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COM跨境电商 CIFCOM跨境电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海百科 »

facebook账号怎么搞

数字遗产:死后再社死”一次

来做个选择题吧:

假如有一天你死了,你会让人继承你的数字遗产,还是一键清空全部数据?

近日,苹果正式启动 数字遗产计划”,再次把这一话题送上了风口浪尖:

假如你用的是苹果手机,又恰好将系统更新到了iOS15.2版本,你就会看到一个全新的功能——遗产联系人”。

在这里,你可以指定5个人成为你的遗产联系人”,并在设置完毕后向他们发送短信:

小黑,我已将你添加为我的遗产联系人。在我去世后,你可以访问我账户中的数据。我已和你共享访问密钥,它会自动存储在你的 ‘账户’设置中。我若不在了,你可以使用此密钥访问我的 iCloud 数据。”

正如这条短信所说,在你去世后,他们只要出示你的死亡证明和访问密钥,便可以查看你手机里的iCloud数据,包括照片、视频、备忘录、文稿、个人信息等。

那么问题来了:你会设置吗?

恭喜你,

死后再社死”一回

当我告诉妈妈苹果推出了数字遗产计划”时,她表示还得花时间想想让谁来继承,而我不是她的第一人选——

可见,对一个分配者来说,数字遗产不仅有死后泄露隐私的风险,还可能在生前加剧家庭的分崩离析。

开个玩笑。不过,一个流行多年的互联网段子,或许可以概括大部分人对数字遗产的态度:

如果有一天我出了车祸,走在马路上不幸被车撞飞,我也一定要在空中先清除手机里的聊天记录,才能放心地昏倒在地上。

毕竟古话说得好,‘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其实,数字遗产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

早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在《保存数字遗产宪章》中提出:数字遗产是特有的人类知识及表达方式,它包括文化、教育、科学、管理信息、技术、法律、医学以及其他以数字形式生成的信息。

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数字遗产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财产类”遗产,那些肉眼可见很值钱”的东西。

比如你的支付宝余额、王者荣耀的绝版皮肤、有效期还剩一周的网X云会员、NFT虚拟艺术品;除此之外,创作者们的数字专辑、摄影作品、设计图、个人专利等虚拟资产”,也可归入这一分类中。

一类是精神类”遗产,大部分卖不了钱,却对当事人有特殊的意义。比如你的各大平台账号(微信、QQ、微博、豆瓣、虎扑),以及这些账号里的聊天记录、个人日记、浏览历史等。

显而易见,人类最想销毁的数字遗产,是后者。

不少人表示,比起遗产联系人”,人们更需要的是一键清空”功能——

在你死后,一旦有人试图访问你的手机内容,系统就会自动格式化手机,一键清空你在互联网留下的所有痕迹。

社交软件Snapchat的阅后即焚”功能,就是吃准了注重个人隐私的社交需求,才在社交网络中风靡一时;大热日剧《人生删除事务所》中,主角团也为死者们提供着相似的服务:

作为一个将死之人,你可以委托人生删除事务所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在你死后,删除/保留你在手机、电脑等设备上的数据——事实上,日本确实有公司提供过此类服务。

至于为什么人们执意要清除数字遗产,人生删除事务所给出了一个答案:

社会总是期望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格,表里如一。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不如意的时刻,也有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些难以启齿、不便分享的事情,往往都被隐藏在电子设备里——

在公众面前闪闪发光的优质偶像,翻开他们的聊天记录,或许也能找到偷税漏税、出轨嫖娼的证据;

朋友圈里的你,可能是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微博小号中的你,却可能每天都在吐槽领导、释放戾气。

可想而知,没有什么事情,能比死后暴露隐私更社死”了。

要知道,这类人最想瞒住的一批人,往往就是身边的人(朋友、亲人);而这一批人,偏偏又最有可能成为他们的遗产继承人。

换作是你,你会愿意让他们继承你的数字遗产吗?

支持数字遗产的人,

都在想些什么?

一个事实是,尽管还存在诸多争议,但不少人已经对数字遗产持开放态度:

早在2012年,南都周刊的一项调查结果就显示:有52.19%的人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继承自己的数字遗产。

而2024年发布的《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越来越多人将微信、QQ、游戏账号等条目列入遗嘱,有21.35%的90后希望自己的数字遗产能被继承。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支持”继承数字遗产?

我们不妨从几个经典案例说起。

2004年,美国男子艾斯沃斯在伊拉克执行任务时不幸身亡,他的父母希望能进入儿子的雅虎邮箱,以保留与儿子相关的回忆。

因为被雅虎公司拒绝,他们将后者告上了法庭,最终法院的判决为:不提供密码,但会将邮件内容刻录在一张光盘上,送给当事人的父母;

2011年,中国辽宁的王女士,因为丈夫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希望腾讯能提供丈夫的QQ密码,以从中获取与两人相关的信件和照片留念。

但腾讯方的回应是,要拿到密码,只能通过找回被盗号码”的方式进行操作。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数字遗产存在的必要性和争议性:

对艾斯沃斯的父母和王女士来说,逝者留下的数字遗产,为他们提供了追思的渠道:不论是亲人的合照,还是往来邮件,都可以成为后人的一种寄托——

现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都是仅三天可见,试想一下,一旦你死了,亲人哪怕想从朋友圈中寻找回忆,也将成为一种奢望;

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互联网企业每年光是储存用户信息,都需要花费极大的运营成本,所以如果一个社交账户长期处于无人使用的状态,就会面临被注销的结局。

因此,大部分人对数字遗产的争取,并不是为了窥探他人的隐私,而是为了保留亲人在这世上留下的最后一点痕迹。

但数字遗产,也不是这么一两句话就能让人继承的。

如果仔细阅读过各大平台的用户条款,你就会发现,用户实际上拥有的,是社交软件的使用权,而所有权在公司手上。

未经我司许可,不得赠与、借用、租用、转让或售卖账号”——能不能让人继承你的数字遗产,你说了不算;

与此同时,你应该也留意到,各大平台都与用户签订了隐私保护”条款。

因此,平台是有法律责任和义务保障用户个人隐私的,而一旦允许他人继承数字遗产,就意味着平台将用户隐私交给他人,首先就违背了通信秘密保护原则——

同时,这也意味着平台需要负责审核继承人的真实身份、明确他们可使用的遗产范围,这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技术与人工成本,还得承担审查过失可能导致的民事损害赔偿风险。

因此,这也让数字遗产的发展之路阻碍重重”。

2018年的Facebook一案,则将数字遗产这一话题再次推向高潮:

2012年,德国的一位未成年少女在地铁站不幸身亡,但根据仅有的现场监控和目击者证词,警方查不出具体的事故原因。

于是,女孩的父母希望能登录女儿的Facebook账户,看看上面有没有什么线索,但Facebook以保护个人隐私为由,拒绝提供相关内容。

于是女孩的父母起诉了Facebook,此案经过三审三判,终于在2018年有了结局:

根据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Facebook需要向女孩的父母提供相关信息。

其中讨论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

让死者的亲人继承数字遗产,会不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换句话说,张三跟你一起吐槽过父母,结果在你死后,这些聊天记录到了你父母手上,那谁来保障张三的隐私权?

在此案中,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让亲人继承数字遗产,并不违背他人的相关权益。因为在互联网中,人们发出信息的那一刻,就应该意识到有暴露风险——

张三发给你的聊天记录,本来就可能被你截图转发给另一个人,也可能刚好被其他在现场的人看见。

而Facebook一案的最大意义在于,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做出的最终判决,在某种程度上,第一次对数字遗产被继承的合理性、合法性做出了肯定,具有开拓性的历史意义。

数字遗产怎么分,

也不是你说了算

如果我今天想立个遗嘱,分配自己的数字遗产,需要经历几个步骤?

2024年10月,B站up主@当下频道 前往中华遗嘱库,亲身体验数字遗产遗嘱的相关办理流程——

结果,视频中的小姐姐前后一共花了2个月的时间、花费了4位数的费用,才完成了数字遗产的分配”工作。

一个事实是:分配数字遗产,不只是留下账号密码这么简单——

由于相关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对于数字遗产的使用范围和继承方式,每个社交软件都有各自不同的规定。

因此,如果你直接在遗嘱上写下我宣布由XXX继承我的B站账号”,这样的一段话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

在确立遗嘱之前,你还得先向各大社交平台咨询他们的相关细则:

比如,微信到现在还是没有继承账号这一说,亲属只是可以通过出示死亡证明等相关文件,转移逝者在账号中剩余的金钱财产;

而B站推出的纪念账号”功能、微博对账号设置的保护状态”,是指平台不会注销逝者的账号。人们可以在账号下方留言追思,进行网上扫墓”,但是所谓的继承人”并不能登录账号、内容;

而Facebook最新公布的规则是,人们可以指定一位信任的人,在死后继承自己的账号,而继承人”可以修改封面图片、通过好友申请等。

另一方面,你还得确定立下遗嘱的数字遗产真的属于自己,不然容易闹出大乌龙。

2010年轰动一时的屠龙刀”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男子陆某沉迷网络游戏,并且拥有顶级装备屠龙刀”,价值5万元。后来他因车祸不幸身亡,妻子李某在继承他的数字遗产时,却意外遭到了第三个人的抗议——

原来,陆某在游戏里还有一个妻子”杨某。屠龙刀”是他与杨某在完美配合下获得的装备,也由此引发质疑:虚拟财产,不就该由虚拟亲属继承吗?”

最终,法院判决两位女子各继承屠龙刀”50%的份额。

总之,数字遗产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不过,在未来,数字遗产的分配,还有很多新的可能: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博格曾提出,未来的数字遗产,可以设立一个具有失效时间”的继承机制:

按理说,日记会泛黄、墨迹会消失,我们也应该建立一个渐变的遗忘机制,允许信息随着时间逐渐‘分解’或‘锈蚀’”。

另一个有趣的做法是,就像捐献眼角膜一样,你也可以选择在死后捐献自己的数字遗产——

美国的互联网档案馆、新加坡的国家图书馆,早已开始将有价值的网页、多媒体文件收入馆中,人们可以捐出自己的数字遗产,为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前提是有价值)

数字遗产,还有可能让你得到永生”:202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新浪微博宣布,将收录所有微博内容作为数字记忆和数字遗产进行保存。

当时就有人表示想到了英剧《黑镜》中的情节:如果储存的信息足够丰富,利用这些数字遗产,我们说不定能还原一个和死者一样的机器人出来。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你会怎么处置自己的数字遗产?

参考资料

[1] 德国数字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查雁翎

[2] 我国数字遗产继承问题研究︱崔灿

[3] 谁动了我的数字遗产︱沈玎

[4] 你会删除你的数字遗产吗?︱孙晨曦

砸钱搞山寨,Facebook再战TikTok

导语:近日,Facebook正式面向全球推出短视频服务Facebook Reels,与TikTok在短视频领域的较量进一步升级。本篇文章围绕Facebook与TikTok的竞争展开思考,一起来看看吧!

自从Facebook的社交流量霸主地位被TikTok反超,就一直酝酿着反攻。

Facebook Reels自去年9月起已面向美国用户推出。通过这一功能,用户可以发布长达60秒的短视频,并加入各种音效、AR特效和文字效果,最终成品可以共享至Facebook或Instagram平台。

短视频内容强势崛起下,Facebook近年正失去年轻人的心,而Reels被Facebook母公司Meta的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寄予厚望。

他曾公开表示,TikTok这类短视频产品深受用户喜爱,为顺应用户娱乐需求的变化,Meta将其长期发展重点放在了Reels身上,希望靠它吸引更多年轻人。

为争夺优质创作者入驻及留存,Meta近年向旗下产品Facebook和Instagram等投入了大笔创作者激励基金,并进一步丰富创作者的变现模式。

靠着功能抄袭和金钱激励,被视为山寨版TikTok”的Reels能否快速成长,具备和TikTok一较高下的潜力?

一、对打TikTok

近年,短视频内容形态在全球风行,成就了社交新贵”TikTok。眼看市场份额被瓜分蚕食,社交霸主Meta如坐针毡,不得不做出改变应对TikTok的冲击。

2024年8月,Meta就在Instagram 平台发布了Reels功能,鼓励创作者在平台上制作15秒的短视频。

图源:Instagram官网

由于各方面和TikTok相似度太高,福布斯等外媒评价Reels是对TikTok产品的克隆”。

福布斯在报道中指,虽然Instagram Reels中的应用图标不同,但与TikTok体验完全一样。不仅大多数歌曲相同,某些视频甚至是直接搬运过来的,还带有TikTok右下角的标识。

草草复制”而来的短视频功能,并没能长久保住Meta的社交霸主地位。

2024年8月,诞生仅3年零3个月的TikTok,完成了对Meta旗下社交平台——近18岁的Facebook下载量的反超,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App。

但Meta并不打算就此认输。

仅仅一个月后的2024年9月,Meta将Reels功能扩展至Facebook平台,并率先于美国市场推出。

近期,Facebook Reels被进一步开放至整个国际市场。

Meta表示,之所以在内部平台复制Reels产品,是因为消费者对视频,尤其是短视频越来越感兴趣。在Facebook和Instagram平台上,用户观看视频的时间占了一半。

而Reels打通了Facebook和Instagram两款应用中的短视频功能,让Meta以二对一”的姿态,向TikTok发起挑战。

图源:Facebook官网

被扎克伯格寄予厚望的Reels,也开始取得了一些成绩。Meta 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中指出,Reels已成为Meta至今增长最快的内容格式,同时也为Instagram的获利做出了最多贡献。

Meta和TikTok在全球范围内的短视频大战,或许已经打响。

二、流量变现做诱饵争夺用户

对Meta来说,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其他平台分流,广告商就会跟进,从而直接影响其关键的广告收入。

Meta 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Facebook日活用户数出现了18 年来的首次下降。该季度Facebook全球日活用户为 19.3 亿,环比下降50万人。因活跃用户数减少,加之广告收入增长放缓,Meta在财报公布后股价暴跌 20%,市值缩水2000亿美元。

Meta旗下的另一社交王牌Instagram虽然用户仍保持增长,但也在与TikTok的竞争中显出颓势。尤其是对年轻用户来说,TikTok明显更具吸引力。

Forrester的一项调查显示,2024年,在12岁至17岁的美国人中,每周有63%的人使用TikTok,高于一年前的50%。与此同时,Instagram的人群使用比例,则从2024年的61%下降到2024年的57%。

因此,如何留住已有用户,同时抢占更多新用户,成了Meta和TikTok尤为重视的话题。特别是对Meta来说,一切已是迫在眉睫。

2024年7月,TikTok就承诺将在未来3年内持续投入20亿美元,成立全球创作者基金,以支持平台优质内容。

Meta针对创作者的激励计划也在之后迅速跟上。去年7月,Meta宣布将在2024年之前,向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创作者投资超过10亿美元。

事实上,被卷入与TikTok用户争夺战的远不止Meta。Youtube、Snapchat等各大短视频平台,也都推出重金激励,以吸引更多高质量创作者入驻。

Snapchat的一位发言人曾表示,该公司每月支付数百万美元给用户;而YouTube为适应短视频潮流而推出的短视频服务Shorts也宣布,将向短视频创作者发放1亿美元奖金。

相对其他平台,TikTok在帮内容创作者赚钱”这件事上,其实并没有绝对优势。

Youtube头部网红汉克格林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和Youtube上都有账户。以相同的视频浏览量为单位,他在TikTok上获取的报酬是最低的。

YouTube平台视频加入了与创作者分成的贴片广告。通常情况下,创作者的分成比例为55%。以格林为例,他的视频在YouTube平台上的每1000次播放量,能让他赚到2美元。

贴片广告是创作者在YouTube上较为基础的变现方式。若想获取插入贴片广告的资格,创作者需要先申请加入YouTube合作伙伴计划”。这意味着账号必须满足拥有1000名订阅者,以及有效观看时长超过400小时的条件。成功加入这一计划后,用户就可以通过贴片广告赚取收益分成。

相比之下,TikTok平台没有贴片广告这样的变现手段,而是主要通过创作者基金的形式,对平台浏览量高的优质内容予以金钱上的激励。

目前,TikTok创作者基金还未面向全球开放,仅对美、英、法、德、西班牙及意大利几国年满18岁的用户开放申请。除了地域方面的限制,想要拿到这笔基金,账号的粉丝规模也需达到一定的资格门槛。例如,粉丝数需达到1万名以上,且过去30天内的视频播放量需至少达到10万。

图源:TikTok官网

格林在TikTok上传的不少视频播放量突破了百万,而每1000次播放仅能让他赚到几美分。而他在Reels上的1000次播放量,可以为他赚取约60美分。

作为后来者”的Reels,变现方式更加多样,不仅推出了Reels Play奖励计划,还模仿TikTok加入了外链电商。目前,Reels还在测试广告贴纸和Stars粉丝星赏(打赏)等功能。其中,广告贴纸将在视频中展示广告商赞助内容,Meta与创作者分别分成45%和55%。

凭借这些举措,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的目标,是让Facebook成为数百万创作者谋生的最佳平台”。

这或许确实会吸引不少创作者入驻Facebook短视频内容,但仅靠这点甜头”,不足以支撑创作者的长期留存。

目前,格林在Reels上的视频播放量在一个月内突破了1600万,但这并未让他把任何实质性的注意力转移到Reels上。

他认为,TikTok在流行文化中的地位难以被Facebook Reels等轻易取代。TikTok上有更深层的内容,一些有趣和奇怪的东西”,而Reels则还是非常浅层次的水平”。

另一位网红奥斯汀·贝克尔也注册了多个社交平台账户。他曾经通过Snap的创作者基金赚取了4万美元,但当平台降低基金额度后,收入急剧减少的他停止发帖,转去了其他平台。

如果在一个地方行不通,就值得在其他地方试试。所以如果资金用完了,我就去别的地方。” 贝克尔说。

去年12月起,贝克尔开始在Facebook Reels上发布内容,并已经从这项工作中赚到了2500美元。

而拥有近200万TikTok粉丝的安德烈·布朗则表示,如果想接触到用户,TikTok仍然是指数级增长的头号途径。”

三、Facebook,始终靠抄袭”保持领先?

自Messenger之后,Facebook似乎就再也没开发出一款可圈可点的热门产品。

随着TikTok等新玩家高调入局,曾经引领风潮的Facebook正在失去新一代年轻人,不可一世的硅谷科技巨头面临着一场中年危机”。

早在2012年,扎克伯格就在公司内部强调,必须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新动态和产品,如果对手发布了成功产品,必须立即跟进,阻止对手在市场立足。

2012年起,Facebook先后大手笔收购了Instagram和WhatsApp,之后干脆走上了谁红就抄谁”的道路,将多款火爆应用简单粗暴地移植到自己的平台上。而TikTok,只是一长串被抄袭名单中的最新一员。

2014年,Facebook推出了借鉴”Snapchat的独立应用Slingshot;2015年,Facebook又将 Timehop展示过往照片、帖子等的那年今天”功能,照搬到自己平台上;2016年,Facebook先是再度抄袭Snapchat平台上的Stories限时动态功能,而后又参考”二手交易网站Craigslist,推出了Marketplace功能,进军二手交易市场。

到了2024年疫情期间,Facebook又盯上了热度高涨的视频会议和游戏直播,分别模仿Zoom和Twitch,推出了群组视频电话功能Messenger Rooms和游戏直播App Facebook Gaming。

这些产品中最成功的,无疑是被原样移植到Instagram上的Stories。

图源:Instagram官网

几年前,Snapchat因推出阅后即焚”式的即时信息功能爆红,从中汲取了灵感”的Meta,将名为Stories的功能照搬到Instagram,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修改。

之后,Stories在Instagram上大获成功,成为平台高速增长板块之一。而被抄袭的Snapchat增速却大幅放缓。

此外,由于Facebook选择在Snapchat母公司Snap上市前夕发布Stories功能,导致多家机构看空Snap股票,其股价在上市后几天内大跌12%以上。

在Snap一份名为伏地魔计划”的文件中,记录了Facebook各项阻碍其业务发展的事件,成为美国贸易委员会针对Facebook反垄断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总的来看,Instagram Stories的成功只是一个个例。这些年Facebook通过抄袭推出的产品并没激起多大水花,其中一些甚至以失败告终。

更不用说Facebook的最新对手TikTok,已然在全球攻城略地,位居全球下载量第一,显然比过去的Snapchat更难对付。

Insider Intelligence首席分析师黛布拉·阿霍·威廉姆森曾形容,Facebook打败Snap就像推倒了一个1岁的小妹妹,而自己只有4岁。但TikTok就像经历了高中快速成长阶段的哥哥——你不可能那么容易就把他推下去。”

作为瞄准TikTok推出的竞品,Reels的未来收入前景获扎克伯格看好。但目前,即使背靠Facebook和Instagram两大社交流量平台,又或是推出真金白银”的创作者激励计划,Meta都很难在短期内遏制TikTok的全球影响力。

参考资料:

[1]《Facebook Knows It’s Losing The Battle Against TikTok》,Forbes

[2]《Reels vs. TikTok Becomes Crucial Fight for Facebook Parent Meta》,The Wall Street Journal

[3]《扎克伯格的社交帝国:以抄袭续命 靠收购永生》,品玩

作者:麻吉,公众号:霞光社

本文由 @霞光社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CIFCOM跨境电商 » facebook账号怎么搞

相关文章

CIFCOM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