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怎么做产品规划?
导语:产品规划可以让产品经理更清晰地获得产品发展的思路,并且为自己赢得申请更多资源的机会。而在不同阶段中,产品规划的重点也有所偏差。本篇文章里,作者对产品规划做了定义分析与操作策略总结,一起来看一下。
产品经理要避免成为人肉原型机、画图螺丝钉、需求传话筒,产品规划,是最重要能力,没有之一。
产品规划,有几个常考的误区:
我不是产品总监,手上也没资源,产品规划这种高大上的东西,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做的需求都是需求方提出来的,规划?不存在的。这样的认知误区,是产品经理的大忌。
半年述职会,老板问你未来半年主要做什么,你说,等需求方提需求?
研发团队最近没有需求可做,摸了几天鱼后,问你,我们近半年还有什么可做的啊?你哑口无言。
不懂产品规划的产品经理,不是好产品经理,产品规划是一座灯塔,好的产品规划,为我们前行指明方向。
这篇文章,刀哥跟你聊聊产品规划。
产品规划根据产品所处的阶段,规划的重点不一样,未立项未上线项目,属于探索创新的新产品规划。已上线的项目,属于稳固优化的重构规划或者迭代规划,本文重点讨论的是探索创新类型的新产品规划。
一、什么是产品规划?来看看百度百科的定义:
产品规划是指产品规划人员通过调查研究,在研究市场、探寻客户/消费者需求、分析竞争对手、衡量外在机会与风险,以及对市场和技术发展态势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公司自身的情况和发展方向,制定出可以把握市场机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的远景目标(Vision)以及实施该远景目标的战略、战术的过程。
说人话:
暑假到了,小明想去广州,到达广州的交通工具有很多,不同的交通工具,路线也不一样,小明没什么钱,当前也不知道广州的疫情怎么样,小明需要根据自己有限的资源,制定到达广州的方案,这个调研、策划、制定方案的过程,就是产品规划。
对产品经理经理来说,一份清晰可行的产品规划方案,可以向公司老板申请到更多资源,如果目标达成不仅能给公司创造收益,还能提升个人的成就感。即使项目失败,也能获得经验加成。利用公司的资源,提升自己的Level,下次要做产品规划方案,你一定要积极点。
但有时,产品经理的规划方案也没什么用,老板不愿意投入营销、运营资源,产品经理又不具备运营推广的能力,产品做出来无法触达目标用户,没有增长,做出来没人用,产品从0到1,又从1到0。
对项目团队来说,技术经理可以根据产品规划方案来做技术选型,做对应的技术方案,能根据产品规划来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研发工程师知道产品规划后,心理也更有底,知道自己将会做什么,做的东西有什么价值。有些开发在公司面试的时候,甚至会要求和产品经理沟通,了解产品的规划。
对老板来说,产品规划是达成公司战略目标的方案,是引路灯,也是老板判断是否投入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据。产品规划通常是老板或管理层发起,由具体的产品经理去调研和策划。但如果产品经理具备商业操盘手的能力,甚至可以主动发起,对研发过程和运营过程负责,通过规划方案来获得资源。这样的产品经理,具备创业能力,产品规划方案就是一份BP。
产品规划分为长期、中期、短期规划。
长期规划是战略,通常是2到3年甚至更长,规划的内容偏概念。
Facebook的十年规划
中期规划通常是1-2年,主要关注的是产品自身的打造以及增长模式的探索。短期规划通常是半年到一年,主要规划的是具体的功能模块,让团队知道该做什么。产品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问题和解决方案匹配(MVP),二是产品和市场匹配(PMF),三是扩张。产品规划,可以跟这3个阶段对应起来。
二、如何做产品规划?产品规划的前提,是要对所处的行业、目标用户有深度的认识,然后根据经验和已有资源制定方案。
总的来说,我把一份产品规划方案分为这几个部分:
市场与用户调研;用户画像;竞品分析;产品定位;产品架构;运营方案(若有);产品路线图;商业模式;资源投入;项目风险。 1. 市场与用户调研一个产品一定是基于某个核心问题,问题对了,方案才不会错。问题来自用户,自然要对用户进行调研,用户调研后形成调研报告,再针对核心问题思考对应的解决方案。
用户调研的方法很多,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在线访谈、电话访谈、搜索等。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有问题和解决方案,我们还需要借势将规模做大,这时可以分析当前的市场环境,看是否有『风』,还有这个市场规模有多大。
2. 用户画像用户画像,是核心用户群体实例化,对目标用户进行多方面的信息调研和收集,将信息分类、聚合、筛选,最终产出几个具有典型代表的用户。
用户画像不同于广义的用户,用户画像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思考产品方案的时候,更具有代入感。UI和运营,也能根据用户画像制定对应的策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3. 竞品分析竞品分析,是通过了解对手,来提升自己,有两个目的,一是借鉴别人做得好的,二是发现别人的不足来提升自己,体现独特亮点。
在跟老板汇报产品规划方案的时候,老板一定会问,相比市场上的其他产品,我们有什么优势。竞品分析,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竞品分析的方法,刀哥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
4. 产品定位产品定位有4大要素:
目标用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解决了目标用户什么问题/满足目标用户什么需求;和竞争对手有什么差异/独特卖点。一个典型的定位陈述如:XXX,是针对有贷款需求的用户,提供在线选择、自动匹配的贷款平台,解决客户贷款难、怕被坑的问题,如果贷款不成功,不收取任何费用,可放心使用。
另外,还需要描述产品对公司的价值,如果是平台,还有对B端的价值。如可以实现平台线上化、标准化,给合作伙伴带来更多的流量、营收。
产品定位还可以提炼出一些模式,例如是平台还是2B或者2C,行业是社交、电商、金融或者工具。
总之,通过定位,阅读者马上就能知道即将要做的是个什么东西。
5. 产品架构产品架构按照颗粒度,可以分为产品线、产品、功能。
复杂的产品可能会有多条产品线,产品线如C端、B端、管理端。
C端又分为多个产品,产品有多个功能模块。
产品架构图,出自《电商产品设计全攻略》
产品架构,就是要按照某种纬度,将架构的对象分类组合,以呈现产品的概貌。
好的产品架构用户易理解、高效易用、尽量简练、拓展性强的特点。
6. 运营方案产品如果不能最终推向市场,做得再好,都没用,因为不能实现产品价值、用户价值,也不能给公司带来收益。
但尴尬的是,大部分产品经理,其实不具备运营推广的能力,所以,大部分情况,产品经理做不出运营方案。
如果老板让你做产品方案,又不让运营团队介入,而你又不具备操盘的能力,那么这个方案不具备落地性,大概率是是为了规划而规划。
如果有运营团队介入,找运营小伙伴帮忙完善这个板块。
7. 产品路线图产品路线图,是达成目标的路径。
小明要去广州,准备开车去,高德导航已经规划出现线路,这个线路就是产品的路径图。
产品路线图可以为团队成员指明方向。
为了按照路线图前行,需要和研发团队沟通实现模式,并达成一致,常见的开发模式有瀑布流开发模式、敏捷开发模式。
8. 商业模式这里的商业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怎么挣钱,也叫盈利模式。
常见的盈利模式不外乎就这几种:
另外,有时候提到的商业模式,也指整个项目的运作模式,看实物要以事实为基础,利益为准绳,这里的商业模式就是梳理背后的事实和利益。比如使用精益画布来描述商业模式:
左边是产品,右边是市场。
9. 资源投入商业本质都是关注ROI,透过层层表象,老板最终关注的可能还是需要投入多少钱,能给我带来多少收益。
资源的投入大概分成几个部分:
人力成本;硬件成本;核心技术成本;营销推广成本;办公场地成本。人力成本:在项目正式研发之前,需要做预算,需要多少什么岗位,需要多少人。
硬件成本:IT项目需要服务器、办公电脑、测试手机等。
核心技术成本:项目设计到的一些方案需要采购三方数据服务,如短信服务、数据查询服务等。
营销推广成本:产品要触达用户,需要品宣、线上推广、线下活动等。
10. 项目风险任何项目都有风险,提前提出风险,可以让大家有心理预期,不会在面临风险时手忙脚乱。
如果有预测到的风险出现时,会有一种「不用慌,这个风险早在预测之中」的心态,更加从容,冷静更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常见的风险有:
1)政策风险
刀哥目前所在的金融领域,极易出现政策风险,我们APP上架比较困难、短信渠道很容易被封,最近电销外呼还面临风险。
做产品要及时关注行业政策动向,了解大「势」,当新政出台时,要及时调整应对。
2)技术风险
互联网公司很容易遇到被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的风险,要做好数据脱敏和备份,数据是公司最核心的资产,技术要有前瞻性。
3)法律风险
常见的如产品的字体、UI素材等。还有用户隐私协议,一定和法务过一下,避免出现用户起诉等问题。
4)决策风险
产品在做决策时,收集到的信息不足,或者收集到错误的信息,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常见的就是用户需求没有把握准确,或产品方案没做好。当发现决策错误时,要及时止损,停止项目或者调整方向。
三、制作PPT产品规划方案,通常会以PPT的方式呈现。但不要颠倒了主次,文档只是最后的呈现,大部分时间,应该花在调研这这件事上,调研行业、调研用户、调研公司。
充分调研后,先用思维导图把文档框架梳理出来,然后再逐一填充,做大『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然后在开始动手写PPT、写PPT时,会用到很多图标,最近发现了一个利器:WPS的关系图。有逻辑关系的信息,直接可以在线选择关系图,关系图的逻辑有组织结构、象限、并列、流程、总分、对比,还可以按照项目数选择,总之,你能想到的所有关系图都有,一键插入,更换图标即可,做出的PPT瞬间高大上。
四、写在最后产品规划,就是利用可支配的资源,为了达成公司战略目标,而制定产品方案的过程,一份完整的产品规划方案应该包含这几个模块:
市场与用户调研;用户画像;竞品分析;产品定位;产品架构;运营方案(若有);产品路线图;商业模式;资源投入。产品规划得好,就能避免走弯路,节省时间,加快进度,早日达成目标。
最后,分享我很喜欢的博主最近写的一篇微博:
99%失败的原因是想得太少,而动得太多,而不是相反。战略为零,战术上菜鸡互啄。孙子兵法教的其实不是兵法,而是未谋胜先谋败”的必胜战略。至于正奇两用、风林火山之类,只是战术而已。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成功者一击必中。
作者:刀哥;公众号:刀哥说。
本文由 @刀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Facebook产品设计VP:从0到1,打造优秀产品的四部曲
Facebook 负责产品设计的 VP Julie Zhuo 分享了从 0 到 1 打造产品的心得。她将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定义受众产品使用效果、产品市场化、产品调试和产品扩展,并讲解了每个阶段的重点。希望你有所收获。
本文首发于作者的邮件列表 The Looking Glass ,作者每周都会回答读者的一个问题。
读者问题在我过去的工作中,我接手的都是成熟产品,我的工作就是通过迭代升级来支持产品持续增长。最近我加入了新的团队,需要从零开始做产品。
这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但是可依赖的资源很少,让人感觉前路漫漫。您有什么从无到有设计产品的建议吗?
作者回复成功从 0 到 1 的产品,是能够为大规模人群创造价值并实现新功能的产品,是有待完善的产品。就像人一样,产品也会经历不同的生命阶段。你不能照搬用在成熟的规模化产品上的策略和流程,来培育刚刚起步的产品。
为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分别命名,明确项目所处阶段并理解该阶段最重要的问题,你就可以提高成功研发出有价值产品的机会。
阶段一:定义受众的产品使用效果受众的产品使用效果是指,如果你的产品很成功,那么目标群体的行为、理解和感受应该有什么样的变化?在实际动手做产品(比如调节像素和写代码)之前,首先要清楚的定义自己对产品的构想,确保它是基于人们的需求的。
为了准确定义受众产品使用效果,你可以做以下几件事情:
证明你解决的问题是受众面临的问题受众的问题可以用任何路人都能懂的方式清楚表达(不是乘客的留存率低”,而是人们觉得坐飞机很无聊也不舒服”)。好的受众问题能发现人们的日常需求是什么,并能明确指出中间哪个环节断掉了,以及他们对现况有何不满。
需要验证你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以及是不是公司应该关注的问题。现有的哪些行为、解决方法、研究或者数据告诉你,这是一个问题?它是一个表面的问题(我需要在手机上点餐”),还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我需要现在就在这里吃东西”)?
定义初始目标群体谁最需要你的产品?对于哪些人来说,这个问题很棘手,以至于他们愿意为此付费?明白你的产品最终如何应用于大量的人群是很好的,但是成功的产品始于一小部分早期采用者,需要让他们爱上这个产品并由此推广开来。谁会是最先喜欢你产品的那 1000 个人呢?
如果你的产品很成功,受众各方面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如果你的产品被接受了,受众的行为或看法会有什么变化?你期望的产品早期用户的心理模型或者用户案例是怎样的?如果你打算针对目标群众做营销推广活动,你将如何描述自己的产品?
阶段二:让产品与市场相匹配(PMF,Product-Market Fit)让产品和市场相匹配,意味着构建和迭代你的产品直到符合你对产品使用效果的预期。这个阶段的关键就是建立好的假设,并且尽快得出关于这些假设的总结性的结论。
为了更高效地让产品和市场相匹配:
为目标细分市场 建立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MVP)选择前 1000 名会喜欢你产品的人,并设计一个你认为对他们来说会很好的体验;选择一个较窄的受众范围意味着你可以更加自由和极端地调整设计。
你的最小化可行产品,实际上是一个最小可行的端到端体验。如果没有人意识到你产品的功能,不明白怎样以及为何他们要用这个产品,或者觉得产品太慢了或不稳定。
实际上,你将不会得到关于你假设的确定答案。同时,不要在不会影响产品成功的细节上浪费时间,比如发明新型的按钮或标签(相对于其他必要构件而言)。
定义醒目的成功指标,以确保预期的受众产品使用效果你的成功指标应该能够表明你的产品是否如你预想的那样有价值。
好的例子比如,使用功能 X 的人维持在 30% ”和使用功能 X 的人是原来的三倍”。坏的例子比如,有 X 人在 3 个月内使用了功能 X ”(类似于这样的成功指标,可以通过漏斗策略来上下调整,比如广告。所以本阶段它们并没什么用)。
你需要始终把留存率包含在指标内,因为它会说明,你的产品对人们来说是否有足够大的价值,让他们愿意再次使用。
你是以一小部分人作为目标群体,所以你也应该注意该群体行为上大的阶段性变化(比如 2 到 3 倍的分享,而不是分享增加 5% ),以及行为规律变化和积极情绪变化(通过定性研究获得)。
要抱着学习的态度,不要想一下就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本阶段的目标主要是证明产品会对某部分人群特别有用,或者从之前的产品假设中学到一些教训 —— 这两种都是很好的结果。出于以下的两点,这种心态是有用的:
没有打开销路并不意味着你就失败了:从 0 到 1 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假设都被印证是不现实的。能够快速执行任务,并深入了解为什么假设没有被印证的团队应该受到嘉奖,即使团队提出的建议是转移或者关闭项目。如果你认为我们每件尝试的事情都必须提高销量,那么我们只会尝试保守渐进的想法。
防止为时过早地优化产品:在证明产品的价值之前,不要担心产品的收支平衡问题,也不要急于弄清你的产品如何适用于另一个产品(谁知道之后还会不会用他们?)。这是下个阶段才应该考虑的东西。同时,不要认为产品中存在的任何东西都应该保持不变,以免过早地过度控制产品。
阶段三:产品调试到了这个阶段,你的产品已经适用于市场上的一部分人群了。现在是时候在我们把产品推向更大的目标群体之前,重新调节一下我们早期抛出的各种苛刻的条件。
调试你的产品意味着:
优化更广泛生态系统中的折中处理我们都经历过这些。你的产品似乎很棒,很多人可以共享,但是却降低了收益。或者为了确保受众了解你的产品,你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但是另一个部门却对此不满,因为这个方案不能规模化地实施。或者你的产品增加了 20% 应用程序的大小。或者你的产品跟另一个团队的正在测试的东西很像,所以同时投入市场的话很容易混淆。
这个阶段,你可能会感到困难和受到折磨,可能涉及大量的数据挖掘、艰苦劳作和跨团队的讨论,但需要记住的是,人们并不会认为你的公司是一个产品和组织的集合,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整体。
当你协调不好的时候,你的产品就会显得更复杂和混乱。好消息是,如果你直到现在都遵循以上这些步骤,那么你已经成功验证了你的产品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效果非常好,这应该能帮助你将产品融入到更广泛的产品中去。
判断产品对公司的影响 是否会产生正向净值很重要的一点是,新产品做大的应该是整体饼的大小,而不仅仅做大自己那部分的饼。
让自身的产品使用成为高质量的体验由于产品与市场匹配”阶段意味着尽要可能快地推陈出新,因此你可能会在开发过程当中偷工减料。
可能你的设计是粗糙的,按钮也没对齐,有拼写错误,页面平均加载的时间较长,匆忙放到一起的代码里还有 bug 。现在,你在协调阶段,是时候为前面的偷工减料买单了,借此改善已有的东西。
阶段四:产品扩展扩展产品意味着要理解什么样的改变会让产品对更多的人有价值,以及对于原有用户来说更有价值。很多队伍往往倾向于直接从这里开始研发产品,但是你应该在经过了前三个阶段后,才开始做这些东西。
那要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进入你的渠道呢?
制定关于如何扩展到新的细分市场的规划你认为你的下 1000 个用户是谁?你认为谁本来能够从中获益,但是尚未使用该产品?你需要添加什么样的功能来增加产品对他们的价值?
在扩展到新的受众时,你可以明显感到产品扩展的周期性,就像回到了第一阶段,需要额外的工作来获得新的产品和新的细分市场的匹配之处。
制定如何提高用户参与度的规划产品做出怎样的变化会对原有用户更有价值? 从人们第一次使用该产品到该产品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中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继续监控漏斗策略的有效性当你扩大漏斗人数时,请证明你的漏斗仍然起作用。比如,有在某一步骤中发现不断升高的下降率吗?
少在小范围内得到用户喜欢的产品了。当然了,上述 4 个阶段会有反复,也可能在某一阶段长期停留,这些都是打造优秀产品路途中不可避免的小插曲。
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原文链接:The 4 Stages of 0->1 Products
本文由 @EGONetworks(ID:egonetworks) 翻译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