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COM跨境电商 CIFCOM跨境电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出海百科 »

亚马逊自营占比

亚马逊削减自营品牌,中小卖家机会来了

亚马逊削减自营品牌

亚马逊终于对自己的亲儿子”开刀了。

近日,亚马逊开始大面积削减自有品牌,被淘汰的品牌多达数十个,这些品牌的商品将继续在网站上销售,直到库存售罄。

其中,服装类目是重灾区”,30个服装自有品牌里淘汰了27个,只留下Amazon Essentials、Amazon Collection和Amazon Aware三个比较有名的品牌。

谈及削减自有品牌的原因时,Amazon自有品牌副总裁Matt Taddy表示:我们始终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决策,在确定某些自有产品不吸引顾客后,公司便考虑淘汰这些产品。我们了解到客户更喜欢我们的大品牌,比如Amazon Basics和Amazon Essentials,它们品质好,价格优惠。”

(亚马逊自有品牌举例;图源亚马逊)

Matt Taddy的这番话显然有些避重就轻,自有大品牌的受欢迎程度高,并不代表其他自有品牌卖不出去。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亚马逊自有品牌销量表现糟糕,今年第二季度亚马逊的线上店铺收入还增长了4%。更何况,如果真的表现不佳,也应该是根据销售表现按批次削减,一次性大规模削减品牌并不符合正常的商业逻辑。

将这一反常的举动结合亚马逊最近的动向来看,真相便呼之欲出了:亚马逊突然大幅削减自有品牌其实是为了应对反垄断。

从去年以来,亚马逊就一直面临关于自有品牌的反垄断诉讼。反垄断机关都认为,亚马逊利用自己的支配地位,使用了第三方卖家的非公开数据等,为自营品牌提供参考,同时在购物车和搜索显示算法方面,给自营品牌产品提供优待,造成了不公正的垄断竞争格局。

不久之后,将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会面,为寻求反垄断撤诉做努力。因此在这个节骨眼上削减自有品牌,便能为自身争取有利条件,避免受到反垄断处罚,可谓壁虎断尾”。

卖家苦自营品牌久矣

提到亚马逊自有品牌,中小卖家可谓对此深恶痛绝。

我们知道,搜索流量是亚马逊的核心,搜索结果的呈现会参考很多因素,比如销量、好评率、相关度、绩效等等。一个卖家想要让自己的商品在搜索结果中更靠前,除了在关键词上做文章外,最有效的途径还是提升订单量和好评率。

考虑到亚马逊对刷单等行为严厉的打击力度,卖家基本没有太多的捷径可走。尤其是自身不具备资源和品牌知名度的中小卖家,只能一步步稳扎稳打,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取胜。

然而,亚马逊的自营产品却可以无视这一规则,直接在搜索前排呈现,并且没有亚马逊自营”的明确信息标注。第三方根据数据证明,在今年7月的Prime Day中,畅销榜Top5产品有3种均为亚马逊自有品牌。在个别品类中,亚马逊自营品牌产品的销量占比非常大:占智能家居设备购买量的64%、消费电子产品的43%、家庭必需品的38%、杂货店的38%、服装鞋履的30%。

这种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行为,无疑引起了广大卖家的不满。试想一下,你苦心经营多年的店铺,排在了一个品质、销量、评价都不如你的官方店铺后面,会做何感想?有卖家表示,以我们目前的投入,如果客户在前5名中看不到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店就要开不下去了。”

除了自有品牌,Amazon还与几百个品牌方建立了绑定关系,平台成为这些品牌的独家销售渠道为其背书,这也就是所谓的独家品牌”,有卖家将其称为关系户”。

自有品牌和独家品牌虽有少数精品,但整体上质量参差不齐。将它们与自然晋升”的卖家店铺排在一起,不仅会损害卖家的权益,更会对消费者造成困扰,买到名不副实”的商品。TheMarkup在7月份委托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中,90%的受访者表示,除了AmazonBasics之外,他们并不知道亚马逊上较为畅销的自有品牌都归该公司所有。

此外还有卖家指出,亚马逊会抄袭他们的产品,将其创意运用于自有品牌。Amazon Basics前员工表示,亚马逊团队会依靠从卖家那里采集的数据,从而对产品进行逆向工程”以便批量复刻。WilliamsSonoma也曾状告亚马逊抄袭WestElm的家具,并以亚马逊自有品牌Rivet进行出售。

(左为原品,右为仿品;图源CNBC)

随着亚马逊削减自营品牌,压在中小卖家身上的这座大山终于要被推翻了。

中小卖家的机会来了

事实上,不只是亚马逊传来了利好中小卖家的消息,整个电商市场中小卖家的生存环境都在改善。

比如,今年6月SHEIN推出了希有引力”百万卖家计划,将帮助10万个中小卖家年销售额达到10万美元。为此,SHEIN推出了卖家全生命周期成长赋能,包括全流程培训体系、运营与工具赋能、一站式履约支持、订单与结款支持、低投入成本、综合竞争力提升在内的六大扶持政策,覆盖引入、成长到综合能力提升各个阶段。

同时,国内的电商巨头也在想方设法拉拢”中小卖家。

今年年初,京东推出春晓计划”,扶持更多个人、个体户、工厂等特色商家在京东开店,长期引进售卖低价商品的白牌和厂牌商家,丰富低价产品供给。为了吸引商家入驻,京东取消了京东小店的平台使用费,约60%的类目商家的技术服务费率低至0%,部分类目商家保证金降幅达80%。

今年6月,抖音电商也进行了一轮新的组织调整,将原来的十多个行业运营组和商家发展中心调整为A、B两个组,其中B组为非品牌商家,在考核时更看重订单量。此举有点像当初天猫从淘宝中独立出来,抖音电商也为中小商家开辟了独立的赛道。

阿里方面,今年5月淘宝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中心,推出了天天特卖限时秒杀”活动,以帮助中小商家实现商品快速起量、提升店铺成交。今年618,淘宝还启动中小商家造星计划,推出总额20亿元的流量补贴,以及搜索、直播、营销活动等专属流量扶持、服务市场经营工具免费等等。

没错,行业的发展都是存在周期律的。电商刚兴起时中小卖家迎来了一波时代红利,如今一个大周期的循环结束,中小卖家又迎来了第二春”。

作者 | 风清

研究发现,亚马逊自营品牌可能没你想的那么强大……

亚马逊自营品牌的爆发式增长一直以来令人们格外担忧,人们担心这家全球电商巨头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以牺牲平台同类卖家为代价来推广自己的品牌。然而根据Marketplace Pulse(市场调研公司)的研究,亚马逊自营品牌并不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般成功。即使亚马逊在搜索结果中提高了自己的排名位置,消费者也不会更倾向于购买它的产品。

Marketplace Pulse创始人Juozas Kaziukenas表示:亚马逊每推出一款产品就能神奇地利用数据来主宰这一产品类别,这种想法只是一种阴谋论。每家零售商都会有几个成功的例子,但他们的大多数产品根本就没有成功。即使在亚马逊推出竞争性的自营品牌之后,许多对手卖家的销量仍然超过了它。”

亚马逊真的卖啥都能火?

亚马逊开创自营品牌之路要从一个简单的电池说起。2009年前后,亚马逊悄悄进入了自营品牌业务,以一个名为AmazonBasics的新品牌提供少量商品。短短几年内,AmazonBasics就占领了近1/3的电池在线市场,其在亚马逊上的销量甚至超过了美国著名电池品牌商Energizer和Duracell。

近来亚马逊还完成了APP端的弹窗功能内测,该功能会在其他同类产品页面推销其自营品牌的低价产品。从表面上看,亚马逊正利用其强大零售技术的知识引导消费者转向其自营品牌,并远离其竞争对手。

为验证这种说法是否属实,Marketplace Pulse对亚马逊在400多个不同品牌下推出的23000多种产品进行了研究,这些品牌有一些是亚马逊打造的自营品牌,有一些是来自第三方的亚马逊独家销售品牌,所有这些都站在了亚马逊Our Brands”的保护伞之下。以下为Marketplace Pulse分析得出的亚马逊10大最成功的自营品牌:

AmazonBasics - 家居用品、电子产品

Amazon Collection -珠宝首饰

Amazon Essentials - 男女服装

Pinzon - 床品和毛巾

Solimo - 家居用品

Amazon Elements - 维生素和补充剂

Simple Joys by Carter’s - 童装

Goodthreads - 男装

Daily Ritual - 女装

Lark & Ro - 女装

根据Marketplace Pulse的研究,这10个品牌预计占亚马逊自营品牌总销售额的81%。事实上,位居第一的AmazonBasics推出的产品数量其实还不到产品总数的5%,但其销售额却占到总销售额的57%以上(如下图)。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18年亚马逊新增了100多个品牌,但它们都没有成为相关类别中的佼佼者。可见,尽管亚马逊推出的每一个新品牌都吸引了很多关注,但认为每一个新品牌都会像AmazonBasics一样具有影响力的假设是没有根据的。

(亚马逊各个自营品牌市场份额比例分布)

亚马逊自营品牌销量惊人?

人们普遍的说法是,通过利用内部数据,亚马逊可以在许多类别推出自己的品牌并获得该类别的大部分销售额。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证实这种说法的依据。亚马逊通过AmazonBasics和Amazon Essentials成功销售了许多基础产品,但这些产品显然都没有依靠数据驱动,而是模仿其他零售商对自营品牌使用的销售基础策略。

据投资公司SunTrust Robinson Humphrey估计,亚马逊的自营产品业务在2018年创造了75亿美元的收入,到2024年将达到250亿美元。不过,这些数据包含了该公司Echo设备和旗下全食超市(Whole Foods)的销售额。如果不计入这些销售,所有亚马逊自营品牌的总销售额还不到10亿美元。

亚马逊发言人表示:亚马逊的自营品牌产品还不到我们总销售额的1%,这远远低于其他零售商,许多零售商的自营品牌产品占其销售额的25%甚至更多。”

去年,亚马逊的在线销售(1229亿美元)、第三方平台服务(427亿美元)、AWS云服务(256亿美元)以及广告服务(101亿美元)的收入共计为2328亿美元,高于2017年的1778亿美元。显而易见的是,自营品牌无法为亚马逊增加数百亿美元的收入。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扰乱产品类别中的排名还是利用内部数据方面,人们都高估了亚马逊自营品牌的能力。除了像AmazonBasics这样的例外,尽管亚马逊的一些做法可能确实妨碍了公平竞争,但它推出的大多数品牌仍然都表现不佳。

销售低价电池与打造品牌截然不同。即使亚马逊说‘来瞧瞧我们自己的品牌吧’,消费者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们会觉得为什么要买这个他们从未听说过的东西。”Kaziukenas如是说。

鉴于反垄断、库存风险和亚马逊合作品牌的问题越来越多,自营品牌在未来可能不会成为亚马逊的一项重要业务。尽管独家品牌数量将继续增长,但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填补服务不够完善的利基市场并提供试验的途径,而不是为了占领市场。

(编译/雨果网 陈小如)

【特别声明】未经许可同意,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转载请联系:editor@cifnews.com

跨境平台的卖家都是怎么做生意的——简析亚马逊和Temu

真实的跨境圈究竟是什么样的?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卖家又是如何做生意的?这篇文章里,作者结合亚马逊和Temu这两个跨境电商平台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外贸更容易吗?做外贸的人在别人看来,赚美元花人民币似乎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特别是当前美元汇率强势上涨,但现实是残酷的。

真实的跨境圈到底是什么样的,今天抽空浅写一篇跨境平台的全貌文供大家查阅。

一、亚马逊1. 平台介绍

亚马逊始建于1995年,最早平台只卖书籍,20年代初整合了拍卖与zshop并推出了亚马逊集市,用户可在平台上交易二手商品。至今,亚马逊的零售商品线涵盖了图书、音像制品、软件、消费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厨具、食品、玩具、母婴用品、化妆品、日化用品、运动用具、服装鞋帽、首饰等类目。

据semrush网站数据显示,2023.7月亚马逊平台总访问量高达27亿次,在全球网站访问排名榜中位居15,在美国市场排在第7,跨境电商平台中稳居第一。

数据来源:Semrush

从全球站点流量分布情况来看,美国市场占据绝对优势,流量分布占比高达68.63%,印度站点是2024年底新开设的站点,但从访问量看潜力巨大,其次是加拿大以及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德国。

2. 平台卖点打造

亚马逊平台上售卖的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亚马逊平台自营类目产品,另外一类是第三方卖家的产品。平台非常注重商标、版权、专利权的保护以及用户的消费体验。

1)打造自有品牌,建立用户心智

第三方卖家要在平台上能顺利售卖产品,前期所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首先就是要打造自有品牌,品牌说的通俗点就是商标名称,商标具有地域性,也就是你在国内注册的商标在美国市场是不受保护的,要想让消费者对你的品牌有感知度有印象,就要在美国市场注册好商标,注册费2000到4000不等,注册商标名称后还需要等待1年的时间才能获得美国商标局的商标保护。

白牌(no brand)在亚马逊上的优势空间非常小,不适合打算在亚马逊上做长期主义的跨境卖家,当你没有品牌单纯在亚马逊上售卖时,只要别人价格低于你,你的客户就流失掉了。

显然,注册品牌名只是非常基础的一小步,怎么深耕品牌、做到用户在购买某某产品时第一反应就是你的品牌,才是跨境卖家亟需解决的痛点。

亚马逊为了推广第三方卖家的自有品牌,为卖家提供了一些便捷途径。第一个途径就是打造自己的品牌旗舰店主页,下图是hahaland品牌的主页,从主页装修风格可以明显看出该店铺主做类目为儿童用品,旗舰店增设有follow按钮以及快捷浏览店铺所有产品的功能,方便品牌粉丝直接购买,也进一步增强品牌的用户心智。

国外品牌十分擅长讲故事,会通过自己的品牌理念与品牌由来吸引潜在消费者。品牌卖家可以在自己创建的商品页面新增品牌故事,也可以通过品牌旗舰店的About Us板块对品牌进行讲解。

第二,亚马逊的post功能也为品牌卖家提供了全方位展示品牌产品使用体验的新窗口,Post功能类似于发帖,是亚马逊于2024年夏天推出的新功能,早期的post会出现在竞品的产品下,如今这一板块的功能有所变化,品牌卖家发布的post只会出现在自己产品下面,同时通过点击post贴可直接跳转至品牌旗舰店页面,形成完美闭环。

2)做自己的产品

如何才能够让消费者为自己的产品买单呢?在开发产品时要在心里默念两个问题,第一,我的产品和竞品相比,差异点在哪里;第二,我的产品是否解决了消费者的某一方面的痛点。

要想做出差异化,无外乎从外观设计、版权原创以及发明专利领域入手。外观设计的改动包括材质、形状、配色等等,部分产品的材质因为制作工艺限制,要想差异化需要支付一笔不低的开模费,也是俗称的私模。

版权、发明专利相对来说专业门槛较高,普通卖家想要从这两方面着手打造差异化难度较高,但拥有这两项武器,能够让卖家在亚马逊市场获得绝对领先的优势。版权主要是一些图画、文章、著作等等,国外的版权维权主要是一些图画,如未经许可直接盗用此类作品,印制在自己的产品上,即构成侵权。

发明专利简单点说就是我产品的设计工作原理和你的类似,你就构成了侵权,即使外观再怎么改动也规避不了。

3)优化供应链

想要做好属于自己的产品,是需要拥有供应链优势的,也就是在产品的成本端下功夫。亚马逊上不乏有厂二代,家里本身就具有工厂优势资源,这类卖家只要深耕自己熟悉领域,避免侵权问题,在亚马逊上要做出一定的成绩并不太困难。

而也有不少卖家,只有想法却缺乏供应链优势,国内的工厂在与卖家进行合作的时候,也非常的现实,当你的订购量达不到工厂的要求或者单量不如其他卖家多时,此时是卖方市场,工厂说了算,往往这一阶段是困难的,工厂配合度较低,即使拟定了交付工期,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延误交付,如果需要改款做定制款,沟通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做货周期会拉的更久。

优化供应链是一件需要长时间坚持的事情,需要卖家深刻了解产业上下游的关系,熟悉周边地区的优势产业带分布,才能找到靠谱的优势工厂,并建立长期的合作。

工厂的做货模式有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图定制,当货量达到一定阶段时往往可以自己定料,找源头工厂,再联系长时间做产品的工厂进行来料加工,此时你长期合作的工厂曾在面料上的额外溢价也能精简下来。

做产品有时候像做数学题,是了解了周边的优势产业集群以及优势产品后再去做创新,而不是先有想法再去找工厂,后者在开发新品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你对周边产业带和供应链不够熟悉,就无法知道哪些材料有哪些优势,是否能应用于自己的产品上等等。

3. 平台盈利模式介绍

单看亚马逊平台的产品售价,简单的一根数据线好像都能卖到9.9美金,按照当前7.35的美元汇率来算,好像是门不错的生意,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亚马逊上第三方卖家卖货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FBA,也是多数卖家经常会选择的方式,FBA全称是fulfillment by amazon,顾名思义就是货由亚马逊配送至买家手中,此模式下卖家需要提前先将货运输至亚马逊仓库,当有消费者下单时,自动从亚马逊当地仓库派送至消费者的手中,极大的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我们简单以下面的一个单品算一笔账,该卖家在平台上售卖的产品单价为12.99美金,积累了2319个评价。亚马逊方需要收取的费用主要包括广告费、平台配送费、佣金、仓储费等,该产品的平台配送费为3.22美金,佣金为售价的15%即1.95美金,扣除掉以上费用后卖家到手收入为6.17美金。

这并没有结束,大头是广告费用,亚马逊的广告收费模式是点击收费,即用户每点击一次广告展示位就会算入广告费,手机壳类目属于3c大热类目,以下数据可以看到该款产品的主推词,用户每点击一次的cpc高达1.79美金,假设点击转换率为10%,那么就意味着要点击10次才能出一单,也就是售出一个广告单需要消费17.9美金的广告费用。

但根据上述扣除掉佣金、尾程派送费(亚马逊派送给消费者的费用)后,单品卖家到手收入仅为6.17美金,在此情况下,要获得利润,需要卖家每售出1单广告单要同时出2单自然单,这样单品的广告费能降低到5.96美金(17.69美金除以3个订单),但如果算上产品的采购成本和运往美国的国际运费,此种情况下仍然是亏损的。

较为理想的情况是广告单和自然单的占比达到1:5,这样单品广告费可以降低到3美金左右,此时扣除佣金、尾程派送费、广告费大头支出后,单品的到手收入能达到3.17美金,扣除掉产品成本和运往美国的国际运费一共1.5美金(理想预估)后,利润还能有1.6美金,约合人民币11.64元。

所以看起来售价12.99美金的单品,实际上到手的收入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高。

还有一种不是很普遍的卖货方式,FBM模式,全称是fulfillment by Merchant,此模式下,发货物流由卖家解决,即将物品直接送达至买家手中,亚马逊在此种模式下抽佣金、广告费。乍一看此模式似乎亚马逊扣除的费用更少,但实际上该模式亚马逊会给予更少的流量扶持,而且因为配送物流由卖家自行发货,前台消费者界面展示出来的物流到货时间异常久,极大降低产品的转换率。

该模式下卖家一般不用提前囤货,买家下单后再从中国发出,这样每次寄出都是单件商品,无疑会大大增加国际物流运费,这些都会减少卖家的到手收入。

二、Temu1. 平台介绍

Temu在跨境圈有个外号,叫索马里海盗。尽管平台对外一直宣称的是0佣金、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0门槛入驻,但在其平台上面的卖家也并未因此享受到高额的利润,大部分利润都被平台抽走了。

Temu是海外版拼多多,2024年底强势进驻美国,以极低的价格颠覆了美国人的消费观甚至怀疑平台是否能够足额盈利。下图是Temu供给美国人的真实到手价,有的价格甚至低于国内淘宝价,而这个价格还是包括了国际运费的。

而纵观中美人均gdp差距,2024年,中国人均gdp为1.27万美元,美国人均gdp高达7.64万美元,两者相差达7倍之多,这种明显的差距注定了美国用户在产品的品质上是存在一定的要求的。

数据来源:快易理财网

2. 平台卖点打造及盈利模式分析

Temu走的是物美价廉的路线吗?并不是,但是Temu开创了一种全托管的跨境新模式。该模式下,卖家成了完全的供货商,产品的运营和销售由平台全权负责。单这么看好像也并不太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下面简单讲述一下Temu的发货流程。

首先卖家要进入卖家后台,选择自己想要卖的产品类目,接着填写产品的相关信息,如商品图,中文名称,规格,外包装图等,点击提交后,就完成了上货的全部流程。

然后产品提交后,买手会在对应的类目里挑选他觉得价格合适并且产品也合适的,如果你的产品一直没有被挑选,那就意味着该产品被淘汰了,不会有前台展示的机会。产品选中后,买手会将你的产品提交审核,主要是审核价格,据说核价的是由另外一位核价师来评估,而他们价格的参考就是根据1688以及一些平台的最低价来评估,并不是你报价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核价不通过会有多次建议降价,只有你们双方都同意了价格以后,你的产品才被完全审核通过。此时你需要提交发货单,发货单也要经过Temu平台买手审核,审核速度将由国内仓库的爆仓情况来调控。

发货单审核通过后,卖家需要将产品及备货数量发送至国内的指定仓库,即完成了Temu备货的全流程。单件产品的贴标工作由卖家负责,后续的产品在平台售卖的美金价格和发国际物流都不需要买家去负责。

从以上的流程来看,卖家的利润主要由平台买手核准的价格扣除掉国内运费(卖家需要承担一半)和国内产品的采购成本。

而买手核准的价格这是个变量并不是定量,意味着当产品供应商过多时,平台会因为有人报价更低而修改你的核准价格。同时即使货物寄到Temu国内仓库后,若存在大量滞销情况,会不停提醒卖家修改后台报价。

平台赚取到的是前台售价扣除掉申报价格以及国际运费支出后的费用。

尽管平台运营和国际快递均不用卖家操心,但卖出去的每一个单品的售后都由卖家负责,当因为商品质量问题而引发买家退货退款问题,判定成立后,卖家将按照结算价5倍进行扣罚,非质量问题导致的退货退款由Temu兜底。

3. Temu此种模式会带来什么

平台并不注重品牌及其带来的附加值,且由于该模式下产品的定价权是买手说了算,此种模式下的买手会一直去尽量压缩建议申报价格,而卖家因为建议申报价的降低,会从成本上下文章。

比如同一款产品,原本的材料制作会更加品质化,但买手核价时会更看重产品的外观一致性,不会考虑材质差异,卖家为了压缩成本,会尽量选择劣等的材料制作相类似功能的产品。

而上文提到,由质量问题引发的退货退款会扣罚卖家罚金,所以卖家为了提高单品利润率,也为了避免客户投诉,会在Temu平台售卖单品成本极低不超过4元的产品。此种产品单价低,但利润率不少能达50%以上。

此模式下的Temu平台最终会充斥着极低单价的低值品,以及变更低廉材质制作的仿品与常规用品。

而在Temu上做跨境的卖家们,赚到的也都是辛苦钱,尽管单品利润率高,但因为产品本身货值很低,要想获得足额利润,需要打包较多的快递才能够获得理想的收入。比如一件产品赚8毛,一个月要打包12500件快递才能赚取1万元。廉价劳动力也不过如此。

三、跨境电商之路并不好走

分析完亚马逊和Temu两个截然不同的电商平台后,我们发现要想轻松赚美元花人民币,显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是两个平台从创立之初就有着明显的差别,消费人群也有所不同,最终两个平台的走势也势必存在明显分界,Temu将由低值品主导,以工厂供货为主,亚马逊将由高附加值品牌产品为主导,以完善的供应链为最优。

不管是走哪条路,赚钱的路都不好走。

本文由 @随便写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CIFCOM跨境电商 » 亚马逊自营占比

相关文章

CIFCOM

contact