性上传一天的量平台就只会给我们一次流量,但是如果我们分时段分批次上新,那样可以增加我们店铺和产品的曝光率,每一次上新,平台都会把我们的产品放在类目的前几名,虽然曝光时间不长,但能带来不少的转化。

3. 粉丝经营

因为是腾讯持股较多,所以shopee有一些社交属性,上新的时候可以发布产品信息给我们的粉丝,引导粉丝对我们的产品进行点赞或者分享,粉丝是我们店铺里最大的自然流量来源,且免费,所以在前期我们还要尽可能增加我们店铺的粉丝,粉丝足够多的话,像是拥有十几万粉丝的店铺,上新一件产品,就能拥有几万个免费曝光,很大的提升了转化率。段小批量上新

4.价格和评价

东南亚的消费群体都是首次接触电商,所以会比较关注产品的价格和评价。价格设定,先去看市场价,也就是同一款产品看看别人卖zui高是多少钱,卖最低是多少钱,我们去个中间价,如果你对自己的店铺有信心,或者货源足够,再或者你手上的钱足够,那不妨去设置一下zui低价来实现引流的作用。

评价也是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的,肯定不是一下子就那么多好评的,一件产品卖出去之后,要时常关注客户,定期进行回访,问问客户对产品感觉怎么样,能否给个好评,又或者可以在产品发出去的时候在包裹里放个小礼品,引导买家对产品好评。

店铺的基础运营

店铺操作很简单,但可能所有的东西加起来就会显得有点多,初期要做的内容比较多,产品上架之后需要优化主图,详情页,标题,包括价格的设定,但这也是前期需要操作的,因为你的产品内容不能一直变,这样对产品和店铺都不好。之后等店铺正常运营起来,要做的事情也就不繁琐了,也就是你要往核心运营技术上学习了。

创业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体力与脑力互相较量,只有不断的学习和尝试和总结,遇到困难就去想解决困难的办法,还是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CIFCOM跨境电商 » lazada和shopee市场占有率

相关文章

themebetter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