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岗位比较多,现在好迷茫,不知道做哪个运营?
关于运营,我听过一句话,运营人找工作——找一次转一次行……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和题主的困惑差不多,就是由于运营岗位过多、不同公司的运营具体工作也有很大差异,导致很多运营人每次找工作都很富有挑战性,有时候是要运营新的平台、有时候是要运营完全不一样的产品,有时候是用户群体变了……总之每次都在学习新东西。
不止题主困惑,很多入行1-2年的运营人也在困惑:我到底在做什么运营?我又适合做什么运营?”
今天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确定自己做哪种运营?
一、常见的运营岗位运营岗位真的很多!在招聘软件上一搜索,一大堆的运营岗位扑面而来,新媒体运营、产品运营、内容运营、电商运营、社群运营、直播运营、小红书运营、抖音运营……数不胜数。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不同的公司由于产品不同、属性差异具体的运营工作任务也不同,比如同样是直播运营,小红书和欧莱雅负责的内容和平台就有很大差异。
来源:小红书招聘运营岗位
来源:欧莱雅招聘运营岗位
眼花缭乱的岗位名称和各不相同的岗位JD真的会让想要做运营的小白感到迷茫……那到底什么是运营呢?
简单来说,运营,其实就是为了帮助产品与用户之间更好地建立关系,以及更好地维系住这种关系,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预手段。
运营是营销、策划、文案、编辑、传播、用户管理等概念的和。而实际意义上的运营工作,应该更侧重于使用其中哪种运营手段,事实上是取决于你的业务类型,以及你的产品和用户的关系类型的。
二、运营包括什么呢?前文已经提及了各行各业大厂的运营岗位,其实总结下来,运营大概分为这些类别: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一)内容运营:负责内容的创作、编辑、发布和推广,以吸引和留住用户。
通常需要具备以下运营能力:
内容创作能力:能够创作出吸引目标用户的高质量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编辑能力:对内容进行精细化编辑,确保内容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内容推广策略:熟悉各种内容推广渠道和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内容的曝光度和传播效果。 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分析内容表现数据,了解用户喜好,优化内容策略。
(二)用户运营:关注用户生命周期管理,包括用户获取、活跃、留存和转化等。
通常需要具备以下运营能力:
用户心理分析:深入理解用户需求和心理,制定符合用户期望的运营策略。 用户生命周期管理:能够针对不同阶段的用户,制定个性化的运营计划,提升用户留存和活跃度。 用户反馈处理:及时收集和处理用户反馈,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行为,优化用户运营策略。
(三)活动运营:策划和执行线上或线下的活动,提升用户参与度和品牌曝光度。
需要具备以下运营能力:
活动策划能力:能够策划出有趣、有吸引力的活动,提升用户参与度和品牌曝光度。 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整合各种资源,为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活动执行能力:具备强大的执行力,确保活动按计划顺利进行。 活动效果评估:能够分析活动数据,评估活动效果,为下一次活动提供经验借鉴。
(四)产品运营:与产品团队紧密合作,推动产品的迭代和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具备以下运营能力:
产品理解能力:深入理解产品功能和特点,能够针对用户需求进行产品优化。 用户反馈收集与分析:积极收集用户反馈,分析产品问题,推动产品改进。 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产品使用情况,为产品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跨部门协作能力:与产品、技术、设计等团队紧密合作,确保产品迭代和优化顺利进行。
(五)社群运营:通过社群运营促成转化,有效管理和推动社群的健康发展。
需要具备以下运营能力:
用户增长与留存技能:制定并执行有效的用户增长策略,利用社群文化和互动机制,提升用户参与度和留存率,减少用户流失。 用户关系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能够及时处理用户的反馈和问题,提升用户满意度。 活动策划与执行能力:能够策划和组织线上或线下的社群活动,调动社群成员的积极性,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六)数据运营:通过数据分析来指导运营决策,提升运营效率。
需要具备以下运营能力:
数据分析能力:熟练掌握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能够对运营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数据驱动决策:能够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和调整运营策略,提升运营效率。 数据可视化能力:能够将数据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数据。 数据安全意识:在处理和分析数据过程中,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以上就是常见的运营种类和岗位需要具备的技能。
三、你怎么选择运营岗位?
面对如此多的运营岗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第一,兴趣导向:工作最好还是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你需要在了解以上运营类型后考虑自己对哪个领域更感兴趣。
第二,技能匹配:从自身的特长出发,思考自己具备哪些技能或特长,比如写作、策划、数据分析等。选择与自己技能相匹配的岗位,能够更快地适应和成长。
第三,市场需求:了解当前市场对不同运营岗位的需求情况。热门岗位薪资更加丰厚,发展前景更好,但是竞争激烈且对技能要求更高。
第四,职业规划:要考虑自己的长期职业规划。一方面,运营人很容易因为陷入了杂事而失去清晰的职业规划。尤其是不同的运营岗位有不同的晋升路径和发展空间,每个岗位的发展方向很不相同,所以一定要选择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岗位,才有助于实现长远职业目标。另一方面,运营岗位与互联网发展息息相关,一个新的平台出现就可能会产生新的运营类型,一个平台的没落也会导致一个运营岗位前景受限,做好职业规划至关重要。
如果这些还是没法让你确定,那我就只能请出MBTI职业性格测试了!
随便列举几个MBTI适合的运营岗位
ISTJ:这类人格类型的人注重规则和秩序,擅长管理和组织事务。 他们适合担任需要严格遵守流程和规范的运营岗位,如活动运营、产品运营、数据运营。 INFP:I关注人类的情感和需求,喜欢探索和发现人类内心的世界。 他们适合从事内容运营或品牌运营等岗位,能够创作出触动人心的内容,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户黏性。 ESFJ:这类人擅长与人交往,富有同情心且注重实际。 他们适合从事用户运营、社群运营、活动运营,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 ENFP:这类人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善于发掘新的机会。 他们适合从事创意内容运营或活动运营、用户运营、社群运营,他们能够提出新颖的运营策略,而且具有很强的创作能力。 ESTP:注重现实和实用性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他们通常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能够迅速应对运营中的突发情况。 他们适合从事与市场推广或销售相关的运营岗位,能够利用自己的敏锐洞察力和实践能力,推动业务的快速增长。 ISFP:通常具有敏感、细腻、注重细节的特点,他们往往对艺术和美有深厚的感受力。 他们适合从事与创意、美学和用户体验相关的运营岗位,可以担任内容运营专员,负责创作出富有情感和创意的内容,吸引和留住用户。或者用户体验运营,关注用户的需求和感受,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提升用户满意度。
好啦,这些只是做个参考。
其实,选岗位最重要的是找到与个人特质、兴趣、技能和职业目标相匹配的运营岗位。
运营岗位没有太多硬性的标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保持这三点特质:
1.让自己拥有对于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 2.让自己拥有对于用户的洞察 3.学会更具有打动力和说服力的表达
给想要快速入门运营的人推荐一下职徒简历的线上运培生课程,不收取任何费用,包含课程详细的运营理论培训(包含小红书、平台、社群运营、市场拓展等),还有实操项目可以上手锻炼,每天抽30min就能入门运营,非常适合正在求职又缺乏理论、实践经验的小白~
我是职徒简历,一个名校学生都在用的免费简制作神器,500强HR力荐
商家运营之商家分层运营策略
目前对于商家的分层,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业务场景都有自己因地制宜的分层方案。本文作者按照最普适性的商家分层标准:底部、腰部、头部,对商家的分层运营策略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今天和大家分享下商家分层运营的通用策略。整体的分享框架还是沿袭我之前的逻辑,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最后是相关的案例验证。
整体框架:
一、为什么要做商家分层运营在行上开通一对一咨询后,收到京东和携程几位同学的咨询,咨询如何搭建商家的分层运营体系。在和这些同学做完沟通后,大家的反馈都是:这真是一个庞大且系统的工程啊!
的确,目前无论是在C端还是B端,分层运营的思路基本上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做。但同时,基本可以很肯定地说,很多同学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并没想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更多的是因为所见所闻中大平台都在这么做,于是也就跟着做了。而这,往往就容易陷入了一个误区:为了做而做。
商家的分层运营是一个涉及到技术、BI算法、产品、运营、销售等多部门的复杂项目;且在落地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相关团队架构与考核的调整。
所以,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弄明白为什么做就尤为重要。
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做商家的分层运营?
衔接我在《商家运营最重要的点》分享的观点,站在平台方的角度,商家分层运营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提升运营的效能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大白话就是提效省钱,并让投入的资源效益最大化)
二、商家分层运营的通用策略有哪些之前我的分享重提到,目前对于商家的分层,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业务场景有自己因地制宜的分层方案。那么,今天和大家的分享,按照最普适性的商家分层标准:底部、腰部、头部三层来探讨。
1. 底部商家的运营策略在探讨底部商家的运营策略前,先给大家理清楚一点关于对底部商家的认知,底层认知会决定我们的运营策略和资源投入。
首先,底部商家是整个商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底部商家数量占比一般会占到整个大盘的50%以上,业务贡献往往低于10%;
其次,在整个平台的竞争环境中,因市场及资源有限,底部商家往往可获得的效果和资源极其有限,这在实际场景中的表现就是大部分底部商家效果非常差,这是一个客观且不变的现象。
厘清了对底部商家的认知后,那么对于平台来讲:底部商家属于效能产出较低的一个群体,核心的运营方针是提效节能,即:常规的事情先标准化后产品化,轻人力及资源投入,将人力和资源集中投入到潜力商家的打捞与挖掘中。
在实际的业务场景中,底部商家往往可以分成两大类:新商家,历史沉寂商家;两者运营策略有很大不同。
对于新商家运营而言,运营的重点在商家培育与潜力商家挖掘。目前各平台的通用策略有如下几种:
(1)商家培育
线上培训模式:制定新手商家的培训专区,将所平台所有的知识梳理后,模块化的输出展现给商家学习,比如淘宝的新手卖家成长计划,新手学习地图;
社群模式:通过社群的形势,导师带班,运营同学在社群内完成商家的初级培育与服务。
(2)活动与激励
针对新商家的流量扶持,新商家专区活动,新商家爆品扶持等。
(3)节点运营
找到新商家的统一特征,形成节点运营。比如以时间为维度,当一个商家新入驻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在每个时间节点上应该完成什么事情,将这些统一的行动点,以节点的形式自动触发到商家端,让商家按照节点的指引完成成长。
底部的历史商家往往为平台的沉寂或者是流失风险较高的用户,对于这类型的商家其运营难度往往比较高,通用的策略可以参考以下三种:
节点运营:制定用户节点,节点自动触发运营唤醒机制:活动、流量扶持等打捞计划:针对这些商家的历史数据,将部分潜力较高的商家圈出来,定制相关的活动与运营方案,定向大佬,整体的复活率会高很多 2. 腰部商家的运营策略同样,先和大家厘清腰部商家的认知。腰部商家在整个商家结构中起到中坚作用,数量占比在30%左右,业务贡献约20-30%;腰部客户稳定,则整个业务发展会比较稳。但是实际的业务场景中,往往很容易出现葫芦型”的商家结构,业务的增长有头部商户带动,中间腰部客户增量上不去,且底部客户撬不动。
因此,站在平台的角度:扶持腰部,针对性的挖掘与培育,做大做强腰部,才能保障整个业务发展平稳。
常用策略:
数据层面:聚焦腰部的潜力挖掘,针对腰部搭造腰部商户的潜力指数模型培训:相比底部基础培训,腰部客户培训更倾向在高阶,模块精细化的内容活动:针对腰部定向的活动,流量扶持,专场活动等节点运营:同新客户逻辑一样,针对统一的运营动作,以节点的形式自动触发 3. 头部商家的运营策略理想状况下,头部商家整体占比约20%,业务贡献约70-80%;但实际的业务场景中,头部客户数量占比往往低于20%,且会存在部分超级SVIP客户,即前1%不到的商家贡献了50%以上的业务指标。
头部商户的数据对整个平台的数据影响非常大,因此站在平台的角度:资源利用最大化,将优质的人力及资源集中在头部商家,做大做强做稳,提升头部商家的数量,做好头部商家的维稳,协助头部商家成功。
常用策略:
客户服务与客情维系:做好头部商家的客情维系等商务工作,维系好商家与平台的粘性线下服务:打造头部商家的商圈,游学,企业样板等,让头部商家抱团互相成长与影响。客户成功:头部商家的荣誉颁奖,年度盛典,PR等,帮助头部商家打造影响力优惠政策:针对头部商家的针对性促销方案,方案往往以金额较大,且捆绑商户对平台粘性优质资源倾斜,比如大促,爆品,专区等优质资源位的倾斜本文由 @涂海燕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